河南省肿瘤医院

骨科 (共4位医生)

科室简介
骨科是从事骨与软组织肿瘤诊疗的专业科室,自建科以来,始终本着医疗、教学、科研三者并举的原则对科室不断进行完善和发展。科室拥有骨科手术导航仪、超声刀、显微镜等高精尖手术器械。目前医护人员20余名,其中主任医师1名,副主任医师3名,主治医师1名,住院医师2名。科室医师骨干现已实现研究生化,目前博士后1名,博士学位人员1名,在读博士研究生1名,硕士学位人员3名。病床数量自初始的二十余张,发展到现在的五十余张。每年诊治大量来自省内及全国各地的骨与软组织肿瘤病人,收治病种涵盖骨与软组织的各种原发与继发肿瘤,手术部位包括脊柱、骨盆以及四肢等各个部位,尤其在复杂、高难度的脊柱、骨盆和四肢骨肿瘤的诊断和外科治疗方面处于国内先进水平。
  骨科特别是骨肉瘤的新辅助化疗下的综合保肢手术在河南省处于领先水平,使恶性骨肿瘤的保肢率达到90%以上,5年生存率达到70%以上。目前每年完成四肢骨肉瘤、尤文氏肉瘤和原发性恶性软组织肿瘤的化疗与手术等综合治疗病历数百例,并可完成骨盆、脊柱等复杂部位的骨肿瘤切除与重建手术,同时广泛开展了局部或游离皮瓣移植治疗四肢软组织肿瘤切除后的巨大软组织缺损等重大手术。多年以来对骨转移癌治疗进行了系统的临床研究,并制订了相关的诊疗指南,使骨转移癌的外科治疗规范化,合理化。经过数年努力,大量骨转移患者在我科接受治疗,术后生活质量明显改善,取得了令人满意的疗效。科室不但收治肿瘤,而且对骨性关节炎、颈腰椎间盘突出、颈胸腰椎管狭窄症、骨折等骨科常见病、多发病方面的诊治有较高的造诣。
  骨科特色诊疗:原发性恶性骨与软组织肉瘤的保肢治疗。脊柱、骨盆原发及继发恶性肿瘤的治疗。原发性恶性骨与软组织肉瘤的新辅助化疗。四肢转移癌的保肢手术治疗。脊柱与关节外科手术。各类复杂骨折手术治疗。
  骨科不但在业务方面精益求精,而且不断加强科研素质的培养。目前在研课题3项,申报科研成果1项。近3年在国内外专业期刊上发表论文20余篇。
展开
收起
科室医生列表

专家科普

更多 >

医生答疑

更多 >
假性自闭症孩子的症状可以恢复吗
王志新
回答: 假性自闭症孩子的症状通常可以恢复,通过科学干预和家庭支持可显著改善行为表现。假性自闭症多由环境刺激不足、教养方式不当或短期心理创伤等因素引起,与典型自闭症谱系障碍的神经发育异常有本质区别。 1、环境调整 创造稳定的生活环境和规律的作息有助于缓解假性自闭症状。家长需减少电子屏幕暴露时间,增加亲子互动游戏,如积木搭建、绘本共读等结构化活动。保持家庭氛围和谐,避免频繁更换照料者或居住环境,逐步帮助孩子重建安全感。 2、行为干预 应用正向行为支持技术可改善社交回避行为。家长需通过即时奖励强化孩子的眼神接触、简单指令回应等行为,采用图片交换沟通系统辅助表达需求。每日安排15-20分钟地板时间游戏,跟随孩子兴趣引导互动,避免强迫性社交训练。 3、感统训练 针对感觉处理异常可进行专业感统康复。旋转秋千、触觉刷等前庭觉训练能改善注意力分散,平衡木、蹦床活动可调节肢体协调性。家长需观察孩子对声光刺激的敏感程度,逐步脱敏训练每周3-4次,每次不超过30分钟。 4、心理疏导 短期创伤事件引发的症状需心理治疗介入。游戏治疗能帮助孩子表达压抑情绪,沙盘治疗适用于语言受限者。家长需配合治疗师记录行为变化,避免在治疗过程中表现出焦虑情绪,防止二次心理伤害。 5、营养管理 均衡饮食有助于神经功能恢复。增加富含Omega-3的深海鱼类、维生素B族丰富的全谷物,限制精制糖和人工添加剂摄入。对存在挑食行为的孩子,家长需采用小份量多次供餐,将新食物与偏好食物混合过渡。 假性自闭症的干预需要家长保持耐心,建立稳定的日常活动流程,每天固定安排社交互动时间但不过度刺激。定期评估孩子对干预措施的反应,若3-6个月未见改善或出现自伤等严重行为,应及时寻求儿童精神科医生评估排除典型自闭症可能。日常生活中注意避免将孩子与其他儿童过度比较,关注微小进步并及时给予积极反馈。 王志新主任医师中日友好医院儿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