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肿瘤医院

核医学科 (共4位医生)

科室简介

我院核医学科(原同位素室)始建于1983年,是一个有着优良传统的优秀科室。历经近30年的发展建设,核医学科已经成为集核医学诊断、治疗、带教、科研于一体,并且拥有专业病房的综合性科室,在国内肿瘤核医学领域处于先进水平。

核医学科现有特殊防护病床15张,医技护人员12人,其中,高级职称4人。核医学科在省内肿瘤核医学领域处于权威地位,科室拥有中国医师协会核医学专业委员会委员、河南省核医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河南省核学会常务理事、河南省抗癌协会肿瘤标志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河南省预防医学会放射卫生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河南省抗癌协会肿瘤影像、微创专业委员会常委各1人,河南省核医学专业委员会名誉副主任委员1人,河南省核医学专业委员会委员2人。

一个现代化的专业科室,不但要有“精兵”,还要有“利器”,才能缚住病魔,挽救生命。核医学科设备精良,目前拥有GE Infinia–Hawkeye 双探头SPECT-CT 1台,GE D670双探头SPECT-CT(16排)1台,MN-6110甲状腺功能检测仪、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计划系统(TPS)、SN-682放免计数器、贝克曼ACCESS2微粒子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血清肿瘤相关物质TAM GF-EⅡ型分析仪、CRC-15R活度计、SUPER2000表面沾污仪、BICRON surveyor 2000射线剂量仪等设备,凭借先进的设备和优良的设施,核医学科取得了多项科研成果。

近年来,核医学科率先提出诊断与治疗并重的发展之路,大力开展分化型甲状腺癌、骨肿瘤的核医学治疗和125I(碘)粒子植入治疗。通过多年的临床实践和研究,核医学科己建立了一整套独特的、疗效极佳的131I治疗分化型甲状腺癌的方案。

展开
收起
科室医生列表

专家科普

更多 >

医生答疑

更多 >
假性自闭症孩子的症状可以恢复吗
王志新
回答: 假性自闭症孩子的症状通常可以恢复,通过科学干预和家庭支持可显著改善行为表现。假性自闭症多由环境刺激不足、教养方式不当或短期心理创伤等因素引起,与典型自闭症谱系障碍的神经发育异常有本质区别。 1、环境调整 创造稳定的生活环境和规律的作息有助于缓解假性自闭症状。家长需减少电子屏幕暴露时间,增加亲子互动游戏,如积木搭建、绘本共读等结构化活动。保持家庭氛围和谐,避免频繁更换照料者或居住环境,逐步帮助孩子重建安全感。 2、行为干预 应用正向行为支持技术可改善社交回避行为。家长需通过即时奖励强化孩子的眼神接触、简单指令回应等行为,采用图片交换沟通系统辅助表达需求。每日安排15-20分钟地板时间游戏,跟随孩子兴趣引导互动,避免强迫性社交训练。 3、感统训练 针对感觉处理异常可进行专业感统康复。旋转秋千、触觉刷等前庭觉训练能改善注意力分散,平衡木、蹦床活动可调节肢体协调性。家长需观察孩子对声光刺激的敏感程度,逐步脱敏训练每周3-4次,每次不超过30分钟。 4、心理疏导 短期创伤事件引发的症状需心理治疗介入。游戏治疗能帮助孩子表达压抑情绪,沙盘治疗适用于语言受限者。家长需配合治疗师记录行为变化,避免在治疗过程中表现出焦虑情绪,防止二次心理伤害。 5、营养管理 均衡饮食有助于神经功能恢复。增加富含Omega-3的深海鱼类、维生素B族丰富的全谷物,限制精制糖和人工添加剂摄入。对存在挑食行为的孩子,家长需采用小份量多次供餐,将新食物与偏好食物混合过渡。 假性自闭症的干预需要家长保持耐心,建立稳定的日常活动流程,每天固定安排社交互动时间但不过度刺激。定期评估孩子对干预措施的反应,若3-6个月未见改善或出现自伤等严重行为,应及时寻求儿童精神科医生评估排除典型自闭症可能。日常生活中注意避免将孩子与其他儿童过度比较,关注微小进步并及时给予积极反馈。 王志新主任医师中日友好医院儿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