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中医药研究院

医学影像科 (共1位医生)

科室简介

医学影像科是一个集医疗、教学、科研为一体的综合性学科,分普通放射、CT室、磁共振室、B超室、心电图室、多普勒室、肌电图室、脑电图室及肺功能室等。该学科设备先进齐全,技术力量雄厚。现有工作人员19名,其中正高职称1人,副高职称1人,中级职称5人,医师8人。拥有西门子磁共振1台,GE多层螺旋CT一台,美国进口CR机1台,GE630mA数字胃肠机1台,LOGIQS6彩超1台,飞利浦iE33彩超1台,美国进口12导联动态心电图仪1台,美国进口运动平板1台,日本进口12导联心电图分析仪3台,同步多功能心电分析系统仪2台,进口彩色经颅多普勒1台,进口视频脑电图仪1台,进口肌电图/诱发电位仪1台,进口肺功能机1台。

普通放射(CR)及数字胃肠机:适用于全身各部位透视、摄片及造影检查。

螺旋CT:适用于全身各部位检查及增强扫描,另开展有肿瘤粒子植入术,穿刺活检及囊肿硬化术等。

磁共振(MRI):适用于头颅、颈部、脊柱、四肢及盆腔的检查,并开展有脑、颈部血管成像(MRA),脊髓成像(MRM),泌尿系水成像(MRU)、胰胆管成像(MRCP)等。

彩超(GE-LOGIQS6及飞利浦iE33):适用于①肝、胆、胰、脾③双肾、输尿管、膀胱④子宫、子宫附件及盆腔情况⑤甲状腺⑥乳腺⑨心脏、大血管及外周血管等疾病的检查。

24小时动态心电图:适用于心律失常或心肌缺血,还可用于人工起搏器的检测。

心脏运动负荷实验:适用于冠心病的筛查及冠心病的评价。

同步多功能心电分析系统(心向量、心室晚电位、心率变异):心向量适用于诊断心室肥大、心脏传导阻滞、心肌梗死、心肌供血不足、肺心病及预激综合症等方便较心电图敏感,诊断准确性高。心室晚电位用于了解心率失常的发生机制,评估心肌梗死患者的预后及预测心脏性猝死,不明原因晕厥、室速、室颤等方面具有重要价值。心率变异石反映自主神经系统活性和定量,评价心脏交感神经与迷走神经及其平衡性,从而判断其对心脏疾病的病情预后。是预测心脏性猝死和心律失常的一个重要指标。

经颅多普勒超声(BLB-2000BII):适用于脑血管疾病、可引起脑血管改变的疾病的检查及进行中风预测。

脑电图(EEG):鉴别脑器质性疾病和功能性疾病,帮助癫痫确诊、分型;帮助区别真性痴呆及假性痴呆;帮助判断脑衰老(脑动脉硬化)或发育障碍及脑死亡。

肌电图/诱发电位仪(DNI-200P+):诊断各种原因引起周围神经疾病;各种外伤导致的神经损伤,判断神经损伤的程度;面神经瘫痪的诊断及各种肌肉疾病的诊断。

进口肺功能机:适用于排除哮喘,健康体检。

近年来,随着学科综合诊断水平的不断提高,开展项目逐年增加,检查病人数量逐年上升,影像科逐渐成为医院的医疗特色。几年来发表国家级、省级论文30余篇,厅、市级科技成果二等奖四项。省级专业学术委员会委员1名。

展开
收起
科室医生列表

推荐医生

推荐医院

医院动态

更多 >

离休干部住院指南

1、离休干部住院应如何办理? 离休干部持医保IC卡、医保专用处方本、入院证到医保办登记,并暂押专用处方本,然后到住院处办理住院手续,不收押金。离休干部住院治疗可住单人间病房,床位费最高支付限额为单张床位80元/天,超出部分离休干疗医疗保障基金不予支付。每天低于80元的据实结算。 2、自费药品和自费诊疗项目费用由谁承担? 对离休干部的用药、诊疗项目和服务设施标准,本着从优照顾的原则,放宽了很多,基本可满足疾病的治疗需求。如果使用范围以外的药品、诊疗项目和超标准服务,医生要征得患者本人或家属同意,并在协议单上签字,由本人负担。离休干部须到住院处交纳须自费的费用。 3、离休干部出院应如何办理? 出院时直接到住院处办理结算手续,然后到医保办取回专用处方本。出院带药需与病情相符,原则上不得超过1个月量;每种疾病只准带3种以内治疗药物;总带药种类不得超过5种。住院跨年度的,以自然年度作为费用结算年度。 4、离休干部应遵守的规则是什么? 离休干部就医应尊重和接受医生的治疗方案与用药,不得强求医生开与本人病情无关的检查和治疗。各病区经治医生应坚持因病施治、合理检查、合理用药的原则服务于患者。 5、离休干部家庭病床如何办理? 对确因病情需要住院而本人不能前往的离休干部,可开设家庭病床,接诊医生可提出申请,由医保办核准,其医疗费用按家庭病床住院管理。 6、离休干部医疗疗保障基金如何使用? 省直离休干部医疗保障基金由个人帐户和统筹基金两部分组成。2004年离休干部个人帐户的金额为3600元。在医院就医时,其医疗费先由个人帐户支付,个人帐户刷完后,由定点医院记帐,医院和离休办结算。当年离休干部个人帐户如有节余,节余部分归已,在次年1月以现金形式如数发给本人。

专家科普

更多 >

医生答疑

更多 >
排卵期同房后小腹发胀怎么回事
冷启刚
回答: 排卵期同房后小腹发胀可能与生理性排卵反应、盆腔充血、泌尿系统感染、子宫内膜异位症、盆腔炎性疾病等因素有关,可通过观察休息、抗感染治疗、药物干预等方式缓解。若症状持续或加重,建议及时就医。 1. 生理性排卵反应 排卵过程中卵泡破裂释放卵子可能刺激腹膜,导致短暂性小腹坠胀感。部分女性对前列腺素敏感性增高,可能引发子宫收缩性疼痛。这种情况通常伴随透明拉丝状白带增多,体温轻微升高,症状多在1-2天内自行缓解。建议避免剧烈运动,使用热水袋热敷下腹部帮助缓解不适。 2. 盆腔充血 同房时盆腔器官血流加速可能加重排卵期原有的充血状态。表现为下腹双侧对称性胀痛,可能放射至腰骶部,体位改变时症状明显。这与激素水平变化导致的血管扩张有关,通常无须特殊处理。保持半卧位休息可减轻症状,避免频繁按压腹部。 3. 泌尿系统感染 同房后细菌逆行感染可能引发膀胱炎或尿道炎,出现下腹坠胀伴尿频尿急。常见病原体包括大肠埃希菌、葡萄球菌等。可遵医嘱使用盐酸左氧氟沙星片、头孢克肟分散片、磷霉素氨丁三醇散等抗菌药物。治疗期间需多饮水,每日保持1500-2000毫升饮水量。 4. 子宫内膜异位症 异位内膜组织在卵巢或直肠子宫陷凹处种植时,排卵期激素波动可能加重病灶充血。典型表现为进行性加重的深部性交痛,可能伴随排便疼痛。确诊需依靠腹腔镜检查,药物治疗可选择地诺孕素片、醋酸亮丙瑞林微球、散结镇痛胶囊等。建议记录疼痛周期与月经关系供医生参考。 5. 盆腔炎性疾病 淋病奈瑟菌或衣原体感染可能引发输卵管炎,表现为同房后持续下腹痛伴异常阴道分泌物。急性期可能出现发热,妇科检查可见宫颈举痛。需规范使用注射用头孢曲松钠联合多西环素片治疗,慢性期可配合康妇炎胶囊改善盆腔微循环。治疗期间应禁止同房,性伴侣需同步检查。 日常应注意观察症状变化,记录疼痛性质、持续时间及伴随症状。保持外阴清洁干燥,选择棉质透气内裤。饮食避免辛辣刺激食物,可适量增加南瓜、山药等富含维生素B族的食物。若胀痛持续超过3天或出现发热、异常出血等情况,建议尽早就诊妇科进行超声检查与分泌物检测。规律作息与适度运动有助于维持内分泌平衡,减少排卵期不适发生概率。 冷启刚主任医师山东省立医院妇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