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洛阳正骨医院

颈肩腰腿痛研究治疗中心 (共8位医生)

科室简介
颈肩腰腿痛科始建于1983年,由全国著名中医骨伤科专家、白求恩奖章获得者郭维淮主任医师亲手创建,原名筋伤科,经二十余年发展壮大,于2006年5月,经河南省中医药管理局批准成立河南省颈肩腰腿痛研究治疗中心,2007年11月被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批准为“十一五”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专科,该中心由全国著名专家鲍铁周主任医师任中心主任,下设颈肩腰腿痛疾患研究室、颈肩腰腿痛一科、二科、三科、四科和康复理疗科,开放床位166张,平均年门诊量2万余人次。
  主要收治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症、环枢关节半脱位、肩周炎、骶髂关节损伤、梨状肌综合症、腰椎骨性关节炎、腰椎管狭窄症、背肌筋膜炎等脊柱及相关疾病。并积极开展颈腰痛疾病的科研工作和理疗康复器械的研制工作;尤其在腰椎间盘突出症、颈椎病及脊柱相关疾病的临床研究方面达到国内领先水平。该中心以中医传统疗法为主,结合现代医学知识,中西医结合综合治疗。在长期的临床实践中,逐渐形成了以中医理论为指导,以郭氏平乐正骨与治筋手法为主,结合现代生理学、病理学、生物学知识形成的独特的治疗体系。该中心独创的牵弹三步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于2001年立项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诊疗项目,2006年获河南省中医药科技成果奖一等奖,并被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确定为第一批中医临床适宜技术推广计划项目。该中心另一特色疗法--优值牵引法治疗颈型颈椎病也于2005年获得河南省中医药科技进步奖一等奖,现在全省推广应用,在非手术治疗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症等颈肩腰腿痛疾患上总体水平居国内领先地位。
  该中心现拥有腰椎三维旋转治疗仪三台,电动牵引床2张,智能化中药熏洗床5张,智能化汽化治疗仪3台,全身中药熏洗仪1台,微波治疗仪2台,超声治疗仪1台,低周波治疗仪1台、腰椎多功能可调式牵引架70余套,中医辨证电脑治疗仪3台,中药离子导入治疗仪2部,光波治疗室一间,电针仪10部,等等。该中心现有从事临床工作人员45名,其中正高级人员2名,副高级人员2名,中级人员8名,初级人员12名。其中硕导4名,硕士5名。年龄结构已形成老中青自然梯队。整体人员工作稳定,方向明确,知识结构、年龄结构合理。获省部级科技成果奖2项,国家专利5项,发表论文60多篇,著作5部。科室先后多次派人到厄立特里亚、瑞士、香港等国家和地区进行讲学及医疗交流,与俄罗斯圣彼得堡市进行医疗合作,并设有合作医疗机构。
展开
收起
科室医生列表

专家科普

更多 >

医生答疑

更多 >
肝炎通过什么途径能传染给别人
胡乃文
回答: 肝炎可通过血液传播、母婴传播、性接触传播、日常生活密切接触传播、医源性传播等途径传染给别人。肝炎是由病毒、酒精、药物等多种因素引起的肝脏炎症,具有传染性的主要是病毒性肝炎。 1、血液传播 病毒性肝炎可通过血液传播,如输入被病毒污染的血液或血制品,使用未经严格消毒的医疗器械,共用注射器、剃须刀、牙刷等个人物品。乙型肝炎病毒和丙型肝炎病毒在血液中含量较高,通过破损的皮肤或黏膜进入人体后可导致感染。建议避免与他人共用可能接触血液的物品,医疗操作应使用一次性器械。 2、母婴传播 乙型肝炎病毒可通过母婴垂直传播,主要发生在分娩过程中接触母体血液或体液,少数情况下可通过胎盘感染胎儿。丙型肝炎病毒母婴传播概率较低。携带肝炎病毒的孕妇应在医生指导下进行母婴阻断治疗,新生儿出生后需及时接种乙肝疫苗和免疫球蛋白。 3、性接触传播 乙型肝炎和丙型肝炎可通过无保护性行为传播,精液、阴道分泌物等体液中可能含有病毒。多性伴侣、男男性行为者感染风险较高。使用安全套可有效降低传播风险,建议高危人群定期筛查并接种乙肝疫苗。 4、日常生活密切接触 甲型肝炎和戊型肝炎主要通过粪-口途径传播,如食用被病毒污染的食物或水,与感染者共用餐具或密切接触。乙型肝炎和丙型肝炎在日常生活接触中传播风险较低,但共用可能接触血液的物品仍可能导致感染。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避免生食或饮用未经处理的水可预防传播。 5、医源性传播 医疗机构中如消毒不彻底,医疗器械重复使用可能导致肝炎病毒传播。牙科治疗、内镜检查、血液透析等操作存在潜在风险。选择正规医疗机构,确保使用一次性或严格消毒的医疗器械可降低感染概率。医务人员应严格遵守操作规程,防止职业暴露。 预防肝炎传播需根据不同类型采取针对性措施。接种乙肝疫苗是预防乙型肝炎最有效的方法,目前尚无丙型肝炎疫苗。日常生活中应避免高危行为,注意饮食卫生,不与他人共用个人物品。如怀疑感染应及时就医检查,确诊后需遵医嘱治疗并采取隔离措施。定期体检有助于早期发现肝炎,肝功能异常者应进一步检查明确病因。 胡乃文副主任医师山东省立医院风湿免疫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