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洛阳正骨医院

脚脖子扭伤的表现及防治

时间:2012-06-14 00:00 作者:复禾健康

   脚脖子扭伤是踝关节韧带损伤的俗称,平时很常见。踝关节内外侧分别有外侧副韧带和内侧副韧带,用以稳定关节,外侧副韧带防止足过度向内翻,内侧副韧带防止足过度向外翻。        当人跑跳离开地面时,由于足的屈肌力量大于伸肌,在腾空阶段足自然内翻,向下屈曲,在落地时身体重心不稳,身体偏向一侧,常以足的前外侧着地,引起外侧副韧带损伤。踝关节韧带损伤,轻者韧带附着处骨膜撕裂,较重者韧带部分撕裂,重者韧带完全断裂,常有骨折或关节脱位。        本病的主要表现为当踝关节急性扭伤以后,关节内侧或外侧剧烈疼痛,活动受限,跛行或不能行走,伤处肿胀,轻伤足部畸形不明显,重伤者有足的内翻和外翻畸形。一般在12小时后皮肤青紫,轻者局限于足背与跟部,重者蔓延至小腿下端。用手外翻或内翻足时,疼痛加重。踝关节扭伤后应当拍摄X线片,可以区别骨折和关节脱位。    踝关节扭伤后应当休息l一2周,减少负重,外涂红花油,内服云南白药、跌打丸。若韧带完全断裂,须用“U”字形石膏固定。内翻位受伤者,固定在外翻位,外翻位受伤者,固定在内翻位,3—4周后解除固定。必要时需手术修补。

专家科普

更多 >

医生答疑

更多 >
肝炎通过什么途径能传染给别人
胡乃文
回答: 肝炎可通过血液传播、母婴传播、性接触传播、日常生活密切接触传播、医源性传播等途径传染给别人。肝炎是由病毒、酒精、药物等多种因素引起的肝脏炎症,具有传染性的主要是病毒性肝炎。 1、血液传播 病毒性肝炎可通过血液传播,如输入被病毒污染的血液或血制品,使用未经严格消毒的医疗器械,共用注射器、剃须刀、牙刷等个人物品。乙型肝炎病毒和丙型肝炎病毒在血液中含量较高,通过破损的皮肤或黏膜进入人体后可导致感染。建议避免与他人共用可能接触血液的物品,医疗操作应使用一次性器械。 2、母婴传播 乙型肝炎病毒可通过母婴垂直传播,主要发生在分娩过程中接触母体血液或体液,少数情况下可通过胎盘感染胎儿。丙型肝炎病毒母婴传播概率较低。携带肝炎病毒的孕妇应在医生指导下进行母婴阻断治疗,新生儿出生后需及时接种乙肝疫苗和免疫球蛋白。 3、性接触传播 乙型肝炎和丙型肝炎可通过无保护性行为传播,精液、阴道分泌物等体液中可能含有病毒。多性伴侣、男男性行为者感染风险较高。使用安全套可有效降低传播风险,建议高危人群定期筛查并接种乙肝疫苗。 4、日常生活密切接触 甲型肝炎和戊型肝炎主要通过粪-口途径传播,如食用被病毒污染的食物或水,与感染者共用餐具或密切接触。乙型肝炎和丙型肝炎在日常生活接触中传播风险较低,但共用可能接触血液的物品仍可能导致感染。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避免生食或饮用未经处理的水可预防传播。 5、医源性传播 医疗机构中如消毒不彻底,医疗器械重复使用可能导致肝炎病毒传播。牙科治疗、内镜检查、血液透析等操作存在潜在风险。选择正规医疗机构,确保使用一次性或严格消毒的医疗器械可降低感染概率。医务人员应严格遵守操作规程,防止职业暴露。 预防肝炎传播需根据不同类型采取针对性措施。接种乙肝疫苗是预防乙型肝炎最有效的方法,目前尚无丙型肝炎疫苗。日常生活中应避免高危行为,注意饮食卫生,不与他人共用个人物品。如怀疑感染应及时就医检查,确诊后需遵医嘱治疗并采取隔离措施。定期体检有助于早期发现肝炎,肝功能异常者应进一步检查明确病因。 胡乃文副主任医师山东省立医院风湿免疫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