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洛阳正骨医院

上肢损伤科 (共7位医生)

科室简介
上肢损伤科主要收治上肢损伤病人,对上肢各部位的骨折脱位,科室本着创伤小、疗效好、费用低、功能恢复早的原则,对于稳定性骨折、关节脱位我们采用传统的闭合手法复位,夹板、石膏或支具固定,再损伤小,方法简单,骨折愈合快,患肢功能恢复早。对不稳定性骨折,选择性采用透视下闭合整复穿针或国内外先进的上肢骨折脱位系列外固定器治疗:①透视下闭合穿针,骨折复位好,愈合快,无需承担手术风险,花费小;②骨折外固定器治疗,通过针尖侵入外固定器固定,保持骨折对位,损伤小,骨折愈合快,可早期功能锻炼,如锁骨骨折固定器、肩锁关节固定器,肱骨骨折外固定器,肱骨髁间骨折固定器,尺桡骨骨折外固定器等;③对骨干部位的骨折,有系列的髓内固定系统,通过髓内穿针固定,不破坏骨膜,不需外固定,骨折愈合快,功能恢复早。对于碎裂严重骨折患者,采用国际公认的手术方法行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虽需承担一定的手术风险,但骨折复位好,固定牢固,术后可尽早行功能锻炼,远期功能恢复好,如Dawer手术治疗肩锁关节脱位、带锁肱骨万向钢板治疗肱骨肱骨近端骨折、褥式缝合法治疗肩袖损伤、哈式钉治疗腕骨骨折等都是国际认可得先进手术方式。
展开
收起
科室医生列表

专家科普

更多 >

医生答疑

更多 >
肝炎通过什么途径能传染给别人
胡乃文
回答: 肝炎可通过血液传播、母婴传播、性接触传播、日常生活密切接触传播、医源性传播等途径传染给别人。肝炎是由病毒、酒精、药物等多种因素引起的肝脏炎症,具有传染性的主要是病毒性肝炎。 1、血液传播 病毒性肝炎可通过血液传播,如输入被病毒污染的血液或血制品,使用未经严格消毒的医疗器械,共用注射器、剃须刀、牙刷等个人物品。乙型肝炎病毒和丙型肝炎病毒在血液中含量较高,通过破损的皮肤或黏膜进入人体后可导致感染。建议避免与他人共用可能接触血液的物品,医疗操作应使用一次性器械。 2、母婴传播 乙型肝炎病毒可通过母婴垂直传播,主要发生在分娩过程中接触母体血液或体液,少数情况下可通过胎盘感染胎儿。丙型肝炎病毒母婴传播概率较低。携带肝炎病毒的孕妇应在医生指导下进行母婴阻断治疗,新生儿出生后需及时接种乙肝疫苗和免疫球蛋白。 3、性接触传播 乙型肝炎和丙型肝炎可通过无保护性行为传播,精液、阴道分泌物等体液中可能含有病毒。多性伴侣、男男性行为者感染风险较高。使用安全套可有效降低传播风险,建议高危人群定期筛查并接种乙肝疫苗。 4、日常生活密切接触 甲型肝炎和戊型肝炎主要通过粪-口途径传播,如食用被病毒污染的食物或水,与感染者共用餐具或密切接触。乙型肝炎和丙型肝炎在日常生活接触中传播风险较低,但共用可能接触血液的物品仍可能导致感染。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避免生食或饮用未经处理的水可预防传播。 5、医源性传播 医疗机构中如消毒不彻底,医疗器械重复使用可能导致肝炎病毒传播。牙科治疗、内镜检查、血液透析等操作存在潜在风险。选择正规医疗机构,确保使用一次性或严格消毒的医疗器械可降低感染概率。医务人员应严格遵守操作规程,防止职业暴露。 预防肝炎传播需根据不同类型采取针对性措施。接种乙肝疫苗是预防乙型肝炎最有效的方法,目前尚无丙型肝炎疫苗。日常生活中应避免高危行为,注意饮食卫生,不与他人共用个人物品。如怀疑感染应及时就医检查,确诊后需遵医嘱治疗并采取隔离措施。定期体检有助于早期发现肝炎,肝功能异常者应进一步检查明确病因。 胡乃文副主任医师山东省立医院风湿免疫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