漯河市中心医院

介入医学科 (共1位医生)

科室简介
漯河市中心医院介入治疗中心是国内开展介入治疗较早的单位之一, 2001年被河南省卫生厅确定并命名为漯河市介入治疗中心。在医院的大力支持下,该中心拥有2000万元国际最先进的美国GE公司产DSA、DRS介入诊疗专用设备。目前,该中心现有副主任医师1名,主治医师3名,医师1名,并拥有病房20张和国内外一流的导管室。为全面提高本学科的整体水平,每年轮派1~2名有培养前途的医生到国内知名度较高的医院进修学习,使本中心所有医生都具备有熟练介入操作技术、较高影像诊断水平和丰富临床诊疗经验具以及较强的科研能力。科主任宋太民副主任医师为该学科带头人,在他的带领下,近年来完成各类血管造影及介入治疗5000余例,开展了以食管癌介入治疗为主的全身部位恶性肿瘤的介入治疗、股骨头缺血性坏死、子宫肌瘤、血管内支架植入及气管-支气管内支架植入等30余项具有国内领先和国际先进水平的高新介入治疗技术。尤在食管癌介入治疗方面,从技术、研究深度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的前列,承担了河南省医学卫生重点科研项目《选择性动脉插管灌注化疗药物治疗中晚期食管癌的临床研究》课题,2003年《食管癌介入治疗靶动脉选择规律性研究》课题被列为河南省医学科技创新人才工程资助项目。在《中华放射学杂志》、《实用放射杂志》、《介入放射学杂志》等国内知名杂志发表论文30余篇,获省、市科技成果奖10项,主编或参编著作5部。
展开
收起
科室医生列表

推荐医生

推荐医院

医院动态

更多 >

神经外二科成功完成椎管内巨大畸胎瘤切除

  近日,我院神经外二科成功完成一例巨大椎管内畸胎瘤切除手术,畸胎瘤是一种生殖细胞来源的肿瘤,好发于卵巢及纵膈,位于椎管内的相当罕见。 患者为一名28岁男性,因“骶尾部疼痛及左下肢麻木”来院就诊,查MRI发现L3-S1椎管内畸胎瘤,位于脊髓圆锥,伴有脊髓栓系。考虑患者年纪较轻,所患肿瘤十分罕见,瘤体较大,位于脊髓圆锥,手术难度大,技术要求高,术中一旦损伤脊髓,将导致大小便失禁及性功能障碍等并发症,将会为患者带来一生的痛苦。患者入院后,科主任桂志勇高度重视,多次组织科室人员进行病情讨论,并邀请相关科室共同分析病情,反复研究,精心制定手术方案,于7月24日由桂志勇主任亲自主刀手术,历时9个小时,在显微镜下顺利将肿瘤从脊髓圆锥上分块切除,并创新性地将椎板复位牢固固定,显著增加椎体的稳定性,明显减少患者术后卧床时间。 术后病人恢复良好,原有骶尾部疼痛及左下肢麻木症状已消失,未出现大小便失禁及性功能障碍等并发症,现患者已痊愈出院。 如此复杂脊髓肿瘤成功切除在我院尚属首次,这标志着我院神经外科在复杂脊髓肿瘤的诊疗方面取得了新的突破。 神经外二科/白敬洋

专家科普

更多 >

医生答疑

更多 >
为什么早上起来尿液特别黄
颜克强
回答: 早上起来尿液特别黄可能与夜间饮水不足、食物色素影响、药物作用、尿路感染或肝胆疾病等因素有关。尿液颜色变化通常反映身体水分状态或潜在健康问题,需结合其他症状综合判断。 1、夜间饮水不足 睡眠期间长时间未补充水分会导致尿液浓缩,尿液中尿素和尿胆素浓度升高,使晨尿颜色加深呈深黄色。这是最常见的生理性原因,通常白天增加饮水量后颜色可恢复正常。建议睡前1-2小时饮用200-300毫升温水,避免夜间脱水。 2、食物色素影响 食用富含核黄素的食物如动物肝脏、胡萝卜或维生素B族补充剂后,未被吸收的色素经肾脏排泄会导致尿液暂时性发黄。这种情况无须特殊处理,停止摄入相关食物后12-24小时尿液颜色可逐渐恢复。 3、药物因素 服用复合维生素B片、利福平胶囊、柳氮磺吡啶肠溶片等药物时,其代谢产物会使尿液呈橘黄色或深黄色。这种药物性染色属于正常现象,但若伴随皮疹或胃肠道不适,需及时咨询医生调整用药方案。 4、尿路感染 膀胱炎或尿道炎可能导致尿液浑浊发黄,常伴有尿频尿急症状。致病菌分解尿液中的尿素会产生氨类物质改变颜色。确诊需进行尿常规检查,可遵医嘱使用盐酸左氧氟沙星片、头孢克肟分散片或磷霉素氨丁三醇散等抗菌药物治疗。 5、肝胆疾病 胆红素代谢异常时,尿液中直接胆红素含量增加会出现浓茶色尿液,常见于病毒性肝炎、胆管结石等疾病。可能伴随皮肤巩膜黄染,需通过肝功能检查和腹部超声明确诊断,必要时使用熊去氧胆酸胶囊、复方甘草酸苷片等保肝药物干预。 日常应注意保持每日1500-2000毫升饮水量,避免长时间憋尿。观察尿液颜色变化时需排除食物药物干扰因素,若持续出现异常颜色伴随泡沫尿、腰痛等症状,建议及时就医检查尿常规、泌尿系超声和肝功能等项目。肝胆疾病患者需限制动物内脏摄入,尿路感染期间应增加蔓越莓汁等酸性饮品摄入帮助抑制细菌繁殖。 颜克强副主任医师山东大学齐鲁医院泌尿外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