漯河市中心医院

血液透析病人运动疗法

时间:2014-07-22 00:00 作者:复禾健康

  慢性肾功能不全的病人需要长期进行血液透析,但随着血液透析次数增加,时间延长,病人会逐渐出现体力下降,精神状态差,甚至肌肉萎缩等现象,简单的运动可提高患者身体的耐力,增加肌肉力量,改善日常活动。

  透析病人常见问题:

  血液透析患者的日常生活通常是受限的,肾功能紊乱有很多副作用,如高血压、肌力下降、脂肪代谢紊乱、腿部循环障碍、骨质疏松、心血管疾病等,这些副作用导致患者运动受限,导致一些代谢产物滞留于体内。

  运动疗法的目的和优点:

  1、 提高患者的整体健康,减少沮丧和忧虑。

  2、 规律性运动改善血液循环、稳定血压、减少透析过程中的并发症(如:眩晕、休克、不安腿)。

  3、 改善心血管系统及免疫系统的能力。

  4、 加速人体代谢。

  5、 提高下肢循环功能。

  6、 预防贫血,减少心脏病的风险。

  7、 改善患者的协调性和灵活性。

  8、 增强患者的自我意识。

  9、 促进正常的睡眠。

  10、提高透析质量。

  运动治疗原则:

  自我感觉良好时运动,空腹时不要运动,运动易在饭后2小时进行,穿着与环境温度相适应的宽松、舒适、透气的衣服,运动时穿运动鞋;运动前后测脉搏并做好记录;以有氧运动作为运动为主体;运动中若有不适,立即终止,量力而行;谨防过度;缓慢开始,循序渐进,逐步适应。

  运动项目选择:

  根据病人病情及个人爱好,环境条件,可选择行走、慢跑、上下楼梯、乒乓球、太极拳、仰卧起坐、保健等,还可借助一些专门器械,如:沙袋、哑铃、握力器。

  运动量的确定:

  比安静心率高20次/min的心率作为靶心率,

  运动频率:每周3-5次。

  运动时间:准备阶段采用强度小的活动,如散步5分钟,训练段至少维持15分钟;整理放松阶段5分钟。

  运动速度:适应阶段,应较轻的运动训练开始,循序渐进。

  生活中的运动训练:

  (1)步行:每次步行2-3分钟,休息2-3分钟,平均每分钟60-80步,这样交替进行。

  (2)保健操:向前弯腰、侧身运动、旋转运动,每一动作反复5-10次。

  (3)哑铃:从2kg开始,做前臂屈伸训练,每天训练2-3遍,每遍6-10次,

  运动康复治疗对于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重要性逐步得到认识和推广,并成为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常规治疗的一部分。

  血液净化室/李海丽 张红娜

医院动态

更多 >

神经外二科成功完成椎管内巨大畸胎瘤切除

  近日,我院神经外二科成功完成一例巨大椎管内畸胎瘤切除手术,畸胎瘤是一种生殖细胞来源的肿瘤,好发于卵巢及纵膈,位于椎管内的相当罕见。 患者为一名28岁男性,因“骶尾部疼痛及左下肢麻木”来院就诊,查MRI发现L3-S1椎管内畸胎瘤,位于脊髓圆锥,伴有脊髓栓系。考虑患者年纪较轻,所患肿瘤十分罕见,瘤体较大,位于脊髓圆锥,手术难度大,技术要求高,术中一旦损伤脊髓,将导致大小便失禁及性功能障碍等并发症,将会为患者带来一生的痛苦。患者入院后,科主任桂志勇高度重视,多次组织科室人员进行病情讨论,并邀请相关科室共同分析病情,反复研究,精心制定手术方案,于7月24日由桂志勇主任亲自主刀手术,历时9个小时,在显微镜下顺利将肿瘤从脊髓圆锥上分块切除,并创新性地将椎板复位牢固固定,显著增加椎体的稳定性,明显减少患者术后卧床时间。 术后病人恢复良好,原有骶尾部疼痛及左下肢麻木症状已消失,未出现大小便失禁及性功能障碍等并发症,现患者已痊愈出院。 如此复杂脊髓肿瘤成功切除在我院尚属首次,这标志着我院神经外科在复杂脊髓肿瘤的诊疗方面取得了新的突破。 神经外二科/白敬洋

专家科普

更多 >

医生答疑

更多 >
雨水淋湿皮肤长疙瘩怎么办
聂小娟
回答: 雨水淋湿皮肤长疙瘩可能与接触性皮炎、真菌感染、荨麻疹、湿疹或毛囊炎等因素有关,可通过局部清洁、外用药物、抗过敏治疗、保湿修复及避免再次接触雨水等方式缓解。建议及时就医明确病因,在医生指导下规范治疗。 1、接触性皮炎 雨水中的污染物或微生物可能刺激皮肤引发接触性皮炎,表现为红色丘疹伴瘙痒。需立即用清水冲洗患处,避免抓挠。可遵医嘱使用丁酸氢化可的松乳膏或炉甘石洗剂缓解症状,严重时口服氯雷他定片抗过敏。日常需穿戴防水衣物减少雨水直接接触。 2、真菌感染 潮湿环境易诱发皮肤真菌感染,形成环形红斑或小水泡。确诊需通过真菌镜检,治疗可外用联苯苄唑乳膏或硝酸咪康唑乳膏,合并细菌感染时加用莫匹罗星软膏。保持皮肤干燥清洁,淋雨后及时擦干褶皱部位如腋窝、腹股沟。 3、荨麻疹 雨水低温或成分可能引发过敏性荨麻疹,出现风团样皮疹。可口服盐酸西替利嗪片或地氯雷他定干混悬剂,局部冷敷减轻瘙痒。反复发作者需检测过敏原,避免接触花粉、尘螨等常见致敏物,必要时进行脱敏治疗。 4、湿疹 原有湿疹患者淋雨后易病情加重,表现为皮肤增厚、脱屑。急性期用硼酸溶液湿敷,慢性期涂抹他克莫司软膏或吡美莫司乳膏调节免疫。穿着纯棉透气衣物,沐浴后3分钟内涂抹凡士林等保湿剂锁住水分。 5、毛囊炎 雨水堵塞毛囊可能引发细菌性毛囊炎,出现红色脓疱。早期可外涂夫西地酸乳膏或复方多粘菌素B软膏,化脓时需医生引流处理。避免使用油脂类护肤品,日常选择pH5.5弱酸性沐浴露清洁皮肤。 淋雨后出现皮肤问题需及时擦干身体,更换干净衣物,避免穿着潮湿衣物超过1小时。饮食上减少海鲜、辛辣食物摄入,多补充维生素C和维生素E增强皮肤屏障功能。若皮疹持续扩散或伴随发热,应立即到皮肤科就诊,必要时进行血常规或过敏原检测。雨季外出建议携带防水外套和消毒湿巾,皮肤敏感者可提前涂抹防水隔离霜形成保护膜。 聂小娟副主任医师山东省立医院皮肤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