漯河市中心医院

血液透析病人运动疗法

时间:2014-07-22 00:00 作者:复禾健康

  慢性肾功能不全的病人需要长期进行血液透析,但随着血液透析次数增加,时间延长,病人会逐渐出现体力下降,精神状态差,甚至肌肉萎缩等现象,简单的运动可提高患者身体的耐力,增加肌肉力量,改善日常活动。

  透析病人常见问题:

  血液透析患者的日常生活通常是受限的,肾功能紊乱有很多副作用,如高血压、肌力下降、脂肪代谢紊乱、腿部循环障碍、骨质疏松、心血管疾病等,这些副作用导致患者运动受限,导致一些代谢产物滞留于体内。

  运动疗法的目的和优点:

  1、 提高患者的整体健康,减少沮丧和忧虑。

  2、 规律性运动改善血液循环、稳定血压、减少透析过程中的并发症(如:眩晕、休克、不安腿)。

  3、 改善心血管系统及免疫系统的能力。

  4、 加速人体代谢。

  5、 提高下肢循环功能。

  6、 预防贫血,减少心脏病的风险。

  7、 改善患者的协调性和灵活性。

  8、 增强患者的自我意识。

  9、 促进正常的睡眠。

  10、提高透析质量。

  运动治疗原则:

  自我感觉良好时运动,空腹时不要运动,运动易在饭后2小时进行,穿着与环境温度相适应的宽松、舒适、透气的衣服,运动时穿运动鞋;运动前后测脉搏并做好记录;以有氧运动作为运动为主体;运动中若有不适,立即终止,量力而行;谨防过度;缓慢开始,循序渐进,逐步适应。

  运动项目选择:

  根据病人病情及个人爱好,环境条件,可选择行走、慢跑、上下楼梯、乒乓球、太极拳、仰卧起坐、保健等,还可借助一些专门器械,如:沙袋、哑铃、握力器。

  运动量的确定:

  比安静心率高20次/min的心率作为靶心率,

  运动频率:每周3-5次。

  运动时间:准备阶段采用强度小的活动,如散步5分钟,训练段至少维持15分钟;整理放松阶段5分钟。

  运动速度:适应阶段,应较轻的运动训练开始,循序渐进。

  生活中的运动训练:

  (1)步行:每次步行2-3分钟,休息2-3分钟,平均每分钟60-80步,这样交替进行。

  (2)保健操:向前弯腰、侧身运动、旋转运动,每一动作反复5-10次。

  (3)哑铃:从2kg开始,做前臂屈伸训练,每天训练2-3遍,每遍6-10次,

  运动康复治疗对于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重要性逐步得到认识和推广,并成为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常规治疗的一部分。

  血液净化室/李海丽 张红娜

医院动态

更多 >

神经外二科成功完成椎管内巨大畸胎瘤切除

  近日,我院神经外二科成功完成一例巨大椎管内畸胎瘤切除手术,畸胎瘤是一种生殖细胞来源的肿瘤,好发于卵巢及纵膈,位于椎管内的相当罕见。 患者为一名28岁男性,因“骶尾部疼痛及左下肢麻木”来院就诊,查MRI发现L3-S1椎管内畸胎瘤,位于脊髓圆锥,伴有脊髓栓系。考虑患者年纪较轻,所患肿瘤十分罕见,瘤体较大,位于脊髓圆锥,手术难度大,技术要求高,术中一旦损伤脊髓,将导致大小便失禁及性功能障碍等并发症,将会为患者带来一生的痛苦。患者入院后,科主任桂志勇高度重视,多次组织科室人员进行病情讨论,并邀请相关科室共同分析病情,反复研究,精心制定手术方案,于7月24日由桂志勇主任亲自主刀手术,历时9个小时,在显微镜下顺利将肿瘤从脊髓圆锥上分块切除,并创新性地将椎板复位牢固固定,显著增加椎体的稳定性,明显减少患者术后卧床时间。 术后病人恢复良好,原有骶尾部疼痛及左下肢麻木症状已消失,未出现大小便失禁及性功能障碍等并发症,现患者已痊愈出院。 如此复杂脊髓肿瘤成功切除在我院尚属首次,这标志着我院神经外科在复杂脊髓肿瘤的诊疗方面取得了新的突破。 神经外二科/白敬洋

专家科普

更多 >

医生答疑

更多 >
刮疣治疗是怎样治疗的
王志新
回答: 刮疣治疗通常采用物理清除联合药物治疗的方式,主要包括冷冻治疗、激光治疗、电灼治疗、手术切除及外用药物等。疣是由人乳头瘤病毒感染引起的皮肤赘生物,需根据疣体类型、大小及部位选择个体化方案。 一、冷冻治疗 冷冻治疗通过液氮低温使疣体组织坏死脱落,适用于寻常疣、跖疣等表浅疣体。治疗时可能伴随短暂疼痛,需重复进行2-3次,间隔2-3周。治疗后局部可能出现水疱或色素沉着,需保持创面干燥避免感染。冷冻治疗对周围正常组织损伤较小,但深部疣体可能需配合其他疗法。 二、激光治疗 激光治疗利用二氧化碳激光气化疣体组织,适用于甲周疣、尖锐湿疣等难治性疣。治疗精准度高且出血少,但可能遗留浅表瘢痕。术后需涂抹抗生素软膏如莫匹罗星软膏预防感染,避免接触水直至结痂脱落。激光治疗对HPV病毒有直接灭活作用,复发概率较低。 三、电灼治疗 电灼治疗通过高频电流烧灼疣体基底部,适用于带蒂疣或较大疣体。治疗时需局部麻醉,术后形成焦痂需自然脱落。可能产生暂时性色素减退,瘢痕体质者慎用。电灼可彻底清除可见疣体,但需配合干扰素凝胶等药物降低复发风险。 四、手术切除 手术切除适用于直径超过1厘米的巨型疣或疑似恶变疣体。采用梭形切口完整剥离疣体并缝合,术后病理检查确认性质。需定期换药并使用复方多粘菌素B软膏预防感染,拆线后可能需加压包扎防止瘢痕增生。手术能一次性解决病灶,但创伤较大且可能影响局部功能。 五、外用药物 外用药物如水杨酸软膏、咪喹莫特乳膏、鬼臼毒素酊等,适用于儿童或面部细小疣体。药物通过腐蚀或免疫调节作用促使疣体脱落,需持续使用4-8周。治疗期间可能出现局部红肿,应避开正常皮肤涂抹。药物疗法痛苦小但疗程长,需配合提高免疫力减少复发。 疣治疗后需保持患处清洁干燥,避免搔抓导致病毒扩散。建议加强营养摄入,适当补充维生素A、维生素C等增强免疫功能。穿透气鞋袜防止足部疣复发,性接触传播型疣应伴侣同治。若疣体反复发作或短期内增多,需排查免疫缺陷疾病并及时复诊调整治疗方案。 王志新主任医师中日友好医院儿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