漯河市中心医院

风湿病科 (共1位医生)

科室简介
风湿病科位于新病房大楼16楼,有床位15张。科室技术力量雄厚,特别专注于腰腿痛等早期类风湿、强直性脊柱炎诊断及治疗。专科检测设备先进,能进行抗核抗体谱全套检查,类风湿关节炎早期四项检查,不仅适合临床应用,而且还能满足科研教学需要。
  风湿病科诊治范围:各种风湿病病如类风湿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Reiter综合症、反应性关节炎引起的关节肿胀、疼痛积液;系统性红斑狼疮、硬皮病、皮肌炎、干燥综合症以及口腔溃疡的白塞氏病;各种血管炎如过敏性紫癜、变应肉芽肿性血管炎,另外尚治疗不明原因的发热。治疗方面,除各项常规治疗手段以外,我科尚开展髋、膝、肩等大关节的关节松解术,而小关节则采取腔内注射药物的方法有效的缓解疼痛,最大限度的改善病情,提高生活质量。今后我科尚要开展药物离子导入及其他国内先进技术。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即将开展血浆置换治疗。
  风湿病科开展患者的康复治疗以及病患保健,给每位患者建立个人就医档案,方便就医,及时随诊,最大限度的发现病情变化并做最好的治疗。门诊楼二楼设风湿免疫科门诊,常年专家坐诊,有以下症状的患者请到风湿病门诊就医:发热,皮疹;关节疼痛肿胀;口干、眼干以及口腔反复溃疡;肌肉酸痛无力。
展开
收起
科室医生列表

推荐医生

推荐医院

医院动态

更多 >

神经外二科成功完成椎管内巨大畸胎瘤切除

  近日,我院神经外二科成功完成一例巨大椎管内畸胎瘤切除手术,畸胎瘤是一种生殖细胞来源的肿瘤,好发于卵巢及纵膈,位于椎管内的相当罕见。 患者为一名28岁男性,因“骶尾部疼痛及左下肢麻木”来院就诊,查MRI发现L3-S1椎管内畸胎瘤,位于脊髓圆锥,伴有脊髓栓系。考虑患者年纪较轻,所患肿瘤十分罕见,瘤体较大,位于脊髓圆锥,手术难度大,技术要求高,术中一旦损伤脊髓,将导致大小便失禁及性功能障碍等并发症,将会为患者带来一生的痛苦。患者入院后,科主任桂志勇高度重视,多次组织科室人员进行病情讨论,并邀请相关科室共同分析病情,反复研究,精心制定手术方案,于7月24日由桂志勇主任亲自主刀手术,历时9个小时,在显微镜下顺利将肿瘤从脊髓圆锥上分块切除,并创新性地将椎板复位牢固固定,显著增加椎体的稳定性,明显减少患者术后卧床时间。 术后病人恢复良好,原有骶尾部疼痛及左下肢麻木症状已消失,未出现大小便失禁及性功能障碍等并发症,现患者已痊愈出院。 如此复杂脊髓肿瘤成功切除在我院尚属首次,这标志着我院神经外科在复杂脊髓肿瘤的诊疗方面取得了新的突破。 神经外二科/白敬洋

专家科普

更多 >

医生答疑

更多 >
为什么早上起来尿液特别黄
颜克强
回答: 早上起来尿液特别黄可能与夜间饮水不足、食物色素影响、药物作用、尿路感染或肝胆疾病等因素有关。尿液颜色变化通常反映身体水分状态或潜在健康问题,需结合其他症状综合判断。 1、夜间饮水不足 睡眠期间长时间未补充水分会导致尿液浓缩,尿液中尿素和尿胆素浓度升高,使晨尿颜色加深呈深黄色。这是最常见的生理性原因,通常白天增加饮水量后颜色可恢复正常。建议睡前1-2小时饮用200-300毫升温水,避免夜间脱水。 2、食物色素影响 食用富含核黄素的食物如动物肝脏、胡萝卜或维生素B族补充剂后,未被吸收的色素经肾脏排泄会导致尿液暂时性发黄。这种情况无须特殊处理,停止摄入相关食物后12-24小时尿液颜色可逐渐恢复。 3、药物因素 服用复合维生素B片、利福平胶囊、柳氮磺吡啶肠溶片等药物时,其代谢产物会使尿液呈橘黄色或深黄色。这种药物性染色属于正常现象,但若伴随皮疹或胃肠道不适,需及时咨询医生调整用药方案。 4、尿路感染 膀胱炎或尿道炎可能导致尿液浑浊发黄,常伴有尿频尿急症状。致病菌分解尿液中的尿素会产生氨类物质改变颜色。确诊需进行尿常规检查,可遵医嘱使用盐酸左氧氟沙星片、头孢克肟分散片或磷霉素氨丁三醇散等抗菌药物治疗。 5、肝胆疾病 胆红素代谢异常时,尿液中直接胆红素含量增加会出现浓茶色尿液,常见于病毒性肝炎、胆管结石等疾病。可能伴随皮肤巩膜黄染,需通过肝功能检查和腹部超声明确诊断,必要时使用熊去氧胆酸胶囊、复方甘草酸苷片等保肝药物干预。 日常应注意保持每日1500-2000毫升饮水量,避免长时间憋尿。观察尿液颜色变化时需排除食物药物干扰因素,若持续出现异常颜色伴随泡沫尿、腰痛等症状,建议及时就医检查尿常规、泌尿系超声和肝功能等项目。肝胆疾病患者需限制动物内脏摄入,尿路感染期间应增加蔓越莓汁等酸性饮品摄入帮助抑制细菌繁殖。 颜克强副主任医师山东大学齐鲁医院泌尿外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