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人民医院

耳鼻喉科 (共8位医生)

科室简介
耳鼻喉科是以专业治疗耳、鼻、咽喉疾病为技术特色的学术专科。科室现有医护人员18名,主任医师2名、副主任医师4名,其中硕士学位以上4人,主管护师2名。曾在《直播健康》、《北方名医》电视栏目中进行专科知识学术讲座,多家媒体对我科的技术进行报道。科室主要技术特色:
  1、鼻内窥镜外科技术:1989年科室在省内率先开展此技术,利用美国史赛克鼻内窥镜已成功治疗5000余例鼻炎、鼻窦炎、鼻息肉及鼻腔、鼻窦的良恶性肿瘤患者,与传统手术相比,微创技术具有微创、面部无切口、病程短、局麻全麻都可行的特点。
  2、鼻内窥镜技术的延伸:利用鼻内窥镜行鼻面部整形微创技术,对陈旧性歪鼻鼻外形及鼻通气功能重建疗效确切,达到国内领先水平;开展鼻腔泪囊吻合术治疗慢性泪囊炎,具有微创、面部无切口特点;开展鼻前颅底肿瘤切除术。
  3、嗓音外科技术:利用日本富士电子喉镜、支撑喉镜、显微镜,成功开展嗓音外科微瓣技术治疗声带小结、声带息肉、喉部良性肿瘤等,声带充填技术治疗声门闭合不全,声门开大术治疗双声带麻痹。术后进行嗓音康复训练,由专业人员指导正确用声,还你清脆嗓音。
  4、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鼾症)综合治疗:依据多导睡眠监测仪科学评估、准确定位分析、个性化治疗方案、开展鼻腔重建术及腭咽成型术、舌体减容术、持续正压通气等技术,疗效确切,大大减少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告别鼾声还人宁静。
  5、耳显微外科技术:应用16排螺旋CT及显微镜,对各型慢性中耳炎、鼓膜穿孔准确诊断,采用耳后小切口耳显微外科技术成功开展鼓室成形术,与传统乳突根治术相比,具有在清除病灶同时,提高听力的优点。
  6、微创扁桃体切除术:采用高频刀扁桃体切除器行扁桃体切除具有出血少,手术时间短、住院时间短、安全性高的特点,广为儿童家长选择。
  7、综合治疗突发性耳聋、神经性耳鸣:我科为辽宁省耳聋防治中心,采用神经营养药物、高压氧等综合治疗数千例突发性耳聋、神经性耳鸣患者,疗效确切,积累大量宝贵经验。同时对重度感应神经性耳聋患者进行助听器验配指导。 
展开
收起
科室医生列表

推荐医生

推荐医院

专家科普

更多 >

医生答疑

更多 >
婴儿大便次数多是什么原因
陈国栋
回答: 婴儿大便次数多可能与喂养方式改变、胃肠功能紊乱、乳糖不耐受、肠道感染、食物过敏等原因有关。母乳喂养的婴儿每日排便可达5-10次,奶粉喂养的婴儿通常每日1-3次。若伴随哭闹、血便或体重增长缓慢,需警惕病理性因素。 1、喂养方式改变 母乳转为奶粉或添加辅食时,婴儿肠道需适应新食物成分,可能暂时出现排便频繁。母乳中含低聚糖促进排便,奶粉中酪蛋白易致大便干结,突然切换会导致胃肠蠕动紊乱。建议家长逐步过渡喂养方式,每次替换不超过三分之一奶量,观察3-5天再调整。 2、胃肠功能紊乱 婴儿肠道菌群尚未稳定,受凉、母亲饮食刺激或抗生素使用可能导致菌群失调。表现为大便呈蛋花汤样伴奶瓣,每日6-8次但无发热。可遵医嘱使用双歧杆菌三联活菌散、枯草杆菌二联活菌颗粒等益生菌制剂,配合腹部顺时针按摩改善。 3、乳糖不耐受 原发性或继发性乳糖酶缺乏时,未消化的乳糖在结肠发酵产生气体和酸性物质,导致水样便且每次喂奶后立即排便。需通过大便还原糖检测确诊,可暂时改用无乳糖奶粉,或遵医嘱补充乳糖酶滴剂帮助分解乳糖。 4、肠道感染 轮状病毒或细菌性肠炎会引起大便次数骤增,粪便呈稀水样带黏液,可能伴随呕吐和低热。需检测大便常规确认病原体,轮状病毒感染可用蒙脱石散吸附毒素,细菌感染需按医嘱服用头孢克肟颗粒或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干混悬剂。 5、食物过敏 牛奶蛋白过敏常见于奶粉喂养婴儿,大便带血丝且排便时哭闹剧烈。需改用深度水解蛋白奶粉或氨基酸配方粉,严重过敏需遵医嘱口服盐酸西替利嗪滴剂缓解症状,母亲哺乳期间应严格回避奶制品等过敏原。 家长需每日记录婴儿排便次数、性状及伴随症状,母乳喂养者注意饮食清淡,避免摄入辛辣或高糖食物。奶粉喂养应按标准比例冲泡,奶具严格消毒。出现排便超过10次/日、尿量减少、精神萎靡等脱水表现,或血便、持续发热等情况,须立即就医。平时可做腹部抚触促进肠蠕动,保持臀部清洁干燥预防尿布疹。 陈国栋副主任医师北京大学人民医院消化内科
复旦版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