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连市第三人民医院

急诊科 (共2位医生)

科室简介

大连市第三人民医院急诊科在院领导的关怀重视和大力支持下近年来发展迅速,已经形成了具有一定规模和比较完善的急救医疗服务体系,是大连市重要的生命急救绿色通道之一,2009年底被辽宁省卫生厅授予首批急诊专业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

我科按照现代急诊急救医学模式不断发展建设,以医疗救治为主,兼顾教学和科研。急诊科设有独立的急诊内、外科诊室、4张抢救床、12张急诊观察床和1间急诊手术室,配有先进的急救设备,如6台多功能监护仪、1台双相波体外心脏除颤起搏器、1台紧急心肺复苏机、1台全自动心肺复苏机、2台呼吸机等。每年急诊病人就诊量将近5万人次,年抢救病人650多人次,抢救成功率高达95.4%。由于引进先进的抢救设备和强化学习培训心肺复苏技术,近2年来除去来时已死的病人或肿瘤晚期临终状态的病人,统计显示我科针对心脏骤停患者实施心肺复苏术抢救的成功率已经达到27%,达到国内先进心肺复苏水平。

急诊科于2006年10月成立和装备了一流的急诊ICU病房,当时设6张监护病床,之后又于2009年8月3日改建扩大至16张床,符合和满足了我院总床位数800张病床的基本临床需要,并成立了重症医学科,增加了先进的仪器设备投入,进一步提高了我院抢救急危重病人的能力和水平,抢救成功率高达81.9%,现ICU病房装备有一套1-16的多功能中央监护站,可进行有创和无创心排量监测,还配有16台进口呼吸机、1台百特床旁持续血液净化装置、1台USCOM无创心排量监测仪、1台心电图机、1台双相波体外心脏除颤起搏仪、1台紧急心肺复苏机、1台全自动心肺复苏机、1台抗栓泵治疗仪、7台降温帽、2台降温毯、6台肠内营养泵、63台输液泵和注射泵等设备。

我科于2009年8月3日成立了急诊科病房,现共设32张病床,明显拓展了我院急诊科服务功能,缓解了相关专科病房患者过多的压力,并大大减轻了急诊科的医疗风险,确保了病人的医疗需要和安全。

由于我院急诊科的发展壮大,形成了比较完善的急救医疗服务体系,故此自2010年7月院领导正式将急诊科提升为急诊科系,便于统一急救医疗体系的规范化管理。

专业技术队伍建设:我科拥有一支综合实力较强的急救专业医疗护理队伍,科室人才梯队现已基本成形,目前已经拥有专业素质较高的从事急诊和危重病救治的固定医生20名,其中主任医师1名,副主任医师5名,主治医师7名,住院医师7名;硕士研究生1名,在读硕士4名;同时还有由61名固定护士组成的具有良好心理素质和专业技术素质的护理队伍。科室制定了健全的规章管理制度,建立了本科室常见病的诊疗常规,科学规范医疗护理操作技术,能为病人提供24小时的优质医疗护理服务,他们具有高度的责任感和同情心,肩负着抢救生命的使命,掌握和利用最先进的抢救技术,业务技术精湛,常常使病人起死回生,目前在大连市北城区已经初步形成了“只要有急救病人就得赶快到三院急诊”的良好声誉。

展开
收起
科室医生列表

医院动态

更多 >

我院协同主办“足踝中青年专家论坛”

8月23日,由大连市第三人民医院协同主办的“足踝中青年专家论坛”在万达希尔顿酒店顺利召开。许华院长、王志坚院长助理及来自全国各地足踝专业的近40名中青年专家参加会议。许华院长致开幕词,王志坚院长助理致闭幕词。 会上,各位专家就拇外翻、lisfranc损伤、陈旧性根骨骨折等足踝专科疾病的热点及难点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探讨,既有成功病例的经验总结也有疑难病例的分析以及术后病人跟踪随访后的反思。对推动我国足踝专业的快速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此次会议参会人员不多,规模不大,但却是代表国内足踝专业最高水平的学术盛会。参会专家绝大部分是中华医学会骨科分会足踝学组全国委员,均是足踝专业各地的领军人物,在国内具有很高的知名度。会议以面对面讨论的形式进行,开放坦诚的沟通、学术至上的原则,使得会议气氛既热烈又严谨高效。 本次会议之所以由我院关节足踝创伤科协同主办,是因为近年来该科室在足踝专业方面的诊治水平得到了长足的发展,骨科系主任王志坚及关节足踝创伤科副主任仲涛分别当选为中华医学会骨科分会足踝学组全国委员及青年委员。科室于2012年即成立了“足踝疾病诊疗中心”,年手术量近200例,诊治水平已经跻身全国前列,此次会议的召开,也必将促使我院足踝专科的发展更加稳步向前。          

专家科普

更多 >

医生答疑

更多 >
睾酮偏高是什么原因
李青
回答: 睾酮偏高可能与遗传因素、多囊卵巢综合征、肾上腺皮质增生、药物影响、内分泌肿瘤等原因有关。睾酮偏高通常表现为月经紊乱、体毛增多、痤疮等症状,可通过生活方式调整、药物治疗等方式干预。 1、遗传因素 部分人群因家族遗传倾向导致体内睾酮水平偏高,可能与基因突变或遗传代谢异常有关。这类情况通常伴随青春期发育异常或家族成员类似病史,需通过基因检测明确诊断。日常需避免高脂高糖饮食,减少外源性激素摄入,必要时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螺内酯片等抗雄激素药物调节。 2、多囊卵巢综合征 多囊卵巢综合征是育龄期女性睾酮升高的常见原因,与胰岛素抵抗、下丘脑-垂体-卵巢轴功能紊乱有关。患者除睾酮偏高外,常伴有卵巢多囊样改变、排卵障碍,可遵医嘱使用炔雌醇环丙孕酮片调节激素,配合二甲双胍缓释片改善胰岛素抵抗。 3、肾上腺皮质增生 先天性肾上腺皮质增生症会导致肾上腺源性雄激素分泌过多,21-羟化酶缺乏是最常见类型。新生儿筛查可早期发现,成年患者可能出现骨龄超前、声音低沉等表现。需长期服用氢化可的松片替代治疗,定期监测激素水平和骨密度。 4、药物影响 滥用雄激素制剂或含激素的保健品可能导致外源性睾酮升高,常见于健身人群使用合成类固醇。部分癫痫患者服用丙戊酸钠缓释片也可能干扰激素代谢。需立即停用可疑药物,并通过肝肾功能检测评估药物副作用。 5、内分泌肿瘤 肾上腺或卵巢的分泌雄激素肿瘤会异常升高睾酮,如卵巢男性化肿瘤、肾上腺腺瘤等。患者可能出现男性化体征快速进展,影像学检查可见占位性病变。确诊后需手术切除肿瘤,术后病理检查明确性质。 睾酮偏高者应保持规律作息,避免熬夜和过度压力。饮食选择低升糖指数食物,限制乳制品和红肉摄入,增加十字花科蔬菜如西蓝花帮助雌激素代谢。每周进行150分钟中等强度有氧运动,但需避免过度力量训练刺激雄激素分泌。所有药物治疗均需严格遵循医嘱,定期复查激素六项和超声检查,出现多毛、脱发等症状加重时及时复诊。 李青主任医师北京安贞医院泌尿外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