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连市第三人民医院

边整边改 推出便民服务新举措

时间:2014-06-06 00:00 作者:复禾健康

  我院深入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和“工作落实年”活动以来,把以人为本、方便患者、提升服务作为重点内容,边查边改、立行立效,针对患者的实际需求,从细节做起,想办法、定措施,不断推出便民服务新举措,各项活动扎实有效的全面推进。

  大型检查“无假日”进行。以往核磁共振等大型检查项目只有在工作日进行,病人多的时候预约等待时间较长。为此,医院及时采取措施,增加放射科人员力量、调配班次,CT、核磁共振等大型检查项目工作日延长时间,休息日、节假日面向患者全天开放,既方便了上班族、上学族看病就医,也有效缓解了患者等待检查时间长的问题,极大的提高了工作效率。

  改善环境,就医更舒适。面对医院血液透析病人增多,家属等候区温度低、病人休息室小、轮椅无法存放的情况,医院领导班子决定,为血液净化中心的家属等候区安装空调,将现有门厅向外扩建,用于病人等候休息和存放轮椅。医院还免费出车接送血液透析病人,无偿提供鸡蛋、牛奶、面包、香肠等食品,以保证病人血透期间的饮食和安全。

  医患联系卡架起“连心桥”。5月份起,每一位出院患者都会收到一张精心制作的“医患联系卡”,从中不仅能够了解出院后应当注意的事项,还可以知道自己的住院号,科室的联系方式,更有责任医生针对每个患者的特别提醒。一份关怀、一句提示让患者从细微之处,切实感受到服务的不断提升。

医院动态

更多 >

我院协同主办“足踝中青年专家论坛”

8月23日,由大连市第三人民医院协同主办的“足踝中青年专家论坛”在万达希尔顿酒店顺利召开。许华院长、王志坚院长助理及来自全国各地足踝专业的近40名中青年专家参加会议。许华院长致开幕词,王志坚院长助理致闭幕词。 会上,各位专家就拇外翻、lisfranc损伤、陈旧性根骨骨折等足踝专科疾病的热点及难点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探讨,既有成功病例的经验总结也有疑难病例的分析以及术后病人跟踪随访后的反思。对推动我国足踝专业的快速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此次会议参会人员不多,规模不大,但却是代表国内足踝专业最高水平的学术盛会。参会专家绝大部分是中华医学会骨科分会足踝学组全国委员,均是足踝专业各地的领军人物,在国内具有很高的知名度。会议以面对面讨论的形式进行,开放坦诚的沟通、学术至上的原则,使得会议气氛既热烈又严谨高效。 本次会议之所以由我院关节足踝创伤科协同主办,是因为近年来该科室在足踝专业方面的诊治水平得到了长足的发展,骨科系主任王志坚及关节足踝创伤科副主任仲涛分别当选为中华医学会骨科分会足踝学组全国委员及青年委员。科室于2012年即成立了“足踝疾病诊疗中心”,年手术量近200例,诊治水平已经跻身全国前列,此次会议的召开,也必将促使我院足踝专科的发展更加稳步向前。          

专家科普

更多 >

医生答疑

更多 >
洪水泡到皮肤上痒怎么处理
聂小娟
回答: 洪水泡到皮肤上痒可通过清水冲洗、冷敷止痒、外用药物、口服抗组胺药、预防感染等方式处理。洪水浸泡皮肤发痒可能与污水刺激、微生物感染、过敏反应等因素有关。 1、清水冲洗 立即用流动清水冲洗皮肤10分钟以上,水温以20-30℃为宜,可清除皮肤表面污染物。冲洗时避免用力搓揉,冲洗后轻轻拍干水分。若皮肤已出现破损,应改用生理盐水冲洗。 2、冷敷止痒 用4-6层纱布浸透冷水后拧至半干,敷于瘙痒部位5-8分钟,每日重复3-4次。冷敷能收缩毛细血管,缓解炎症反应。注意避免冰块直接接触皮肤,防止冻伤。 3、外用药物 可遵医嘱使用炉甘石洗剂、丁酸氢化可的松乳膏、莫匹罗星软膏等药物。炉甘石洗剂适用于无破损皮肤,每日涂抹2-3次。皮肤破损处应使用抗生素软膏预防感染,瘙痒严重时可短期使用弱效激素药膏。 4、口服抗组胺药 瘙痒明显者可遵医嘱服用氯雷他定片、西替利嗪片、依巴斯汀片等第二代抗组胺药。这类药物不易透过血脑屏障,嗜睡副作用较小。服药期间应避免驾驶或高空作业。 5、预防感染 保持皮肤清洁干燥,穿宽松棉质衣物。每日检查皮肤有无红肿热痛等感染迹象,出现水疱或脓液时应及时就医。避免抓挠皮肤,指甲应剪短磨平,夜间可戴棉质手套。 洪水接触后48小时内需密切观察皮肤变化,出现发热、淋巴结肿大、皮损扩散等症状应立即就医。恢复期应避免再次接触污水,饮食宜清淡,多摄入富含维生素C的蔬菜水果帮助皮肤修复。日常可涂抹保湿霜维持皮肤屏障功能,选择PH值5.5左右的温和清洁产品。 聂小娟副主任医师山东省立医院皮肤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