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医三院

手术麻醉科 (共2位医生)

科室简介
展开
收起
科室医生列表

推荐医生

推荐医院

医院动态

更多 >

辽医附属三院2014年职工兵乓球赛圆满落幕

    8月20日,由医院工会主办的“辽医附属三院2014年职工兵乓球赛”圆满落幕。院机关、门诊、内科、外科、社区大虎山五支代表队,34名选手,经过近4个小时的激烈角逐,成绩如下:男子团体第一名门诊队、第二名社区大虎山队、第三名外科队;女子团体第一名门诊队、第二名社区大虎山队、第三名机关队;男子单打第一名路建伟、第二名李东、第三名王成文;女子单打第一名张营昭,第二名袁武英,第三名姚业。 赛场上,选手们发扬勇于拼搏,顽强进取的精神,斗智斗勇,各显身手,充分展示高超球技,赛出了水平,赛出了风格,尽管酷暑难耐、汗流浃背,但竞赛热情持续高涨。赛场外,选手们认真交流,相互学习,共叙友情,演绎了一曲三院职工团结奋进,凝心聚力的和谐乐章。 本次职工乒乓球比赛既竞争激烈又气氛和谐,既生动活泼又秩序井然,取得了运动成绩和精神文明的双丰收。通过比赛,极大地丰富了职工的文体生活,加强了彼此间的交流学习,寓赛于情,起到了增强体制,陶冶情操的效果,进而激励广大医护员工在工作中发扬团结奋发的意志品质,与此同时,将医院践行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深入开展推向又一个崭新的高度。

专家科普

更多 >

医生答疑

更多 >
系统性红斑狼疮化验单怎么看
聂小娟
回答: 系统性红斑狼疮的化验单需重点关注抗核抗体、抗双链DNA抗体、补体C3/C4、血常规、尿常规等指标。主要观察指标包括抗核抗体阳性提示自身免疫反应,抗双链DNA抗体升高与疾病活动度相关,补体C3/C4降低可能反映病情活动,血常规中白细胞或血小板减少常见,尿蛋白或红细胞提示肾脏受累。 1. 抗核抗体 抗核抗体是系统性红斑狼疮筛查的重要指标,阳性率可达95%以上。但需注意低滴度阳性也可能见于其他结缔组织病或健康人群。若合并抗Sm抗体或抗双链DNA抗体阳性则诊断特异性显著提高。实验室通常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结果以滴度形式报告,滴度越高临床意义越大。 2. 抗双链DNA抗体 抗双链DNA抗体对系统性红斑狼疮具有较高特异性,阳性率约70%。其滴度变化与疾病活动度密切相关,尤其对狼疮肾炎的监测价值突出。活动期患者该抗体水平常显著升高,缓解期可能转阴或滴度下降。检测方法包括放射免疫分析法与酶联免疫吸附试验,不同方法参考值存在差异。 3. 补体C3/C4 补体C3和C4水平反映经典补体激活途径状态。系统性红斑狼疮活动期因免疫复合物沉积消耗补体,常出现C3/C4降低,其中C3下降更显著。监测补体水平有助于评估治疗效果,持续低补体血症提示预后不良。需注意遗传性补体缺陷者也可能出现补体降低,需结合其他指标综合判断。 4. 血常规异常 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常见白细胞减少、淋巴细胞减少或血小板减少,可能与自身抗体破坏血细胞或骨髓抑制有关。贫血多为慢性病性贫血,溶血性贫血时网织红细胞升高且Coombs试验阳性。血液系统受累程度可作为疾病活动度评分的重要参数,严重血小板减少需警惕血栓性微血管病。 5. 尿常规与肾功能 尿蛋白阳性、管型尿或血尿提示狼疮肾炎可能,24小时尿蛋白定量超过0.5克具有临床意义。血肌酐和尿素氮升高反映肾功能损害,肾小球滤过率下降需警惕终末期肾病风险。活动性肾炎患者可能合并抗磷脂抗体阳性,肾活检病理分型对治疗选择具有指导价值。 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应定期复查上述指标,建议每3-6个月进行全套免疫学检查。日常需避免日晒、感染等诱发因素,保持规律作息与均衡饮食,限制高盐高脂食物摄入。出现新发水肿、关节肿痛或皮疹加重时应及时就医,调整免疫抑制剂用量需严格遵循医嘱,不可自行减停药物。妊娠期患者需加强产科与风湿免疫科联合随访。 聂小娟副主任医师山东省立医院皮肤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