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精神卫生中心

精神科 (共22位医生)

科室简介
精神科一科始建于1955年,是辽宁省精神卫生中心集诊断治疗康复为一体的封闭式病区,病区主要收治女性精神疾病患者,目前有在职人员27名,医生5名,其中副主任医2名、主治医师2 名,住院医师1名。其中主管护师2名,护师及护士22名。本病区设置床位79张,每年平均收治各类精神障碍患者300人次。病房环境优美,医护人员态度和蔼,服务细心周到,医疗技术高超。病房的管理,护理坚持以病人为中心,贯彻人性化的服务理念,为患者的治疗和康复提供全方位的优质服务,科室于2008年被共青团授予“青年文明号”。病区主要收治急慢性精神分裂症的患者,情感性精神障碍(躁狂症及抑郁症)患者,癔症,酒依赖,癫痫所致精神障碍,偏执性精神病,创伤后应激障碍,以及其他精神障碍的急性期患者。为促进患者早日康复,尽早回归社会,我们还开展了心理治疗,行为矫正治疗,特殊工娱治疗等。为确保医疗安全科室对病人实行二十四小时监护,密切观察病情进展及变化,每周由科主任、副主任医师查房,指导临床用药及治疗,及时调整医疗方案,每月均对住院患者进行血常规、血生化、心电图、胸透的检查,保证了对患者进行有效的治疗。患者出院后,我们的医务人员将会定期对患者进行家访或电话随访。
  精神科二科始建于1955年,为女病房,共有医护人员26名,其中医生5名,包括副主任医师2名,主治医师2名,医师1名,护理人员包括主管医师3名,护师1名,护士21名,护理员1名。主要收治急慢性精神分裂症的患者,情感性精神障碍(躁狂症及抑郁症)患者,癔症,酒依赖,癫痫所致精神障碍,偏执性精神病,创伤后应激障碍,以及其他精神障碍的急性期患者。科室提出“以人为本,人性化”的理念服务于广大精神疾病患者,我们全体医护人员正是在这种理念的指导下,付出了自己的爱心与热心,以自己的真诚之心对待每一位患者,因此赢得了患者及家属的认可与赞誉。
  精神科三病房始建于1955年,是目前省精神卫生中心床位最多、病房面积最大的封闭式男病房。现有床位120张,医护人员28人,副主任医师2名、主治医师1名、医师2名、主管护师5名、护师4名、护士10名、护理员4名。病房内设有娱疗室、配餐室,为住院患者提供宽敞洁净的住院环境。擅长治疗各种急慢性精神疾病:精神分裂症、双相情感性精神障碍、躁狂症、抑郁症、酒精所致精神障碍、脑器质性精神障碍及各种神经症。在全体工作人员的努力下,精三科多次荣获铁岭市总工会授予的“工人先锋号”以及院内的安全及卫生先进单位,并有多名医师参加“十一五”及863国家科研项目,以丰富的理论知识及过硬的实践技能出色的完成任务。目前精三科全体人员正以饱满的热情竭诚为患者及家属服务。
  精神科四科始建于1955年,是男病区,封闭病房,不需要家属陪护,开放床位81张。精四科拥有一支临床经验丰富、实力雄厚、老中青相结合的医护团队。其中副主任医师3人、医师2人、主管护师5人、护师2人、护士7人、护理员7人。主要收治各种原因所致的急、慢性精神疾病,如:精神分裂症、双相情感障碍(躁狂、抑郁症)、癫痫所致精神障碍、酒精所致精神障碍、神经症、精神发育迟滞伴发的精神障碍等。每周都有主任医师为病人进行规范查房,明确诊疗计划,并对疑难病例进行讨论。全科医护人员以人性化服务,先进的诊疗技术,尊重每位患者,善待生命。并为患者及家属提供心理健康咨询,使每位患者都能在良好的休养环境中舒适、愉快康复!
  精神科五科位于住院部四楼,设置为封闭式男病房。拥有床位75张。科室共有医护人员26名,医生5人,护士21人。其中副主任医师1名、主治医师3名、医师1名。主管护师5名,护师2名,护士10人,护理员4人。医生均为大学本科毕业,其中三名医生从事精神科临床工作已20余年,具有丰富的临床诊治经验。护理队伍精明强干,每位护士爱岗敬业,亲情奉献。精五科的服务理念是:一切以病人为中心,用一流的技术、一流的服务、一流的环境服务患者,促进他们早日回归社会。收治患者:各种急慢性精神疾病男患者:如精神分裂症、双相情感性精神障碍、躁狂症、抑郁症、酒精所致精神障碍、脑器质性精神障碍及各种神经症。科室特色:1、善于将典型与非典型抗精神病药应用于临床,对比其药物的疗效及副作用。2、每周进行规范化的三级医师查房,疑难病例讨论,以确保诊治水平的提高。3、尤擅长慢性精神分裂症的药物治疗,并摸索出了行之有效的治疗方法。病房设施: 配有监护室、治疗室、活动室及就餐大厅等。
  精神科六科始建于1955年,是男性精神科之一,位于三楼。科室现有工作人员29人,其中包括科主任在内的医生共6人,副主任医师及资深主治医师4人,医师1人,见习医生1人。护理人员23人,包括护士长在内的主管护师7人,其它有护师及护士16人。科室收治各种精神疾病,如分裂症,器质性精神障碍,情感性精神障碍,神经症,以及各种老年性痴呆,尤其酒中毒的治疗,我们借鉴北京精研所及安定医院的治疗经验,安全性较高。以药物治疗为主,适时开展MECT治疗,这样使患者疗效高,康复快!同时辅以心理治疗,每周一次集体心理治疗及个别心理治疗。开展工艺治疗,如:组织患者看电视,唱歌跳舞,下棋,游戏比赛等活动。使他们快乐,安心休养。科室医护人员以精湛的医疗技术,优良的护理素质和良好的执业行为为患者服务。年轻的护士细心地为患者喂饭,擦洗,体现了人文的关怀。我们的宗旨是:帮助更多的精神疾病患者康复,使他们尽早回归社会!
展开
收起
科室医生列表

专家科普

更多 >

医生答疑

更多 >
假性自闭症孩子的症状可以恢复吗
王志新
回答: 假性自闭症孩子的症状通常可以恢复,通过科学干预和家庭支持可显著改善行为表现。假性自闭症多由环境刺激不足、教养方式不当或短期心理创伤等因素引起,与典型自闭症谱系障碍的神经发育异常有本质区别。 1、环境调整 创造稳定的生活环境和规律的作息有助于缓解假性自闭症状。家长需减少电子屏幕暴露时间,增加亲子互动游戏,如积木搭建、绘本共读等结构化活动。保持家庭氛围和谐,避免频繁更换照料者或居住环境,逐步帮助孩子重建安全感。 2、行为干预 应用正向行为支持技术可改善社交回避行为。家长需通过即时奖励强化孩子的眼神接触、简单指令回应等行为,采用图片交换沟通系统辅助表达需求。每日安排15-20分钟地板时间游戏,跟随孩子兴趣引导互动,避免强迫性社交训练。 3、感统训练 针对感觉处理异常可进行专业感统康复。旋转秋千、触觉刷等前庭觉训练能改善注意力分散,平衡木、蹦床活动可调节肢体协调性。家长需观察孩子对声光刺激的敏感程度,逐步脱敏训练每周3-4次,每次不超过30分钟。 4、心理疏导 短期创伤事件引发的症状需心理治疗介入。游戏治疗能帮助孩子表达压抑情绪,沙盘治疗适用于语言受限者。家长需配合治疗师记录行为变化,避免在治疗过程中表现出焦虑情绪,防止二次心理伤害。 5、营养管理 均衡饮食有助于神经功能恢复。增加富含Omega-3的深海鱼类、维生素B族丰富的全谷物,限制精制糖和人工添加剂摄入。对存在挑食行为的孩子,家长需采用小份量多次供餐,将新食物与偏好食物混合过渡。 假性自闭症的干预需要家长保持耐心,建立稳定的日常活动流程,每天固定安排社交互动时间但不过度刺激。定期评估孩子对干预措施的反应,若3-6个月未见改善或出现自伤等严重行为,应及时寻求儿童精神科医生评估排除典型自闭症可能。日常生活中注意避免将孩子与其他儿童过度比较,关注微小进步并及时给予积极反馈。 王志新主任医师中日友好医院儿科
复旦版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