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医大二院

泌尿外科 (共10位医生)

科室简介

泌尿外科创建于上世纪五十年代,是黑龙江省最早创建泌尿外科的单位之一,省内最早的博士学位和硕士学位授予点,东北地区泌尿外科疾病诊治中心。

泌尿外科设有床位65张,科室设1个病房、男科和“体外冲击波碎石中心”、“泌尿外科B超介入诊疗中心”,另外设有独立的“泌尿外科内腔镜诊查室”,“尿动力学检查室”。现有医护人员34名,其中医生17名、;其中教授和主任医师5人,副教授6人,讲师4人,助教2人;具有博士学位3人,全部医师都有硕士学位,男科医生3名。科内共有大型专科设备5台,其中包括:德国进口体外冲击波碎石机、德国B超声波检查仪、丹麦尿动力学检查仪、德国肾镜,输尿管镜及美国前列腺电切镜、膀胱镜等设备。

泌尿外科人员主持省、市级课题20余项,科室能够开展泌尿外科微创治疗、肾移植、泌尿系肿瘤根治、后腹膜淋巴结清扫术、B超定位的肾、前列腺疾病的各种诊断和治疗、体外冲击波碎石等技术。对许多泌尿外科疑难症的诊疗水平处于省内领先地位,成为泌尿外科疾病的诊治中心。科主任祝清国教授为黑龙江省医学会泌尿外科学会副主任委员,博士研究生和硕士研究生导师,哈尔滨市泌尿外科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东北三省器官移植协调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泌尿外科的特点是在自体肾移植基础上以移植为重点,各项医疗工作全面提高。移植工作自1978年2月3日在东北区首位开展同种异体移植获得成功,现已开展400余例,并相继开展了睾丸移植、肾上腺移植、活体供肾移植、胰肾联合移植。肾移植时间与国内同步,移植成功率在全国属先进水平。是黑龙江省唯一获得国家准入的开展肾移植医院。肠道在泌尿外科的应用从70年代开始,从乙状结肠扩大膀胱术到乙状结肠代膀胱术,现已有多人能开展该手术并扩大了肠道的应用范围提高了治疗效果,达国内先进水平。泌尿系结石的治疗在国内也是先进的。1989年成立体外振波碎石中心至今已治疗6000余例,现能很好的治疗泌尿系多种结石。输尿管镜气压弹道术用于治疗输尿管结石,已治愈600余例,取得了很好的效果。2008开展经皮肾镜手术,取得良好效果,尤其采用经皮微造瘘小通道输尿管镜碎石术,已治愈300余例,取得良好效果和社会效益。腔内手术方面,从70年代末开展经尿道治疗膀胱肿瘤以来,至今已开展千例以上;经尿道治疗前列腺增生已成为常规手术。2006年腹腔镜手术开展迅速,腹腔镜肾上腺切除术、肾囊肿切除术已成为常规手术,腹腔镜肾癌根治术和肾盂癌根治术也开展数例。

展开
收起
科室医生列表

医院动态

更多 >

黑龙江首家弱视儿童医疗培训、治疗中心成立

弱视儿童医疗培训中心和治疗中心启动仪式在哈医大二院举行 儿童弱视发病率高达3% 我省贫困弱视儿童有机会免费治疗 启动仪式现场 焦军东副院长致辞 本报讯(李华虹刘乙辉)8月21日,黑龙江首个弱视儿童医疗培训中心、治疗中心在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举行启动仪式。从即日起,黑龙江贫困家庭弱视儿童无需经历奔波之苦,就能享受到先进、便捷的医疗服务,还将有机会得到免费的治疗,黑龙江基层眼科医疗队伍更可获得系统专业的培训,能更好的为我省贫困患儿服务,为他们送去“光明的未来”。 中国少儿基金会宣传部长梁文美,中国少儿基金会项目合作部部长蔡静芝,黑龙江省妇女儿童基金会理事长孙玉才,黑龙江省妇女儿童基金会宣传部长谷秀峰,哈医大二院医疗副院长焦军东,哈医大二院五官医院院长、眼科主任原慧萍教授等出席了仪式。原慧萍教授主持揭牌仪式。 据了解,“弱视医疗培训中心”、“弱视儿童治疗中心”是黑龙江首个公益性弱视医疗培训和康复机构,由中国儿童少年基金会与古驰(中国)贸易有限公司捐建。主要功能是组织眼科医务工作者进行弱视筛查、诊疗等相关知识培训;为黑龙江贫困弱视儿童提供减免费康复治疗。“弱视医疗培训中心”与“弱视儿童治疗中心”设在哈尔滨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哈医大二院将会到初级儿童保健机构进行免费筛查,及时发现弱视儿童,已达到很好的治疗效果。同时,计划为黑龙江省基层医院的眼科医务工作者开展专项培训。 儿童弱视发病率高达3% 早期治疗是关键 据负责该项目,在儿童眼病及弱视治疗具有丰富经验的哈医大二院眼科副主任张水华教授介绍,弱视是一种儿童常见病,据统计,目前我国发病率为3%,其中有约30%因未能及时治疗而成为终身的低视力人群。如果儿童在生长发育阶段患病,又得不到及时的诊断和治疗,不仅可能造成视力发育障碍,继发斜视,对儿童的身心健康成长也极为不利。所以,弱视的早期诊断和治疗尤为重要。最佳治疗期为学龄前。 由于弱视患儿的治疗周期较长,平均为16个月,而不少家长对疾病的重视程度不够,难以坚持长时间的治疗,使得不少患儿的病情被延误,发育和学习生活受到严重影响。 对于儿童而言,只要治疗及时、方法得当并持之以恒,弱视是可以治愈的。 莫把儿童弱视当近视尽早发现尽快治疗 张水华教授告诉记者,在临床治疗中发现很多弱视患儿家长发现孩子视力下降就认为孩子得了近视,匆忙的给孩子配上眼镜,误把弱视当近视,从而耽误了孩子最佳矫正时机。 如果发现孩子有以下行为很可能是患上了弱视:动作明显笨拙,行走蹒跚,经常摔倒;较近的距离不能注意或认出事物和人,反应迟钝;在并不强烈的阳光下仍会经常眯起眼睛看东西,对光线敏感;经常为了看得更清楚,而不得不将头侧向一边;将书、玩具凑近脸部,看电视很近;眼睛斜视,双眼不能协调活动;如家长用一只手挡住其眼睛,孩子会本能地甩头用好眼视物或用手打掉家长遮挡的手,或者好动多动注意力不集中,眼睛不随人或物转动,家长就要带孩子到医院检查了。 儿童弱视诊断治疗有待规范提高 张教授表示,目前,我国各级基层医院开展的弱视诊断标准各异,治疗也不尽相同。弱视的临床治疗报道主要集中在探讨多巴类药物的疗效、综合治疗的疗效及开发弱视治疗仪等方面。还有研究关于弱视发病的分子机制,弱视的电生理研究、弱视的功能成像研究等基础研究。这都需要我们对弱视的诊疗常规进一步规范,使得我国弱视的诊治水平明显提高。 对于弱视治疗黑龙江广大基层医院目前不是十分规范,我们希望能够通过他们到我们这里的规范化培训,增加他们关于这方面的临床知识,从而提高基层弱视的诊断率,培训更多优秀医疗工作者,使黑龙江地区弱视儿童能够就近得到及时治疗,使孩子们拥有更加光明的未来。 作者:  来源: 编辑: 刘乙辉 

专家科普

更多 >

医生答疑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