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四医院

感染科 (共10位医生)

科室简介

感染科拥有四十余年的发展历史。是哈尔滨医科大学传染病学博士研究生、硕士研究生学位授予点。也是我院屈指可数的国家卫生部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之一。科室师资力量强,承担着哈医大临床医学、预防医学、检验系及护理学院的传染病教学、实习任务。科室技术力量雄厚,具有一支技术精湛、素质良好、老、中、青三结合,医、教、研全面发展的学术队伍。既有临床经验丰富、享受国务院特贴的著名老教授,又有一批以科主任朱丽影教授为代表的年富力强、高学历、高水平的中青年传染病专家,他们既充分掌握本专业国内外最新进展、最新技术,又具有大量的临床实践经验。感染科现有开放床位50张,医务人员23名,其中医师10名,包括教授2名、副教授2名、博士生导师、硕士生导师各1名。
  感染科是在省内传染病领域具有很强技术实力和良好声誉的一个科室。在慢性乙型肝炎、丙型肝炎、肠道感染等感染性疾病以及脂肪肝、酒精肝、肝硬化等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方面具有独到的专科特色。对流行性出血热的诊治处于国内领先地位。应用国际上先进的个体化抗病毒等综合疗法使许多慢性乙型、丙型肝炎患者病毒核酸及血清标志物得以阴转,并建立了保护肝功能、调整细胞免疫、抑制肝纤维化、阻断或延缓肝硬化发生的治疗体系。应用甲胎蛋白异质体检测等技术大大提高了肝癌的早期诊断率和治疗效果。尤其是在乙肝孕妇母婴传播阻断方面具有独到之处。科室拥有CO2细胞培养箱、超声诊断仪、酶标仪、脂肪肝治疗仪等先进设备。并建有肝病研究室,开展了肝脏穿刺活检、脐血LAK细胞回输、人工肝等新技术,对疑难及危重症肝炎的诊治及抢救成功率高。承担省部级多项科研项目,先后获得了卫生部重大科技成果奖、省政府科技进步奖、市级科技进步奖。近年来在国内外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数十篇。
  感染科在不断加强医疗质量的同时,也十分注重服务质量,全科医护人员秉承用我们的一流医术和对患者高度的理解之心还传染病患者以微笑的服务理念,赢得了患者的良好赞誉。

展开
收起
科室医生列表

医院动态

更多 >

哈医大四院先锋援建小组再赴嘉荫义诊

  2014年8月15-16日,由哈医大四院超声科主任董晓秋教授精心筹备,黑龙江省医学会杜广州秘书长亲自带队,哈医大四院妇产科副主任朱莉教授、神经内科王凤军教授、眼科弥树勇一行6人,代表哈医大四院先锋行动医疗组,驱车6个小时来到嘉荫人民医院,这已经是董晓秋主任帮扶先锋行动的第三个年头,到达目的地已经下午三点多了,排队等待着专家的患者已经拍到了门口,帮扶小组的专家们一刻也没有停歇,立刻投入工作状态。3个小时后简单吃了工作餐后继续工作到晚上10点钟。第二天一早晨的雨天,丝毫没有阻止嘉荫百姓赶往医院就诊的脚步,所有人都在那井然有序的排队等着,仅仅一上午董主任就诊断出几例恶性病例。专家们在不仅仅只是为他们诊断疾病,而且告诉告知治疗方法,注意事项和复查时间,所有专家都把自己的联系方式留给患者,方便患者进一步诊治。黑龙江省报记者及嘉荫县电视台记者全程跟踪报道,但是专家们却把所有时间都留给了患者,只给记者留下了忙碌的背影。 在义诊结束后,专家团与县医院领导及主任举行了座谈会,各位专家针对医院发展及专科建设及管理积极建言献策,杜秘书长在对医院的实际情况进行了解后承诺省领导会定期组织省级专家进行帮扶活动,并且为县医院医生到四院进修提供方便。这次省级专家支援县医院学科建设先锋行动共诊疗近千人,董晓秋教授诊疗患者就达300多人。此次帮扶义诊行动的顺利进行,是省级专家支援县医院学科建设先锋行动计划方案的又一次成功实践。(董晓秋 赫飞飞)

专家科普

更多 >

医生答疑

更多 >
刮疣治疗是怎样治疗的
王志新
回答: 刮疣治疗通常采用物理清除联合药物治疗的方式,主要包括冷冻治疗、激光治疗、电灼治疗、手术切除及外用药物等。疣是由人乳头瘤病毒感染引起的皮肤赘生物,需根据疣体类型、大小及部位选择个体化方案。 一、冷冻治疗 冷冻治疗通过液氮低温使疣体组织坏死脱落,适用于寻常疣、跖疣等表浅疣体。治疗时可能伴随短暂疼痛,需重复进行2-3次,间隔2-3周。治疗后局部可能出现水疱或色素沉着,需保持创面干燥避免感染。冷冻治疗对周围正常组织损伤较小,但深部疣体可能需配合其他疗法。 二、激光治疗 激光治疗利用二氧化碳激光气化疣体组织,适用于甲周疣、尖锐湿疣等难治性疣。治疗精准度高且出血少,但可能遗留浅表瘢痕。术后需涂抹抗生素软膏如莫匹罗星软膏预防感染,避免接触水直至结痂脱落。激光治疗对HPV病毒有直接灭活作用,复发概率较低。 三、电灼治疗 电灼治疗通过高频电流烧灼疣体基底部,适用于带蒂疣或较大疣体。治疗时需局部麻醉,术后形成焦痂需自然脱落。可能产生暂时性色素减退,瘢痕体质者慎用。电灼可彻底清除可见疣体,但需配合干扰素凝胶等药物降低复发风险。 四、手术切除 手术切除适用于直径超过1厘米的巨型疣或疑似恶变疣体。采用梭形切口完整剥离疣体并缝合,术后病理检查确认性质。需定期换药并使用复方多粘菌素B软膏预防感染,拆线后可能需加压包扎防止瘢痕增生。手术能一次性解决病灶,但创伤较大且可能影响局部功能。 五、外用药物 外用药物如水杨酸软膏、咪喹莫特乳膏、鬼臼毒素酊等,适用于儿童或面部细小疣体。药物通过腐蚀或免疫调节作用促使疣体脱落,需持续使用4-8周。治疗期间可能出现局部红肿,应避开正常皮肤涂抹。药物疗法痛苦小但疗程长,需配合提高免疫力减少复发。 疣治疗后需保持患处清洁干燥,避免搔抓导致病毒扩散。建议加强营养摄入,适当补充维生素A、维生素C等增强免疫功能。穿透气鞋袜防止足部疣复发,性接触传播型疣应伴侣同治。若疣体反复发作或短期内增多,需排查免疫缺陷疾病并及时复诊调整治疗方案。 王志新主任医师中日友好医院儿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