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医院

重症医学科 (共6位医生)

科室简介

针灸六病房/重症医学科集教学、临床、科研于一体。在科主任及护士长的带领下,站在本学科领域的前沿,积极开展新技术、新项目,在急重症脑血管病的治疗上具有自己的特色疗法。针六病房的医务人员经十几年的临床研究及探讨,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对脑血管病的预防和治疗制定了一系列的治疗方案,在临床上取得了满意的疗效,受到广大患者的好评,被广大患者所接受。介绍如下:

一、本着不治已病,治未病的原则,对与脑血管病的发生密切相关的危险因素,如高脂血症、高血压、糖尿病等疾病,进行积极的治疗,采用中药辨证施治的同时,配合西药对症治疗,并从饮食和生活起居方面给病人以指导,极大的降低了脑血管病的发病率。为了降低脑血管病的复发率,我们与出院病人建立联系,对病人定期复查,给予积极的预防治疗。

二、脑血管病急性期的治疗:对脑梗塞病人,在脑动脉闭塞6小时以内脑组织改变尚不明显,属可逆性,这个时期称之为超早期,是脑梗塞病人溶栓治疗的最好时机。这个时期我们在采用静脉溶栓治疗的基础上,打破了急性脑血管病不能针刺的禁忌,根据经络、脏腑辨证取穴,积极配合针刺治疗,取得了很好的疗效。对急性期脑出血病人在采用血肿锥颅吸除术治疗后,同样也及早采用针刺治疗。临床实践证明,在生命体征稳定的情况下,对脑血管病患者针刺应用越早,疗效越好。在这里我们还要敬告广大患者,一旦发生偏身活动障碍或麻木,以及语言障碍等症状一定立刻到医院就诊,以免错过最佳的治疗时机。

三、脑血管病恢复期的治疗:对脑血管病所致的瘫痪和语言障碍,在采用常规抗凝、抗聚、防治脑水肿的治疗同时,更注重根据患者的不同情况采用针法、灸法、中药内治、中药外敷、按摩、康复等方法的治疗,明显的促进了病情的恢复。针对偏瘫患者普遍肢体远端功能恢复差及肢体肿胀的特点,我们采用温针灸及中药外敷等方法治疗,疗效显著。对伴有吞咽困难的球麻痹病人,采用交叉电项针疗法,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基本可以恢复吞咽功能,除去胃管,主动进食。

四、重症脑血管病并发症的治疗:对于脑血管病合并有肺感染气管切开的病人,我们采用清热祛痰,扶正固本中药治疗,联合交叉电项针重塑患者的咳嗽反射,取得了满意的临床疗效,使大部分患者成功拔掉气管插管。对于重症脑血管病合并呼吸衰竭的病人,我们采用呼吸机辅助呼吸,延缓了患者的生命,争取了抢救时间,对于这样的患者,我们采用针灸配合中药,使许多患者成功脱机。

在治疗中,我们主张康复训练要从早期开始,要根据疾病的不同时期,采取有针对性的康复疗法,如早期的良肢位摆放,对由于长期卧床而导致的关节挛缩、肌肉萎缩、骨质疏松及肢体静脉血栓形成均能起到良好的预防作用。还有痉挛期病人的康复训练以及疾病后期协调运动训练,对脑血管病所致瘫痪病人的恢复明显优于单纯药物或针刺治疗。

我科将以高尚的医德医风,精湛的医疗技术,救死扶伤的白求恩精神,让患者以最低的消费,享受高质量的服务,尽快的解除病痛。

展开
收起
科室医生列表

推荐医生

推荐医院

医院动态

更多 >

我院专家响应国家号召积极报名参与援非医疗任务

为做好埃博拉出血热疫情防控和患者医疗救治工作,根据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医政司下发的《关于推荐援外医疗队中医专家的通知》的有关要求,我院于8月13日召开专门会议传达通知精神并迅速组织开展援外(赴利比里亚)医疗专家推荐工作。 院党委书记关立峰根据上级主管部门要求主持召开相关人员参加的紧急会议,向与会者传达了国家对此次援外医疗任务安排、中医专家推荐资格、名额条件及时间要求,同时研究制定了对参与援外医疗任务人员的政策待遇等。希望我院符合条件的专家能够积极响应上级的号召,认真对待并积极参与此项工作。 医务科负责人对符合相应条件者逐一发出号召,符合条件的专家纷纷表达了参与此次援外任务的意愿。经过资格审核和研究,最终,我院肝脾胃科副主任张禹副主任医师和潘祥滨副主任医师二人获得推荐资格,将代表我院参与此次援外医疗任务。 随后,关书记代表院领导班子与张禹、潘祥滨同志举行了简短的座谈。对二位年轻专家不畏生命危险、挺身而出,积极响应上级号召报名参与此次援外医疗任务表示了赞赏和肯定。他们的积极行为充分展现了医务工作者应有的大无畏的人道主义精神和救死扶伤精神,同时也充分展现了我院新一代青年医生良好的医德品质和精神风貌。 据了解,在13日当晚,潘祥滨副主任医师即动身赶赴北京,代表我省及我院出席了于14日上午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举行的中医药防治埃博拉出血热诊治方案研讨会。目前,二位专家已经做好了各方面的准备,随时等候上级的命令启程奔赴利比里亚疫区参与博拉出血热疫情防控和患者医疗救治工作。 供稿/编辑:宣传部 

专家科普

更多 >

医生答疑

更多 >
孕妇大便有点黑绿色是什么原因
陈勇
回答: 孕妇大便呈黑绿色可能是饮食因素或铁剂补充引起的,也可能与消化系统疾病有关。主要有饮食中深色食物摄入、铁剂补充、胃肠功能紊乱、消化道出血、胆汁淤积等原因。 1、饮食中深色食物摄入 孕妇食用大量深绿色蔬菜如菠菜、西蓝花,或含黑色素的食物如黑芝麻、桑葚,可能导致大便颜色暂时性变深。这类情况无须特殊处理,调整饮食后1-2天内大便颜色可恢复正常。建议家长记录每日饮食种类,帮助医生判断原因。 2、铁剂补充 孕期常用的补铁药物如多糖铁复合物胶囊、琥珀酸亚铁片、右旋糖酐铁口服液等,其中的铁元素与肠道硫化物结合会形成硫化铁,使大便呈现黑绿色或黑色。这是药物代谢的正常现象,若同时伴有便秘,可在医生指导下调整铁剂剂型。 3、胃肠功能紊乱 孕期激素变化会减缓胃肠蠕动,可能引发消化不良。食物在肠道停留时间延长会导致胆绿素未被充分还原,使大便呈现绿色。可尝试少量多餐,必要时遵医嘱使用双歧杆菌三联活菌散等益生菌制剂调节菌群。 4、消化道出血 上消化道出血时血液经胃酸作用形成硫化铁,可能使大便呈柏油样黑便。若同时出现腹痛、头晕症状,需警惕胃溃疡或十二指肠溃疡。建议家长立即陪同孕妇就医,通过胃镜检查明确诊断,医生可能开具铝碳酸镁咀嚼片等胃黏膜保护剂。 5、胆汁淤积 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会导致胆红素代谢异常,使大便颜色变浅或呈灰绿色,常伴有皮肤瘙痒症状。需通过血清胆汁酸检测确诊,医生可能建议使用熊去氧胆酸胶囊改善胆汁排泄,并加强胎儿监护。 孕妇出现异常大便颜色时,建议家长帮助记录排便频率、伴随症状及饮食情况。避免自行使用止泻药或通便药物,每日保持适量饮水,增加燕麦、苹果等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若颜色持续异常超过3天,或伴随腹痛、发热等症状,需及时陪同就医进行便常规、胃肠镜等检查。孕期用药需严格遵循产科医生指导,铁剂应在餐后服用以减少胃肠刺激。 陈勇副主任医师山东省立医院消化内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