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齐哈尔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

神经内科 (共8位医生)

科室简介

1985年医院成立神经内科,主任:郑光雄,副主任:那卓林,护士长:杨桂英。1986年主任:那卓林,副主任:张淑琴,护士长:郑雅丽。1993年,主任:张淑琴,副主任:张嘉伟,护士长:董丽华。1998年—2001年,主任:张嘉伟,护士长:王衍郁。1999年—2001年,副主任:杨晓华 2002年—2004年,主任:杨晓华,副主任:兰希发。1993年,神经内科在齐齐哈尔市较早地开展脑出血-颅内血肿碎吸术。1998年,张嘉伟主任进修回来后,开展了动脉造影溶栓术。1999年主任张嘉伟参与95攻关课题——尿激酶静脉溶栓项目。2000年,张嘉伟主持的《不同时段超选择动脉溶栓治疗脑梗死的研究》项目获得市科技进步一等奖,此项目处于国内先进水平。

随着医院规模的扩大,患者增多,人员壮大,2004年,神经内科分为神经内一科和神经内二科。2001年,张嘉伟主编了《简明神经病学》一书。2003年,张嘉伟获得市第五届优秀科技工作者称号。2005年,张嘉伟主持的《大鼠脑缺血再灌注后不同时段相脑水肿与水孔蛋白4表达关系的研究》获得市科技进步三等奖。2008年,张嘉伟、兰希发主持的《大鼠急性梗死不同时段动脉溶栓治疗后行为学和病理学研究》项目获得市科技进步二等奖。

齐齐哈尔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内一科科室发展

2004年-2008年期间,主任杨晓华,护士长张丽艳。2005年,任宝奎任副主任。2008,李志茹任护士长。

神经内一科分科后拥有病床位35张,设备有脑电图、经颅多普勒等设备,先后开展了“自血光量子疗法”、“肉毒素注射治疗肌张力障碍病”等新技术,擅长脑血管病、帕金森氏病、脱髓鞘疾病及心理障碍疾病的诊断与治疗。

齐齐哈尔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内二科科室发展

2004年10月神经内二科成立,主任:兰希发,副主任:王峰,护士长:陈珊珊。 2008年,护士长:罗晔。

2004年分科以后,神经内二科把握神经系统治疗的国内外发展趋向,逐渐形成了以药物治疗为主、康复治疗为辅的特色“卒中单元”。2007年开展了顽固性癫痫持续状态的药物治疗新技术。“卒中单元”是治疗脑卒中的最佳模式,神经康复治疗室配备了肋木、肩、股四头肌训练椅等康复设备,开展了TP训练、OT训练、ST训练、吞咽功能训练等多种治疗手段,配合临床治疗,缩短了患者的治疗疗程,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最新开展了中西医结合治疗面瘫,取得了很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齐齐哈尔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内二科科研教学

科室开展的科研项目:

1、《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对糖尿病大鼠脑缺血再灌注后神

经细胞的研究》由王峰主持。

2、《大鼠急性脑梗死不同时段的动脉溶栓治疗后行为学和病理研究》获得市科技进步二等奖。

3、《颅脑操作基础与临床》一书由王峰担任副主编,王海军、刘佳俊担任编委。

4、《学习记忆的神经基础》由王峰担任编委。由张嘉伟担任主编的《神经疾病》和王峰担任编委的《内科学》被定为普通高校教育“十一五”规则教材。

5、张丽艳开展《脑卒中后吞咽障碍康复护理》技术,并著有《中西结合老年病诊断》一书。

展开
收起
科室医生列表

专家科普

更多 >

医生答疑

更多 >
刮疣治疗是怎样治疗的
王志新
回答: 刮疣治疗通常采用物理清除联合药物治疗的方式,主要包括冷冻治疗、激光治疗、电灼治疗、手术切除及外用药物等。疣是由人乳头瘤病毒感染引起的皮肤赘生物,需根据疣体类型、大小及部位选择个体化方案。 一、冷冻治疗 冷冻治疗通过液氮低温使疣体组织坏死脱落,适用于寻常疣、跖疣等表浅疣体。治疗时可能伴随短暂疼痛,需重复进行2-3次,间隔2-3周。治疗后局部可能出现水疱或色素沉着,需保持创面干燥避免感染。冷冻治疗对周围正常组织损伤较小,但深部疣体可能需配合其他疗法。 二、激光治疗 激光治疗利用二氧化碳激光气化疣体组织,适用于甲周疣、尖锐湿疣等难治性疣。治疗精准度高且出血少,但可能遗留浅表瘢痕。术后需涂抹抗生素软膏如莫匹罗星软膏预防感染,避免接触水直至结痂脱落。激光治疗对HPV病毒有直接灭活作用,复发概率较低。 三、电灼治疗 电灼治疗通过高频电流烧灼疣体基底部,适用于带蒂疣或较大疣体。治疗时需局部麻醉,术后形成焦痂需自然脱落。可能产生暂时性色素减退,瘢痕体质者慎用。电灼可彻底清除可见疣体,但需配合干扰素凝胶等药物降低复发风险。 四、手术切除 手术切除适用于直径超过1厘米的巨型疣或疑似恶变疣体。采用梭形切口完整剥离疣体并缝合,术后病理检查确认性质。需定期换药并使用复方多粘菌素B软膏预防感染,拆线后可能需加压包扎防止瘢痕增生。手术能一次性解决病灶,但创伤较大且可能影响局部功能。 五、外用药物 外用药物如水杨酸软膏、咪喹莫特乳膏、鬼臼毒素酊等,适用于儿童或面部细小疣体。药物通过腐蚀或免疫调节作用促使疣体脱落,需持续使用4-8周。治疗期间可能出现局部红肿,应避开正常皮肤涂抹。药物疗法痛苦小但疗程长,需配合提高免疫力减少复发。 疣治疗后需保持患处清洁干燥,避免搔抓导致病毒扩散。建议加强营养摄入,适当补充维生素A、维生素C等增强免疫功能。穿透气鞋袜防止足部疣复发,性接触传播型疣应伴侣同治。若疣体反复发作或短期内增多,需排查免疫缺陷疾病并及时复诊调整治疗方案。 王志新主任医师中日友好医院儿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