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第五人民医院

高压氧仓 (共1位医生)

科室简介

上海市第五人民医院高压氧舱:

1971年8月9日。我院抢救上海汽轮机厂工人浦勤俊电击伤。心跳呼吸停止8分钟,经开胸心脏按摩和药物治疗,心肺复苏成功,但仍处于深度昏迷,后借用上海新华医院高压氧舱设备,配合高压氧治疗,进行脑复苏,13次高压氧治疗后,脑复苏成功,最后痊愈出院。此病例抢救成功,轰动了原闵行地区工厂,其中高压氧治疗功不可没。闵行八个工厂联合向上海市领导提出建议,经上海市卫生局批准,同意在我院建造高压氧舱,开展高压氧治疗工作。

市卫生局同意建造高压氧舱后,我院余庆庆老院长领导下,组成由医务人员、工程技术人员和工人三结合设计小组,在闵行八个工厂的配合下,开展共产主义大协作,化费 1年半时间于1973年12月26日建成,当时是市卫生局直属下的唯一的高压氧舱群,也是目前上海市三大氧舱群之一。

自 1973年12月26日竣工,试用于临床,1974年3月1日正式全面开展临床治疗病人,到2003年12月至今29年来为临床第一线服务,总共开舱15082舱次,其中抢救重危病人需要开单舱1317舱次,共治疗病人7838例,治疗病种100余种,总共治疗125321人次,解决临床需要,取得了明显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我院氧舱设备在国内有一定知名度,是上海市高气压医学会发起单位,历任学会委员会至今,并曾担任副主委,也是中华医学会高压氧医学会,全国第二届和第三届全国委员,参与编写 1974年我国第一本高压氧医学和卫生部定点上海高压氧岗位培训中心教材,并任教师,也是上海医用高压氧质控中心成员。

现有科室人员,在职人员 3人,副主任医师1人,护师2人

展开
收起
科室医生列表

医院动态

更多 >

医院召开行风监督员会议

  9月4日上午,医院召开2014年下半年行风监督员会议,院党委副书记卢一飞详细介绍了上半年医疗业务、科研教学、社会公益等工作。今年我院适逢建院110周年,自成功晋级三级综合性医院以来,医院医疗工作稳步发展,医疗体量持续增长,各项工作都取得了新的成绩。为增加医院持续发展能力,进一步满足群众就医需求,在区政府的支持下,医院新建外科病房大楼列入政府实事工程,目前已正式启动实施。 行风监督员们踊跃发言,充分肯定了医院在医疗技术、服务质量、行风建设等方面取得的成绩。在方便群众就医方面,对医院不断完善绿色通道流程,确保危重病人得到及时救治等工作一致给予好评。同时感谢医院多年来坚持送医进社区,并希望医院能继续加强江川社区“十五分钟服务圈”建设,支持居民健康教育、医疗咨询服务等工作。座谈会上行风监督员们纷纷表示,将积极履行行风监督的职责,关注医院发展,为医院的发展积极建言献策。 卢一飞副书记代表医院衷心感谢各位行风监督员一如既往地支持,医院将认真梳理大家的意见和建议,在今后的工作中持续改进,加强内部管理,不断提升服务质量,为人民群众提供优质服务。 

专家科普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