牡医二院

呼吸内科 (共6位医生)

科室简介
呼吸内科环境优雅、收费低廉。是集呼吸、肿瘤、血液及风湿免疫为一体的综合性内科。拥有纤维支气管镜、肺功能测定仪、监护仪等多种先进设备,能开展过敏源检查39种,并针对过敏源进行脱敏治疗,疗效显著。主任高玉梅,中华医学会牡丹江呼吸分会委员,全国肿瘤学会会员,曾在北医大、天津肿瘤医院进修学习。对各种呼吸、肿瘤、血液疾病及急危重症病人的抢救,有丰富的临床经验。
展开
收起
科室医生列表

推荐医生

推荐医院

医院动态

更多 >

牡医二院肝胆外科再创佳绩 85岁老人胰十二指禅切除喜获成功

(本文刊登于 牡丹江晨报 2014-1-16) 2013年12月中旬,一位85岁全身发黄的老人在儿女的陪同下来到医学院附属二院(原铁路医院)。患者因全身皮肤黄染、进食差、消瘦1个月,辗转多家医院就诊,没有得到良好的治疗。家属多方咨询得知医学院附属二院治疗肝胆疾病在全市处于领先地位,来到该院。 经相关检查及ERCP治疗、取病理后诊断为十二指肠癌。此病例少见,唯一根治方法是胰十二指肠切除。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是普外科手术中规模最大的一类,术中不仅要切除4个脏器,吻合器官4处,且围绕肝胆部位的大血管交织紧密,血供充盈,极易造成术中大出血,术后并发症发生率高,手术风险极大。对于一个多年有高血压、冠心病、支气管炎病史,10年前实施过胃癌切除术的85岁高龄的老人来说,手术风险显然更大。一般此类患者多采取保守治疗。但患者很快出现消化道出血、梗阻,经与家属反复沟通,决定手术治疗。正所谓没有金刚钻不揽瓷器活,身为牡丹江市肝胆外科学科带头人、医附二院肝胆外科主任的许焕财带领全科及其他多个科室专家会诊。先纠正术前低蛋白及贫血、合并基础疾病(高血压、冠心病、肺部感染、心律紊乱)的调控处理。再针对黄疸明显、肝功能损害严重,给予保肝、改善凝血功能治疗,做好充分的术前准备并为术后康复奠定良好的基础。2014年1月2日手术时机成熟,许主任、安主任主刀为患者进行手术,由于10年前手术造成的腹腔广泛粘连,给手术增加了难度但他们以娴熟的技艺,采用先进的胰胆吻合技术,只用四个多小时(从开腹到切口缝合完毕)就顺利完成。此类病人出现胰漏、胆瘘、出血、腹腔感染、肺感染和胃瘫等外科并发症的几率非常高,术后处理尤为重要,经过10几天的重症护理,为手术期管理,克服了一个又一个困难,患者没有出现严重并发症。截至发稿时,老人已经进食,并下床活动。 许焕财主任说:据统计,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患者出现各种并发症大约在四成左右,死亡率也将近一成,集体储备功能下降,主要器官功能减退或功能不全,机体免疫功能下降,经常伴有其他疾病,致使患者对重大手术创伤打击的耐受力明显下降,是几乎所有高龄患者共有的特点。所有高龄患者出现并发症及死亡率更高,目前人们基于各种担心,对高龄肿瘤患者普遍不会选择像十二指肠切除术类的大型手术。但随着社会人口的老龄化及癌症发病率的增高,老年患者的手术问题正日益成为临床医学必须面对的新焦点。因此,探索老龄患者手术适应症、手术特点与技巧及手术期处理,对于延长老年患者的寿命及提高晚年生活质量,免受癌症疼痛的折磨,具有重要的实现意义。 据报道国内开展也十二指肠切除术患者最大年龄为89岁,85岁以上老人不完全统计不超过百人,这次医学院附属二院成功为85岁老人实施一十二指肠切除术,标志着该院肝胆外科技术达到了一个较高的水平。

专家科普

更多 >

医生答疑

更多 >
帕金森病吃药能治好吗?
邵自强
回答: 帕金森病吃药通常不能完全治好,但可以有效控制症状。帕金森病的治疗主要有药物治疗、手术治疗、康复治疗、心理治疗和日常护理等方式。 1、药物治疗 帕金森病的药物治疗主要是通过补充多巴胺或调节多巴胺功能来缓解症状。常用药物包括左旋多巴制剂、多巴胺受体激动剂、单胺氧化酶B抑制剂等。左旋多巴制剂如多巴丝肼片可以补充脑内多巴胺,改善运动症状。多巴胺受体激动剂如普拉克索片能直接刺激多巴胺受体。单胺氧化酶B抑制剂如司来吉兰片可延缓多巴胺的分解。这些药物能显著改善震颤、僵硬等症状,但长期使用可能出现疗效减退或副作用。 2、手术治疗 对于药物控制不佳的帕金森病患者,可考虑脑深部电刺激术等手术治疗。该手术通过植入电极刺激特定脑区,能有效改善运动症状。手术适应证包括药物疗效明显减退、出现严重运动波动或异动症等。手术治疗需要严格评估,术后仍需配合药物治疗和康复训练。 3、康复治疗 康复治疗对维持帕金森病患者的生活质量非常重要。物理治疗可改善运动功能和平衡能力,作业治疗能训练日常生活技能,言语治疗可解决吞咽和语言障碍。康复训练应长期坚持,包括步态训练、平衡训练、柔韧性训练等。太极拳、舞蹈等运动也有助于改善症状。 4、心理治疗 帕金森病患者常伴有抑郁、焦虑等心理问题。心理治疗包括认知行为治疗、支持性心理治疗等,能帮助患者调整心态,提高生活质量。家属也应参与心理干预,学习如何更好地支持和照顾患者。必要时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抗抑郁药物。 5、日常护理 良好的日常护理对帕金森病患者至关重要。家属应帮助患者建立规律的生活作息,提供营养均衡的饮食,预防便秘。居家环境要安全,防止跌倒。鼓励患者适度活动,保持社交。定期复诊,监测病情变化和药物副作用。护理过程中要注意保护患者的自尊心。 帕金森病目前尚无根治方法,但通过规范治疗可以长期控制症状,维持较好的生活质量。患者应遵医嘱用药,定期复诊调整治疗方案。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坚持康复锻炼,注意饮食营养和作息规律。家属要给予充分的理解和支持,帮助患者适应疾病带来的变化。出现症状加重或新发症状时应及时就医。 邵自强主任医师中日友好医院神经内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