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平市中医院

呼吸内科 (共3位医生)

科室简介
展开
收起
科室医生列表

推荐医生

推荐医院

医院动态

更多 >

冬病夏治

冬病夏治 ——三伏灸 “冬病夏治”是根据“春夏养阳”的原则,在夏季三伏时节,机体阳气最旺,体内凝寒之气易解之时,借自然之“温”热来进行治疗,其中三伏灸就是一种主要方法之一。三伏天人体腠理疏松,气血畅通,药性易于深达经络与脏腑,此时施灸乘势而为,往往可获得良好的疗效。艾灸不仅可以在三伏天进行治疗,也可以用作平常的保健及虚寒证、瘀痛证等治疗,一般疗程为10天。 三伏天灸的适应症: 1、消化系统疾病:慢性胃炎、胃肠功能紊乱、肠易激综合症、慢性泄泻等疾病。 2、呼吸系疾病: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慢性咳嗽、反复感冒、体虚易感冒,慢性鼻炎、过敏性鼻炎、慢性咽炎等多种肺系疾病。 3、疼痛性疾病:包括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颈椎病、肩周炎、筋膜炎、腰肌劳损、腰椎间盘突出、腰椎管狭窄、膝骨性关节炎等疾病。 4、女性适应症:宫寒、痛经、慢性盆腔炎等疾病。 药之不及,针之不到,必须灸之 2014年“冬病夏治”时间 初伏:7月18日——7月27日 二伏:7月28日——8月6号 三伏:8月7日——8月16日 地址:中医院三楼针灸按摩科 电话:0434-6127685

专家科普

更多 >

医生答疑

更多 >
天热容易引发脑梗塞吗
邵自强
回答: 天热可能增加脑梗塞的发生概率。高温天气容易导致人体脱水、血液黏稠度增加,可能诱发脑梗塞,尤其对高血压、动脉硬化等基础疾病患者风险更高。 高温环境下人体出汗量明显增多,若未及时补充水分,可能造成血容量不足和血液浓缩。血液黏稠度上升会减缓血流速度,促进血小板聚集,增加血栓形成概率。同时高温可能引起血管扩张和血压波动,对已有脑血管病变的人群可能造成血管内皮损伤。这类人群在夏季需特别注意避免长时间暴露于高温环境,保持规律饮水习惯。 部分人群在高温天气可能出现自主神经功能紊乱,导致血压骤升或骤降。这种血压波动可能使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不稳定,增加斑块脱落风险。糖尿病患者在高温下血糖更易波动,血液高凝状态可能加重。心功能不全患者夏季心脏负荷增加,心输出量减少可能影响脑部供血。这些因素共同作用可能诱发脑梗塞,但多数健康人群通过合理防护可有效预防。 夏季建议保持每日1500-2000毫升饮水量,避免上午10点至下午4点高温时段外出。饮食宜清淡,适当增加富含欧米伽3脂肪酸的深海鱼类摄入。空调温度建议设定在26-28摄氏度,避免室内外过大温差。有基础疾病者需遵医嘱规范用药,定期监测血压血糖指标。出现突发头痛、肢体麻木等脑梗塞前兆症状时应立即就医。 邵自强主任医师中日友好医院神经内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