梨树县中医院

中医骨科 (共2位医生)

科室简介

梨树县中医院建院伊始即成立了骨伤科,经过多年发展,2008被确定为吉林省特色专科,技术力量雄厚,在发挥中西医诊治骨伤科疾病方面,处于我县领先地位,拥有较高的知名度和良好的声誉。在主管副院长崔晓龙和科主任徐克岚的带领下,现已成为重点科室,利用传统医学对各种类型的骨折,关节脱位,扭伤,慢性劳损,骨质增生,腰间盘突出症,风湿疼痛等多种常见病,多发病采用手法整复,夹板外固定,结合中草药辩证施治等方法,达到费用低、痛苦少、疗效好、病人容意接受的好效果。

人才梯队:骨伤科现有医护人员16人,其中主任医师一名,副主任医师2人,主治医师3人,医师2人,副主任护师2人,主管护师3人,护士3人。设有病床22张。

科内设备:配有“C”型臂透视机、多功能手术床、高频电刀、床头X线机,可以在手术中及手术后进行影像学检查,进口关节镜、手显微外科器械、臭氧治疗仪。

人才培养:全科医生均在三级甲等医院骨科进修一年以上,科主任徐克岚两次在中国中医研究院骨伤科研究所进修,姜永清副主任两次在中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进修关节镜。

业务情况:在科主任徐克岚的带领下,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治愈了大量的四肢创伤骨折、脱位病人,在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全髋关节置换术、颈间盘突出症、腰间盘突出症髓核摘除锥板减压术前后,采用中医干预的方法,明显提高了疗效,缩短了病程,减少了并发症的发生。对于复杂手外伤具有成熟的治疗经验,已经开展椎弓根钉固定术,关节镜膝关节清理术、半月板摘除术、交叉韧带修补术等手术。近几年科内撰写国家级论文20余篇,获四平市科技成果1等奖1项,2等奖2项。

今后本科继续走中西医结合的道路,把握本专科学术新动向,不断更新理念,勇于开拓进取,为把骨科建设成国家重点专科而不断努力。

展开
收起
科室医生列表

医院动态

更多 >

男性健身的5个常识

现在,健身已经成为一种潮流,为了强身健体,许多男人走进了健身房。需要注意的是,在锻炼时还需掌握一定的小知识。 1、大汗淋漓,小心脱水 男人比女人更需要水分,对男人来说,肌肉中所需的水分比脂肪中高三倍多,而在男人的身体中,肌肉占40%左右,在普通女性身体中,肌肉只占20%多一点。 水还能润滑关节,调节体温和溶解、运送进入人体的营养物质。一般男人每天需要两升左右的水,运动的男人会有成倍的耗水量。 2、训练中,要及时补充铬 铬是一种维持生命所必需的矿物质,它可以降低人体内的胆固醇,增加耐力,还可以使肌肉增长、氧化 脂肪。 优质的葡萄和葡萄干有天然“铬库”的美誉。普通男人每天吃一串葡萄就可以提供足够的铬,参加健身运动的男人需要加倍。 3、身上常有淤血,需要补充维生素K 在锻炼中,有的人稍微磕碰,身上就起青肿或淤血,并且久久不愈,这是身体缺乏维生素K的一个信号。维生素K是“止血功臣”,缺乏它,会延迟血液凝固,严重者还会造成血液不能凝固。 花椰菜含维生素K十分丰富,每星期吃2~4次花椰菜能很好地缓解身上起青肿或淤血的情况,其次,芦笋和莴苣里也含有维生素K。常吃富含维生素K的食物,不仅可以强化血管壁的柔韧性,还可以杜绝青肿和淤血的发生。 4、运动抽筋,注意补充钙、镁 运动后出现腿抽筋症状,并不表明你的运动量超负荷了,而是营养不足造成的。钙、镁协同在人体的主要作用是参与神经肌肉的传导,体育锻炼很容易造成人体钙、镁缺乏,继而使神经肌肉的传导受阻,导致腿脚抽筋。 成年男人每日钙需求量为1000到1800毫克,镁的每日膳食推荐量为350毫克,钙的来源充足,其中牛奶就是不错的选择。绿叶食物中所含的镁最容易吸收,在坚果、海鲜中也可找到丰富优质镁。 5、运动后性欲不佳,锌流失过多 锌被称为男人的“性元素”。体内锌不足,将会影响精子的数量和活性。对于参加健身运动的男人来说,会丢失更多锌,特别是出汗较多时,所以补锌对经常运动的男人尤为重要。 多吃瘦肉、牛排是摄取锌的有效方法。据测定,每100克瘦牛肉即可提供锌日需量的50%左右。海鲜、蘑菇、瘦肉、鸡蛋、粗粮中也含有丰富的锌。

专家科普

更多 >

医生答疑

更多 >
尿道上裂如何治疗
顾倩
回答: 尿道上裂可通过手术治疗、药物治疗、生活护理等方式干预。尿道上裂是一种先天性尿道发育异常,主要表现为尿道开口位置异常、尿失禁等症状,治疗需根据病情严重程度选择个体化方案。 1、手术治疗 尿道上裂修复术是主要治疗手段,适用于中重度患者。常用术式包括改良Cantwell-Ransley术、Young-Dees-Leadbetter膀胱颈重建术等。手术可矫正阴茎弯曲、重建尿道连续性及控制排尿功能。术后可能出现尿道狭窄或尿瘘,需定期复查。术前需评估膀胱容量及肾功能,合并膀胱输尿管反流者需同期处理。 2、药物治疗 轻度尿失禁可遵医嘱使用酒石酸托特罗定缓释片、盐酸奥昔布宁片等抗胆碱能药物减少膀胱无抑制收缩。合并尿路感染时需用头孢克洛干混悬剂、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颗粒等抗生素。药物仅作为辅助治疗,无法纠正解剖结构异常。用药期间需监测口干、便秘等副作用。 3、生活护理 婴幼儿患者需使用超强吸水性纸尿裤保持会阴干燥,每次排便后温水清洗。儿童期应训练定时排尿习惯,每日饮水量控制在1000-1500毫升。避免摄入咖啡因等利尿食物。心理疏导有助于改善因尿失禁导致的自卑情绪,家长应避免责备并鼓励参与集体活动。 4、康复训练 术后4周开始盆底肌训练,采用中断尿流法或生物反馈治疗增强尿道括约肌力量。每日训练3组,每组收缩10-15次,每次持续5秒。坚持6个月可显著改善控尿能力。训练需在专业康复师指导下进行,避免腹压增加动作。 5、并发症管理 术后尿道狭窄需定期尿道扩张,严重者行尿道内切开术。反复尿路感染患者可长期小剂量服用呋喃妥因肠溶片预防。合并肾积水需监测肾功能,必要时行输尿管再植术。青春期患者可能出现阴茎发育不良,需内分泌科协同干预。 尿道上裂患者应每3-6个月复查泌尿系统超声和尿流动力学检查。日常选择宽松棉质内裤减少摩擦,沐浴后彻底擦干皮肤皱褶处。饮食注意补充维生素C增强免疫力,限制高草酸食物预防结石。建议家长记录排尿日记帮助医生评估疗效,学龄期儿童可申请特殊教育支持。出现发热、血尿或排尿疼痛需立即就诊。 顾倩副主任医师池州市人民医院儿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