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协和医院

口腔科 (共22位医生)

科室简介
口腔科(前身口腔中心)成立于上世纪五十年代,是国内历史最悠久的口腔诊疗中心之一。在几代人的不懈努力下,协和医院口腔中心已发展成为国内综合医院口腔科里的翘楚。中心具有优秀的医、护、技人才梯队和现代化的先进医疗设备,每年为7万多省内外患者提供高水平的医疗服务,在全国乃至国际上均享有很高的声誉。
  口腔科门诊部位于协和医院门诊楼5楼,独立单间的特诊室和专家诊室环境优雅安静,普通诊室的分隔式布局也很好的保障了患者的隐私。在高、精、专的学科发展趋势下,科室内目前已形成了完善的口腔诊疗和预防保健体系,下设口腔颌面外科、牙体牙髓病科、口腔正畸科、口腔修复科、种植科、牙周粘膜病科、干部保健科、放射科等专科,并配备有口腔医学实验中心。口腔颌面外科病房位于协和医院综合楼四楼,设床位30余张,每间病房内均配备有液晶电视、独立阳台和卫生间,住院环境温馨舒适。
  口腔科在学术上,科室内多名骨干身兼中华口腔医学会全科专委会副主任委员、湖北省全科口腔医学专委会主任委员、湖北省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口腔专家组组长等职务,引领着湖北省乃至全国的全科口腔医学的不断发展。科室现有国内知名的口腔专家10名,中青年业务骨干20名,另有青年海归博士10余名,医生全部来自国内最顶尖的口腔院校,每年开展新业务新技术3-5项,时刻与国际最新进展同步,保证了临床治疗的高质量。
  口腔科在科研和教学上,中心近四年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面上项目、湖北省杰出青年基金等国家及省部级课题20多项,发表SCI论文20余篇。其中“快速上颌扩弓后保持与复发的动物实验”等研究获得省部级科技进步二等奖。每年除承担五年制口腔本科生、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的教学任务外,还招收来自白俄罗斯、阿尔巴利亚、伊拉克、伊朗、尼泊尔、也门等国家的国际留学生20余名,培养出的一批又一批学生已经遍布海内外。另外,中心还每年派出1-2名骨干医生赴美国、加拿大、日本、荷兰等国际知名院校学习,在临床、教学、科研方面与国际最新进展同步。同时也接受卫生部的帮扶基层医院建设工作,并圆满完成了卫生部、教育部下达的各种任务。
  口腔科配备了现代化的牙科综合治疗椅、牙科X线机、显微根管治疗仪、数码成像系统等牙科诊断和治疗设备,为高水平的临床诊治提供了保障。另外,因为现在乙肝、艾滋病等传染性疾病盛行,使得口腔科不同于其它科室,对消毒的要求就更加严格。口腔中心严格执行无菌操作,所有检查设备做到一人一用,最新引进的全套德国进口口腔消毒仪器,可彻底消灭乙肝病毒、艾滋病病毒等传染性病原,解除患者的后顾之忧。
展开
收起
科室医生列表

专家科普

更多 >

医生答疑

更多 >
机械通气肾脏并发症有哪些
马晓斌
回答: 机械通气可能引发的肾脏并发症主要有急性肾损伤、肾前性氮质血症、肾小管坏死、电解质紊乱和肾灌注不足。这些并发症通常与血流动力学改变、炎症反应、药物毒性等因素相关。 1、急性肾损伤 机械通气时胸腔内压升高可能导致静脉回流减少,心输出量下降,进而引发肾血流减少。患者可能出现少尿、血肌酐升高等表现。治疗需优化通气参数,必要时采用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常用药物包括呋塞米注射液、托拉塞米片等利尿剂,但需严格监测电解质。 2、肾前性氮质血症 正压通气可降低心脏前负荷,激活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导致肾血管收缩。临床表现为尿素氮与肌酐比值升高。处理重点为容量管理,可选用人血白蛋白注射液扩容,避免使用肾毒性药物如庆大霉素注射液。 3、肾小管坏死 缺血再灌注损伤和炎症介质释放可能直接损害肾小管上皮细胞。典型症状包括等渗尿、尿钠排泄分数增高。治疗需维持有效循环血量,严重时需肾脏替代治疗。药物方面可选用碳酸氢钠注射液纠正酸中毒。 4、电解质紊乱 机械通气相关的呼吸性碱中毒可继发低钾血症、低磷血症。抗利尿激素异常分泌可能导致稀释性低钠血症。需定期监测动脉血气,必要时补充氯化钾注射液、葡萄糖酸钙注射液等电解质制剂。 5、肾灌注不足 高呼气末正压可能减少肾静脉回流,同时镇静药物可能降低全身血管阻力。表现为进行性氮质血症,需调整通气策略,慎用多巴胺注射液等血管活性药物。动态监测每小时尿量及中心静脉压有助早期发现。 机械通气患者应每日评估液体平衡状态,控制输液速度,避免使用非甾体抗炎药等肾毒性药物。营养支持需根据肾功能调整蛋白质摄入量,优先选择优质蛋白如乳清蛋白粉。定期监测尿常规、肾功能及尿量变化,发现异常及时联系肾内科会诊。对于高风险患者,可考虑采用保护性通气策略,维持适当的平均动脉压。 马晓斌主任医师山东省立医院呼吸内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