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协和医院

超声影像科 (共8位医生)

科室简介
超声影像科于1961年,是全国最早开展临床超声诊断的医疗单位之一。在40余年发展历程中,我科的学术研究与临床诊断能力始终保持国内及国际最新水平,在国内外同行中享有盛誉。
  超声影像科曾成功研制出中国第一台与心电图、心音图同步的超声心电图仪,率先报道胎心反射特征,首创双氧水心脏声学造影法,领先开展彩色超声的研究,系统建立了经食道心脏超声的检查方法,并首先开展了静态和动态三维心脏超声的研究。先后承担国家教委、卫生部、湖北省等课题10余项,获得多项国际先进水平的科研成果,发表有影响的论文400余篇,编写专著7部,获国家、卫生部、湖北省等科研奖项14项。
  超声影像科及时引进与更新国际上最先进的超声仪器,从最早的A超、M超到如今普遍应用的B超、彩超,以及经食道心脏超声和最新的三维超声的发展过程中,每一次均在全国率先引进最新设备或早期开展上述革命性技术的应用研究,始终保持国内最先进水平,部分研究与应用项目达国际水平。最新引进的实时彩色三维超声诊断仪,是目前国际上最先进的超声诊断仪。
  超声影像科技术力量雄厚,是国内第一个超声专业博士点及最早审批通过的博士后流动站之一,先后培养博士后、博士及硕士40余人,为我国的临床超声诊断专业培养了大量高层次人才。我科王新房教授现任中华医学会超声学会主任委员、《中华超声影像学杂志》总编辑。临床工作人员均由主治医生级别或硕士学历以上人员(包括主治医生和硕士)担任,人员素质过硬,对各种疑难病历的超声诊断具有丰富的经验。
展开
收起
科室医生列表

推荐医生

推荐医院

专家科普

更多 >

医生答疑

更多 >
怎样控制血糖升高啊
赵蕾
回答: 控制血糖升高可通过调整饮食、增加运动、规律监测、药物干预、心理调节等方式实现。血糖升高可能与胰岛素抵抗、不良饮食习惯、缺乏运动、肥胖、遗传等因素有关。 1、调整饮食 选择低升糖指数食物如燕麦、糙米、绿叶蔬菜,减少精制糖和饱和脂肪摄入。每日三餐定时定量,避免暴饮暴食。适当增加膳食纤维摄入有助于延缓糖分吸收,如食用豆类、全谷物。避免含糖饮料,优先选择白开水或无糖茶饮。烹饪方式以蒸煮炖为主,减少油炸食品。 2、增加运动 每周进行150分钟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如快走、游泳、骑自行车。运动可提高胰岛素敏感性,促进葡萄糖利用。建议餐后1小时进行30分钟步行,避免久坐不动。结合抗阻训练如深蹲、俯卧撑,每周2-3次。运动前后监测血糖,避免低血糖发生。 3、规律监测 使用血糖仪定期监测空腹及餐后血糖水平。记录血糖变化趋势,及时发现异常波动。定期检测糖化血红蛋白反映近3个月平均血糖水平。监测体重和腰围变化,控制体重指数在正常范围。出现头晕、口渴等异常症状时需立即检测血糖。 4、药物干预 遵医嘱使用二甲双胍片、格列美脲片、阿卡波糖片等降糖药物。胰岛素治疗适用于1型糖尿病或口服药控制不佳者。药物需按时按量服用,不可自行增减剂量。定期复诊评估药物疗效和不良反应。联合用药时注意不同药物的相互作用。 5、心理调节 保持良好心态有助于血糖稳定,避免焦虑抑郁情绪影响内分泌。学习糖尿病相关知识,增强自我管理信心。参加病友交流活动获取社会支持。保证充足睡眠,每天7-8小时。通过冥想、深呼吸等方式缓解压力。 控制血糖需长期坚持健康生活方式,戒烟限酒,保持理想体重。定期进行眼底、肾功能等并发症筛查。外出时随身携带含糖食品以防低血糖。学习识别高血糖和低血糖症状,掌握应急处理方法。与医生保持沟通,根据病情变化调整管理方案。建立规律的作息时间,避免过度劳累。注意足部护理,预防糖尿病足发生。 赵蕾副主任医师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内分泌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