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协和医院

骨科 (共43位医生)

科室简介
骨科自1984年就被评为全国首批博士点,90年代成为博士后流动站、湖北省脊柱外科中心、人工关节中心,2009年成立了协和医院骨疾病研究所,同年荣膺全国卫生系统先进集体称号,2010年被卫生部授予国家临床重点专科,也是湖北省骨科唯一的全国临床重点专科。
  骨科现有教授、博士生导师5人、副教授15人,均为留学欧美归国专家学者,具有博士学位50余人。目前拥有病床300余张,下设关节骨科、脊柱骨科、创伤骨科、骨肿瘤科、关节镜与运动医学骨科、小儿骨科、康复骨科等专科。骨科规模及诊疗水平处于国内领先水平,每年开展手术7000余台。关节骨科主要包括有髋、膝、踝、肩、肘关节骨性关节炎、创伤性关节炎等骨关节疾病,股骨颈骨折等关节周围骨折,及股骨头坏死、骨关节畸形、肢体短缩等疾病;脊柱骨科包括脊柱侧弯、脊柱畸形、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腰椎管狭窄、腰椎滑脱、胸椎管狭窄,脊柱结核;创伤骨科、脊柱脊髓损伤、骨盆髋臼骨折、四肢骨折及软组织损伤;骨肿瘤科包括四肢肿瘤、骨盆肿瘤、脊柱肿瘤;关节镜与运动医学骨科包括关节镜下诊治髋、膝、踝、肩、肘骨关节疾病、关节运动损伤、足踝关节疾病;小儿骨科包括先天性髋关节脱位、马蹄内翻足等小儿骨与软组织疾病;康复骨科包括骨科相关疾病的康复与锻炼。
  骨科科主任杨述华教授为博士生导师、国家二级教授,还担任协和医院骨疾病研究所所长;任中华医学会骨科学分会常务委员、湖北省骨科学会主任委员等职。带领协和医院骨科获得卫生部授予的国家临床重点专科。领导的股骨头坏死研究课题取得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并获得国家发明专利及湖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在国内外学术杂志共发表论著300余篇,其中30余篇(如人工颈椎间盘置换治疗颈椎病和自主创新的方法治疗股骨头坏死)发表于国际著名的学术杂志上。主编了《人工关节置换外科学》、《骨坏死学》、《实用脊柱外科学》、《骨科微创手术学》和《骨科并发症防治》5部大型骨科专著,参编骨科专著20余部。担任《中华骨科杂志》36种杂志副主编及编委等职。主要从事关节疾病、股骨头坏死、颈椎病及腰椎间盘突出等方面研究,尤其对关节疾病的治疗有很深的造诣。人工全髋、膝关节置换在国内处于领先水平,自主创新的异体骨笼支撑治疗早期股骨头坏死疗效优异,在国内有很大影响。率先在湖北省开展人工颈、腰椎间盘置换术、人工踝关节置换术、人工全肩关节置换术、计算机导航下脊柱及关节手术等。
  骨科自2000年以来,在科主任在杨述华教授的领导之下,狠抓科研,不懈努力,共获得25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其中仅2009年就有7项课题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基础研究取得历史性突破。全科共获专利10余项,获得国家级和省部级奖10余项。主编大型专业书共30余部,发表论文达3000余篇,其中SCI收录文章达70余篇。
  骨科实力雄厚,人才辈出,规模日盛,信誉卓越。协和医院骨科明天会更好!
展开
收起
科室医生列表

推荐医生

推荐医院

专家科普

更多 >

医生答疑

更多 >
后脑勺突出怎么纠正
高云
回答: 后脑勺突出可通过调整睡姿、佩戴矫正头盔、物理治疗、手术治疗等方式改善。后脑勺突出可能与先天性颅骨发育异常、睡姿不当、颅缝早闭等因素有关。 1、调整睡姿 长期保持仰卧位可能导致后脑勺受压变形,建议通过交替侧卧与仰卧缓解局部压力。婴儿期可每2-3小时调整一次头部朝向,使用中间凹陷的定型枕辅助头型塑造。日常避免长时间维持同一睡姿,注意观察头部对称性变化。 2、佩戴矫正头盔 适用于1岁以内颅缝未完全闭合的婴幼儿,通过定向施压引导颅骨自然重塑。需每日佩戴20-23小时,持续3-6个月,定期由专科医生评估矫正进度。矫正头盔需根据头围变化动态调整压力点,对中重度扁头畸形改善效果显著。 3、物理治疗 通过专业手法按摩促进颅骨周边肌肉放松,配合牵引器械辅助矫正。适用于轻度颅骨不对称患者,每周2-5次治疗,需结合颈部活动度练习。治疗期间应监测是否出现皮肤压迫或不适,必要时调整干预强度。 4、颅缝早闭手术 针对病理性颅缝早闭导致的尖头畸形,需在6-12月龄行颅骨重塑术。手术通过重建颅缝释放颅内压力,术后需配合矫形头盔巩固效果。常见术式包括额眶前移术、全颅穹窿重塑术等,需神经外科与整形外科联合实施。 5、美容整形 成年患者可通过颅骨填充或磨削术改善外观,采用自体脂肪移植或高分子材料填充凹陷区域。手术需考虑头皮张力与植入物相容性,术后需避免剧烈碰撞。对于突出显著者可能需分阶段实施截骨矫正。 婴幼儿期发现后脑勺异常应尽早就医评估,3月龄前干预效果最佳。日常注意避免使用过硬寝具,哺乳时交替更换抱姿。定期测量头围并记录头型变化,若伴随呕吐、嗜睡等神经症状需立即就诊。成年患者矫正前需完善颅脑影像学检查,排除颅内病变可能。 高云副主任医师北京安贞医院心血管内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