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协和医院

血液科 (共27位医生)

科室简介

本专科创建于1961年,是全国少数几个最早设置的血液病专科之一,其创始人为着名血液病学专家王辨明教授、沈迪教授。1981年成为我国血液病首批硕士授权学科单位;1986年成为我国血液病学首批博士授权学科单位之一;1989年由卫生部批准成立我国当时仅有的四个血液病研究所之一;1992年成为原同济医科大学重点学科,1994年成为湖北省重点学科,2008年晋升为国家级重点学科(本专科均为各级重点学科的牵头单位);1995年被批准为临床医学博士后流动站;1996年通过部省共建211工程重点学科评估;2002年成立湖北省干细胞研究与应用中心(由湖北省卫生厅批准);2007年建立湖北省血栓与止血医学临床研究中心(由湖北省科技厅和卫生厅联合批准);血栓与止血专业在1995年、2004年、2010年三次成为卫生部重点资助建设的临床专科;生物靶向治疗实验室2005年成为湖北省重点实验室,2009年被批准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2010年成为中部医疗服务中心国家级临床重点专学科,2010年被卫生部指定为湖北省血友病病例信息管理中心。2011年被评为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屡次获得全院十佳医疗单位称号。1988年创办《临床血液学杂志》,是目前国内公认的有影响的专科杂志之一。

血液科开放床位180张,层流病床9张,为华中地区最大的综合性血液疾病诊疗中心之一,设备先进,环境一流,现有教授/主任医师11人,副教授/副主任医师15人,主治医师15人,博士生导师7人,硕士生导师15人;具有博士学位者36人,具有国外留学或进修经历者22人。近5年培养博士后1人,博士生48人,硕士生91人,招收培养毛里求斯博生研究生1名和短期美国交流学生1名。

展开
收起
科室医生列表

推荐医生

推荐医院

专家科普

更多 >

医生答疑

更多 >
怎样控制血糖升高啊
赵蕾
回答: 控制血糖升高可通过调整饮食、增加运动、规律监测、药物干预、心理调节等方式实现。血糖升高可能与胰岛素抵抗、不良饮食习惯、缺乏运动、肥胖、遗传等因素有关。 1、调整饮食 选择低升糖指数食物如燕麦、糙米、绿叶蔬菜,减少精制糖和饱和脂肪摄入。每日三餐定时定量,避免暴饮暴食。适当增加膳食纤维摄入有助于延缓糖分吸收,如食用豆类、全谷物。避免含糖饮料,优先选择白开水或无糖茶饮。烹饪方式以蒸煮炖为主,减少油炸食品。 2、增加运动 每周进行150分钟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如快走、游泳、骑自行车。运动可提高胰岛素敏感性,促进葡萄糖利用。建议餐后1小时进行30分钟步行,避免久坐不动。结合抗阻训练如深蹲、俯卧撑,每周2-3次。运动前后监测血糖,避免低血糖发生。 3、规律监测 使用血糖仪定期监测空腹及餐后血糖水平。记录血糖变化趋势,及时发现异常波动。定期检测糖化血红蛋白反映近3个月平均血糖水平。监测体重和腰围变化,控制体重指数在正常范围。出现头晕、口渴等异常症状时需立即检测血糖。 4、药物干预 遵医嘱使用二甲双胍片、格列美脲片、阿卡波糖片等降糖药物。胰岛素治疗适用于1型糖尿病或口服药控制不佳者。药物需按时按量服用,不可自行增减剂量。定期复诊评估药物疗效和不良反应。联合用药时注意不同药物的相互作用。 5、心理调节 保持良好心态有助于血糖稳定,避免焦虑抑郁情绪影响内分泌。学习糖尿病相关知识,增强自我管理信心。参加病友交流活动获取社会支持。保证充足睡眠,每天7-8小时。通过冥想、深呼吸等方式缓解压力。 控制血糖需长期坚持健康生活方式,戒烟限酒,保持理想体重。定期进行眼底、肾功能等并发症筛查。外出时随身携带含糖食品以防低血糖。学习识别高血糖和低血糖症状,掌握应急处理方法。与医生保持沟通,根据病情变化调整管理方案。建立规律的作息时间,避免过度劳累。注意足部护理,预防糖尿病足发生。 赵蕾副主任医师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内分泌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