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协和医院

中西医结合科 (共28位医生)

科室简介

中西医结合科为国家临床重点专科,成立于1956年,建科伊始,由湖北省乃至全国著名老中医朱师墨、李幼安、夏幼周、朱季霖等坐诊,是历史最长的综合医院中医科之一。几十年来,经过几代人不断努力,中医科已发展为集门诊、重症监护病房、普通病房、骨伤科治疗室、实验室为一身的综合诊疗中心。中医及中西医内科门诊位于门诊大楼六楼,骨伤科门诊位于门诊大楼四楼,每天均有知名老中医、中西医结合专家应诊。病房位于综合楼四楼,具备传统中医及现代西医两套技术一流医学人才为病人提供一流的医疗服务。
  中西医结合科目前有在职医师22人,其中主任医师、教授3人,副主任医师、副教授7人,主治医师、讲师12人;博士生导师2人,硕士生导师6人;获得博士学位12人)具有博士后资历4人),硕士学位3人。医护人员共50余人,编制床位60张,拥有两个病区、四处门诊。床位利用率常年超过110%,年收治病人超过4000人次,年门诊量超过10万人次。患者来自国内二十多个省市,另外部分国外患者慕名前来求治。
  中西医结合科拥有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三级实验室一个;国家药物临床药物研究机构一个;主编国家科技部统计源期刊《中国中西医结合消化杂志》;2003年已经成为湖北省重点学科;2007年成为中西医结合学科国家重点学科)培育学科);2011年成为国家临床重点专科。现承担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中医系本科教学任务以及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医疗系、公共卫生系、法医系和护理系本科中医学教学任务。已培养博士、硕士研究生近100余名,目前在读博士、硕士研究生20余名。中医科先后主持国家级、省、部级及横向联合课题等各类课题60余项,新药临床观察项目40余项。多项科研成果通过鉴定,其中获得卫生部,中医药管理局及省市级科技进步二、三等奖16项。
  中西医结合科经过多年的临床研究和探索,逐步形成了一套富有中西医结合特色的诊疗手段,为许多来自全国各地的难治病、疑难病患者解除了病痛。中西医结合科主要业务范畴:1、中医、中西医结合诊治消化病、肿瘤、肾病、生活习惯相关性疾病、血液病、心脑血管病、老年性疾病)包括中风及中风后遗症、老年肿瘤、老慢支、肺气肿、肺心病及多种器官衰竭疾病)及各种诊断不明确的疑难杂病。2、中西医结合诊治骨质疏松症、骨关节疾病、风湿、类风湿以及其他骨科疑难杂病。3、中医美容,减肥。4、中医瘰疬)化脓性淋巴结炎、淋巴结核、皮肤溃疡及深部软组织脓肿等疾病)治疗。5、中西医结合治疗痔疮、肛瘘、窦道等疾病。6、每年夏天开展冬病夏治活动。

展开
收起
科室医生列表

推荐医生

推荐医院

专家科普

更多 >

医生答疑

更多 >
后脑勺突出怎么纠正
高云
回答: 后脑勺突出可通过调整睡姿、佩戴矫正头盔、物理治疗、手术治疗等方式改善。后脑勺突出可能与先天性颅骨发育异常、睡姿不当、颅缝早闭等因素有关。 1、调整睡姿 长期保持仰卧位可能导致后脑勺受压变形,建议通过交替侧卧与仰卧缓解局部压力。婴儿期可每2-3小时调整一次头部朝向,使用中间凹陷的定型枕辅助头型塑造。日常避免长时间维持同一睡姿,注意观察头部对称性变化。 2、佩戴矫正头盔 适用于1岁以内颅缝未完全闭合的婴幼儿,通过定向施压引导颅骨自然重塑。需每日佩戴20-23小时,持续3-6个月,定期由专科医生评估矫正进度。矫正头盔需根据头围变化动态调整压力点,对中重度扁头畸形改善效果显著。 3、物理治疗 通过专业手法按摩促进颅骨周边肌肉放松,配合牵引器械辅助矫正。适用于轻度颅骨不对称患者,每周2-5次治疗,需结合颈部活动度练习。治疗期间应监测是否出现皮肤压迫或不适,必要时调整干预强度。 4、颅缝早闭手术 针对病理性颅缝早闭导致的尖头畸形,需在6-12月龄行颅骨重塑术。手术通过重建颅缝释放颅内压力,术后需配合矫形头盔巩固效果。常见术式包括额眶前移术、全颅穹窿重塑术等,需神经外科与整形外科联合实施。 5、美容整形 成年患者可通过颅骨填充或磨削术改善外观,采用自体脂肪移植或高分子材料填充凹陷区域。手术需考虑头皮张力与植入物相容性,术后需避免剧烈碰撞。对于突出显著者可能需分阶段实施截骨矫正。 婴幼儿期发现后脑勺异常应尽早就医评估,3月龄前干预效果最佳。日常注意避免使用过硬寝具,哺乳时交替更换抱姿。定期测量头围并记录头型变化,若伴随呕吐、嗜睡等神经症状需立即就诊。成年患者矫正前需完善颅脑影像学检查,排除颅内病变可能。 高云副主任医师北京安贞医院心血管内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