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第三人民医院

消化内科 (共4位医生)

科室简介

湖北省中山医院消化内科拥有一支医德高尚、学风严谨、作风务实的高素质医疗队伍,现有博士生导师1人,主任医师3人,副主任医师2人,由住院病房、消化内科专科门诊,消化内窥镜室组成,科室拥有多台目前世界先进的医疗设备:心电监护、结肠盥洗仪、14C-尿素呼气检测仪、胃肠动力治疗系列、日本奥林巴斯240、260型电子胃镜、电子结肠镜、十二指肠镜、高频电发生器、德国氩离子血浆凝固仪、内镜图文工作站等。

消化病房擅长诊治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肠易激综合症、功能性胃肠病、炎症性肠病、缺血性肠病、胃食管反流病、消化道出血、脂肪肝、肝纤维化、肝硬化、肝性脑病、急慢性胰腺炎、胆囊炎、胆石症,急慢性腹膜炎等疾病,诊断准确率及治愈率以及危重病人抢救成功率高。消化实验室可开展14C尿素呼气试验检测幽门螺旋杆菌,结肠盥洗、胃肠动力治疗等。

消化内镜室从事的技术有一般胃镜检查、急症胃镜检查,无痛胃镜检查及各种内镜下诊治工作:包括上消化道出血内镜止血术(氩离子血浆凝固术、高频电凝、微波、金属钛夹止血、局部注射肾上腺素或局部喷洒止血药);消化道息肉高频电切除术;食道、贲门狭窄扩张及支架置入术;色素内镜技术;消化道异物取出术;经皮内镜下胃造瘘;十二指肠镜下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十二指肠乳头切开胆管取石术;门脉高压食管胃底曲张静脉破裂出血的硬化剂注射、皮圈套扎、组织黏合剂止血等。

展开
收起
科室医生列表

推荐医生

推荐医院

专家科普

更多 >

医生答疑

更多 >
脑梗塞与脑出血的ct鉴别
邵自强
回答: 脑梗塞与脑出血可通过CT检查进行鉴别,主要依据病灶密度、形态及周围组织改变等特征。脑梗塞表现为低密度影,脑出血表现为高密度影,两者在发病机制、影像学表现及临床处理上存在显著差异。 脑梗塞在CT上通常呈现为边界清晰的低密度区域,多位于脑血管分布区,早期可能无明显改变,24-48小时后逐渐显现。病灶周围水肿较轻,占位效应不明显。脑出血则表现为边界不规则的高密度团块,密度均匀,周围常伴明显水肿带及占位效应,血肿可破入脑室系统形成脑室铸型。急性期脑出血CT值可达50-90HU,随时间推移密度逐渐降低。 脑梗塞患者多存在动脉粥样硬化、房颤等危险因素,发病相对缓慢,症状呈渐进性加重。脑出血患者常有高血压病史,起病急骤,症状迅速达高峰。对于超急性期脑梗塞,CT可能仅显示脑沟消失或灰白质分界模糊,此时需结合临床表现或进一步行MRI检查。脑出血急性期CT诊断准确率高,但需注意与钙化灶、肿瘤出血等鉴别。 出现突发偏瘫、言语障碍等神经系统症状时,应及时就医完善CT检查明确诊断。确诊后需严格遵医嘱进行针对性治疗,脑梗塞患者需评估溶栓适应症,脑出血患者需控制血压及降低颅内压。恢复期应定期复查影像学,监测病情变化,同时控制血压、血糖等基础疾病,保持低盐低脂饮食,避免情绪激动和过度劳累。 邵自强主任医师中日友好医院神经内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