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门市第一人民医院

感染科 (共7位医生)

科室简介

感染性疾病科设有开放床位35张,医护人员17人,主任医师2名,副主任医师3名,主要收治以各类肝病、流行性出血热为主的各类感染性疾病,是天门市重点学科。

科室配备有重症监护仪、微量滴注泵、微量推注泵、空气消毒机、肝病治疗仪等等。开展腹膜透析治疗流行性出血热、血液透析治疗流行性出血热、无肝素血液透析治疗流行性出血热、腹水超滤浓缩腹腔回输治疗肝硬化顽固性腹水、ERCP对不明原因黄疸的诊断、肝活体组织检查为病人提供精确诊断,全血灌流技术治疗重症肝炎、干细胞移植治疗肝硬化、经皮经肝穿刺门静脉栓塞胃底血管治疗消化道大出血,呼吸机治疗呼吸衰竭等等。承担着天门市公共卫生传染病的救治工作。

科室病房地址:感染楼三楼

科室门诊地址:感染楼一楼感染性疾病门诊

科室专科门诊地址:感染楼一楼感染性疾病门诊

【学科技术水平】

科室能开展各种肝病、肠道疾病的检查及治疗。病毒性肝炎的病原学检查及时、准确。可查甲肝抗体,乙肝三系,丙肝抗体、戊肝抗体。病毒定量可通过荧光免疫检测HBVDNA, HCVRNA。乙肝病毒变异株检测,肝纤维化指标,免疫性肝病指标检测。肝脏肿瘤指标:甲胎球蛋白,癌胚抗原的检测。肝脏形态学检查:B超、CT、磁共振。结合肝组织活检对于脂肪肝、肝纤维化、肝硬化、肝癌的诊断提供准确依据。

【学科教学科研】

科研:科室开展对肝脏疾病、流行性出血热、麻疹等疾病的科研工作,多篇论文在国家统计源期刊上发表,著有《现代内科急危症治疗学》、《传染病危重症现代治疗》,研究成果《同步等量腹腔灌洗对肝硬化血液动力学的影响》获湖北省科学技术成果奖,多项科研项目获天门市科学技术二、三等奖。

人才培养:科室先后选派6人到北京302医院、武汉协和医院、同济医院、省人民医院、中南医院等上级医院进修学习,并与上级医院专家教授形成协助关系,定期邀请上级医院专家教授会诊、讲学,不断提高业务水平。

展开
收起
科室医生列表

推荐医生

推荐医院

医院动态

更多 >

我院举办脑卒中预防健康知识讲座

为了提高广大患者脑卒中预防意识,我院于8月6日下午2:30,在门诊大厅举办了“脑卒中预防健康知识讲座”。本次讲座由神经内科2病区李格副主任医师担任主讲,多名患者和家属参加了本次活动。 李主任用通俗易懂的语言从五个方面对脑卒中相关知识进行了讲解。一是介绍了脑卒中的分型、诊断、现状及高危因素,让我们对脑卒中疾病有了初步认识;二是针对一些脑卒中的高危因素详细阐述了具体的预防方法,并告诉大家健康的生活习惯和生活方式的重要性;三是举例说明了如何对脑卒中病人预防用药和正确的使用药物;四是教会大家如何识别脑卒中早期症状以及早期发现后的处理措施;五是举例说明日常生活药膳在脑卒中预防中的作用。最后,李主任再次提醒大家健康的生活方式和良好的饮食习惯才是预防脑卒中最好的一剂良药。 课后,李主任对患者和家属的各类咨询一一做了详细解答。通过本次讲座,旨在普及脑卒中预防知识,让更多的人生活得更健康、更美好。

专家科普

更多 >

医生答疑

更多 >
血糖高7个的症状
刘福强
回答: 血糖高常见的症状有多饮、多尿、多食、体重下降、乏力、视力模糊和皮肤瘙痒。血糖高可能与胰岛素分泌不足、胰岛素抵抗、饮食不当、缺乏运动、肥胖、遗传因素或某些疾病有关,建议及时就医检查,明确病因后遵医嘱治疗。 1、多饮 血糖升高会导致血液渗透压增高,刺激下丘脑口渴中枢,引起口干舌燥和频繁饮水。患者常感觉口渴难忍,即使大量饮水也无法缓解。这种情况可能与糖尿病、库欣综合征等疾病有关,需通过血糖检测和激素水平检查确诊。治疗上可遵医嘱使用盐酸二甲双胍片、格列美脲片等降糖药物,同时控制每日饮水量。 2、多尿 血糖超过肾糖阈时,葡萄糖会随尿液排出并带走大量水分,导致尿量明显增多。患者可能出现夜尿频繁,严重时每日尿量可达3000毫升以上。这种情况常见于1型糖尿病或糖尿病肾病,可通过尿糖检测和肾功能检查诊断。治疗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胰岛素注射液、阿卡波糖片等药物,并监测尿量和尿糖变化。 3、多食 血糖高但细胞无法有效利用葡萄糖时,机体处于能量缺乏状态,会刺激食欲中枢导致食量增加。患者常感觉饥饿感明显,进食后很快又想吃东西。这种情况可能与胰岛β细胞功能异常或胃排空加快有关,需通过糖化血红蛋白检测评估。治疗可遵医嘱使用西格列汀片、利拉鲁肽注射液等药物,同时采用少量多餐的饮食方式。 4、体重下降 虽然进食增多,但由于葡萄糖利用障碍,机体被迫分解脂肪和蛋白质供能,导致体重在短期内明显减轻。患者可能在1-3个月内体重下降超过5%。这种情况常见于未控制的糖尿病或甲状腺功能亢进,需通过甲状腺功能检查鉴别。治疗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胰岛素或口服降糖药,并加强营养支持。 5、乏力 血糖高但细胞无法获得足够能量时,会出现全身疲乏无力的症状。患者常感觉四肢沉重、精神不振,轻微活动就感到疲劳。这种情况可能与电解质紊乱或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有关,需通过血气分析和电解质检查确诊。治疗可遵医嘱使用补液和胰岛素治疗,同时注意休息和适度运动。 6、视力模糊 长期高血糖会导致晶状体渗透压改变,引起暂时性屈光不正,表现为视物模糊。患者可能出现视力波动,血糖控制后症状可改善。这种情况常见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早期,需通过眼底检查评估。治疗需在医生指导下控制血糖,使用羟苯磺酸钙胶囊等改善微循环药物,并定期眼科随访。 7、皮肤瘙痒 高血糖会刺激皮肤神经末梢,同时容易继发真菌感染,导致全身或局部皮肤瘙痒。患者可能出现皮肤干燥、脱屑,抓挠后易出现破损。这种情况常见于糖尿病皮肤病变或合并念珠菌感染,需通过皮肤刮片检查确诊。治疗可遵医嘱使用抗真菌药如硝酸咪康唑乳膏,同时保持皮肤清洁湿润。 血糖高患者日常应注意监测血糖变化,遵医嘱规律用药。饮食上选择低升糖指数食物,控制碳水化合物摄入量,适当增加膳食纤维。保持规律运动如快走、游泳等有氧运动,每周至少150分钟。注意足部护理,避免受伤感染。定期复查糖化血红蛋白和并发症筛查,出现异常症状及时就医调整治疗方案。 刘福强副主任医师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内分泌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