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华大学附属南华医院

心胸外科 (共3位医生)

科室简介

1987年,普通胸外工作的正式开展,结束了医院无胸外的历史。食管中下段癌根治、肺癌及肺其他疾病的肺叶切除、心包剥离、胸廓成形、纵隔肿瘤摘除及纤维板剥离等手术,填补了当时医院的空白。1992年,在动物试验的基础上,成功地开展了5例心脏手术:对3例房缺,在体外循环下行直视修补术;对1例风心二尖瓣狭窄,行闭式扩张术;对1例动脉导管未闭,行结扎术。这些手术的成功,受到了当时的核工业总公司的嘉奖。此后以来,由于种种原因,心脏手术未能继续开展。1998年以后,在原来的基础上又开展了中央型肺癌肺叶切除、全肺叶切除肺血管病变和食管上端癌切除等多种高难手术。如今的心胸外科还兼顾乳腺和甲状腺两个专业,在乳腺和甲状腺疾病的诊治上也破有建树,开展了一系列新技术、新项目。资深专家郑自贵和现任主任包铮,为医院心胸外科和乳腺、甲状腺外科的建设和发展作出了积极的努力。现任副院长、乳腺外科专家、硕士生导师梁庆模教授,在乳腺疾病方面深有造谐,取得了可喜的科研和临床实践成果。2006年4月,耗资298万的省内唯一的一台乳腺普查车正式启用,这是医院积极参与卫生部抗癌协会和中国妇联联合发起的关爱女性健康——“百万妇女乳腺普查工程”的真诚见证。乳腺普查车的购进,使乳腺外科具备了得天独厚的硬件条件,它在乳腺早期病变尤其是乳腺肿瘤的早期发现方面拥有不可替代的优势,为广大妇女带来了福音。

展开
收起
科室医生列表

专家科普

更多 >

医生答疑

更多 >
巨细胞病毒肺炎的症状有哪些
马晓斌
回答: 巨细胞病毒肺炎的症状主要有发热、干咳、呼吸困难、乏力、肝脾肿大等。巨细胞病毒肺炎是由巨细胞病毒感染引起的肺部炎症,常见于免疫功能低下人群。 1、发热 发热是巨细胞病毒肺炎的常见症状,体温可能超过38摄氏度,持续时间较长。发热通常伴随寒战和全身不适,使用退热药物效果可能不明显。免疫功能低下患者可能出现持续高热,需要及时就医进行抗病毒治疗。 2、干咳 干咳是巨细胞病毒肺炎的典型表现,咳嗽通常无痰或仅有少量白色粘液痰。咳嗽可能逐渐加重,尤其在夜间或平卧时更为明显。严重时可出现胸痛或胸闷感,影响正常呼吸功能。 3、呼吸困难 呼吸困难多出现在疾病进展期,表现为活动后气促或静息时呼吸费力。肺部听诊可闻及湿啰音,胸部影像学检查可见双肺弥漫性间质性改变。严重者可出现低氧血症,需要氧疗支持。 4、乏力 乏力症状较为突出,患者常感到极度疲倦和体力下降。这与病毒感染引起的全身炎症反应和缺氧有关。乏力可能持续较长时间,即使其他症状缓解后仍可能存在。 5、肝脾肿大 部分患者可出现肝脾肿大,表现为右上腹或左上腹不适。实验室检查可见肝功能异常,如转氨酶升高。这种情况提示可能存在全身性巨细胞病毒感染,需要全面评估和治疗。 巨细胞病毒肺炎患者应注意卧床休息,保持室内空气流通,避免去人群密集场所以防继发感染。饮食宜清淡易消化,适当增加优质蛋白和维生素摄入。免疫功能低下者应定期复查,遵医嘱使用抗病毒药物如更昔洛韦注射液、缬更昔洛韦片等进行预防或治疗。出现持续发热、呼吸困难加重等情况应及时就医,避免延误病情。 马晓斌主任医师山东省立医院呼吸内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