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

肿瘤科 (共6位医生)

科室简介

南方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肿瘤科始建于2011年3月,现有高级职称1人,硕士3人。肿瘤科秉承肿瘤规范化治疗,坚持综合性治疗及个体化治疗相结合的原则,目前可开展:局部治疗后的辅助化疗(包括肿瘤术后和放疗后辅助化疗,可以清除残余肿瘤细胞,降低肿瘤复发率);肿瘤新辅助化疗(可以使一些晚期肿瘤患者如肺癌IIIb手术的长期生存期大大提高;也可使部分晚期肿瘤患者如喉癌IVb经诱导化疗加放疗可保留器官功能;可使肿块较大乳腺癌患者获得保乳机会;可使骨肉瘤患者获得保肢等);晚期肿瘤的姑息化疗(可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延长生存期);肿瘤的分子靶向治疗(如抗表皮生长因子单克隆抗体靶向治疗非小细胞肺癌;抗Her-2单克隆抗体治疗乳腺癌等,具有治疗特异性强、正常组织损伤小优点);体腔置管化疗(治疗癌性胸水、癌性腹水及癌性心包积液有效率可达60%以上);5-Fu连续泵内输注疗法(使消化道肿瘤的疗效有了较大幅度的提高);肿瘤介入治疗(DSA下灌注栓塞治疗肿瘤,如肝癌);癌痛治疗;肿瘤患者心理治疗;癌末患者宁养医疗。
  随着科室的建设及各种设备的投入,将陆续开展热疗、射频消融治疗、粒子植入治疗、体腔热灌注治疗、免疫治疗、生物治疗、放疗等。

展开
收起
科室医生列表

推荐医生

推荐医院

专家科普

更多 >

医生答疑

更多 >
左脸面肌痉挛怎么治疗?
邵自强
回答: 左脸面肌痉挛可通过药物治疗、肉毒素注射、物理治疗、针灸治疗、手术治疗等方式改善。面肌痉挛可能与血管压迫、神经损伤、精神紧张、面神经炎、肿瘤压迫等因素有关,通常表现为单侧面部肌肉不自主抽动、眼睑跳动、口角歪斜等症状。 1、药物治疗 卡马西平片可抑制神经异常放电,缓解轻度面肌痉挛,但可能出现头晕或嗜睡副作用。氯硝西泮片通过调节中枢神经系统减轻肌肉痉挛,长期使用需监测肝功能。加巴喷丁胶囊适用于神经性疼痛伴随的痉挛,常见不良反应包括乏力或视物模糊。药物治疗需严格遵医嘱,避免自行调整剂量。 2、肉毒素注射 A型肉毒毒素局部注射能阻断神经肌肉接头信号传导,效果可持续3-6个月。需每季度重复注射,可能出现短暂性面部僵硬或眼睑下垂。适用于中重度痉挛且药物控制不佳者,注射后24小时内避免按摩治疗区域。 3、物理治疗 超短波治疗通过热效应改善局部血液循环,减轻神经水肿。红外线照射有助于放松痉挛肌肉,每次15-20分钟。低频脉冲电刺激可调节神经兴奋性,10次为一疗程。治疗期间配合面部肌肉放松训练效果更佳。 4、针灸治疗 选取地仓、颊车、翳风等穴位行平补平泻手法,配合电针刺激可调节面部气血运行。隔日治疗1次,10次后评估效果。需注意避免针刺过深损伤面神经分支,治疗后局部热敷缓解针孔不适。 5、手术治疗 微血管减压术适用于明确血管压迫病例,需开颅放置减压垫片,术后可能有短暂听力下降。面神经梳理术通过纵向切开神经鞘膜解除异常传导,适合顽固性痉挛。手术存在脑脊液漏或感染风险,需严格评估适应证。 面肌痉挛患者应保持规律作息,避免冷风直吹或过度疲劳。饮食注意补充B族维生素,如燕麦、瘦肉、绿叶蔬菜等。急性发作期可用温热毛巾敷患侧,每日2-3次。记录痉挛发作频率和诱因有助于医生调整方案,若出现持续加重或双侧症状需及时复查头颅影像学检查。 邵自强主任医师中日友好医院神经内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