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胃肠甲状腺外科 (共1位医生)

科室简介

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二外科是以医疗、教学和科研为一体的外科二级科室。医院中医外科学是广州中医药大学校级重点课程。培养进修生、本科生,招收和培养临床硕士、博士研究生、留学生。有省、部、厅、校级科研和教学课题多项。临床主要从事普通外科疾病的中医和中西医结合治疗。

(1)基本情况

二外科位于住院中心楼北座,设备齐全,病房宽畅,环境安静优美舒适,共有编制病床26张,实际开放病床31张,其中抢救病房1间,双人病房5间,三人病房6间。并设有检查室、小手术室、示教室。年收治住院病人900多人次。现有工作人员22人,其中医生8人,教辅1人,护士13人;正高职称3人,副高职称5人;博士生导师1人,硕士生导师4人。

(2)主要专业方向

二外科采用中西医两套治疗手段,对普外科疾病进行诊治,主要收治范围有体表肿瘤、腹外疝、腹部肿瘤、急腹症,胃肠、甲状腺、周围血管、淋巴系统、烧伤、蛇伤、创伤及外科感染等疾病。在中西医结合非手术治疗胃十二指肠急性穿孔、急性阑尾炎、肠梗阻等急腹症和预防术后肠粘连等方面有丰富的临床治疗经验。目前可以由该科医生完成的普外科较重大的手术有:胃大部分切除术、全胃切除术、胃癌根治术、胰十二指肠切除术、腹腔内或腹膜后各种肿瘤切除术、甲状腺次全切除和甲状腺癌根治术、门脉高压断流术、大肠癌根治术、疝无张力修补术、大隐静脉抽剥术、截肢术、植皮术等。

3、临床科研工作

(1)科研主攻方向:①溃疡病穿孔与胃肠激素的相关关系研究;②腹部手术后肠粘连的防治研究等。

(2)开展的临床研究课题:①针刺治疗溃疡病穿孔与胃肠激素的相关性研究•省中医药局;②消瘀化石合剂防治体外冲击波对肾损伤机理的动物实验•省中医药局;③扶正固本方影响大肠癌mdr-1基因表达的实验研究•省中医药局;④胆道排石合剂对胆汁成分及脂质过氧化物的影响•省中医药局;⑤疏肝清热利湿法对胆道感染患者血中炎性介质的影响•省中医药局;⑥双柏散外敷辅助治疗下肢血栓性深静脉炎临床疗效的研究•省中医药局;⑦胆道排石合剂防治肝内胆管结石的实验研究•广州中医药大学;⑧消瘀化石合剂防治体外冲击波对肾损伤的实验研究•广州中医药大学。

展开
收起
科室医生列表

推荐医生

推荐医院

专家科普

更多 >

医生答疑

更多 >
胃里老是有气向上顶气是什么情况
李辉
回答: 胃里老是有气向上顶气可能与胃肠功能紊乱、胃食管反流病、慢性胃炎、消化不良、幽门螺杆菌感染等因素有关。这种情况通常表现为嗳气、腹胀、胸骨后灼热感等症状,可通过调整饮食、药物治疗等方式缓解。 1、胃肠功能紊乱 胃肠功能紊乱可能与精神紧张、饮食不规律等因素有关,通常表现为腹胀、嗳气、食欲不振等症状。建议保持规律作息,避免暴饮暴食,减少摄入豆类、碳酸饮料等产气食物。若症状持续,可遵医嘱使用多潘立酮片、枸橼酸莫沙必利片等促胃肠动力药物。 2、胃食管反流病 胃食管反流病可能与食管下括约肌松弛、胃酸分泌过多等因素有关,通常表现为反酸、胸骨后灼热感、嗳气等症状。建议避免饱餐后立即平卧,夜间睡眠时可抬高床头。可遵医嘱使用奥美拉唑肠溶胶囊、雷贝拉唑钠肠溶片等抑酸药物,或铝碳酸镁咀嚼片保护胃黏膜。 3、慢性胃炎 慢性胃炎可能与长期饮酒、幽门螺杆菌感染等因素有关,通常表现为上腹隐痛、腹胀、早饱感等症状。建议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戒烟限酒。若存在幽门螺杆菌感染,需遵医嘱采用四联疗法,如阿莫西林胶囊、克拉霉素片、胶体果胶铋胶囊联合奥美拉唑肠溶胶囊治疗。 4、消化不良 消化不良可能与胃动力不足、消化酶缺乏等因素有关,通常表现为餐后饱胀、嗳气、恶心等症状。建议少食多餐,避免高脂饮食。可遵医嘱使用复方消化酶胶囊、胰酶肠溶片等助消化药物,或马来酸曲美布汀片调节胃肠动力。 5、幽门螺杆菌感染 幽门螺杆菌感染可能通过共用餐具、不洁饮食等途径传播,通常表现为口臭、上腹不适、嗳气等症状。确诊需进行碳13或碳14呼气试验。治疗需遵医嘱规范使用抗生素,如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片、克拉霉素片联合质子泵抑制剂和铋剂。 日常应注意细嚼慢咽,避免进食过快或边吃边说话。减少洋葱、大蒜、红薯等易产气食物的摄入。餐后适当散步有助于促进胃肠蠕动。若症状反复出现或伴随体重下降、呕血等警示症状,应及时就医完善胃镜检查。保持情绪稳定也有助于改善功能性胃肠症状,必要时可寻求心理疏导。 李辉主任医师中日友好医院肛肠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