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针灸科 (共6位医生)

科室简介

针灸科是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专科、国家中医专科医师培训基地、广东省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基地、靳瑞名老中医工作室、张家维名老中医工作室、靳三针疗法学术流派工作室、广东省针法专业委员会。

针灸科拥有实力雄厚的人才队伍,开展了靳三针、CT定位围针、飞针、天灸、小针刀、浮针、蜂针等多种疗法,收治病种主要有脑血管病、颈椎病、腰椎病、骨关节痛、面瘫、肩周炎、肌肉疾病、帕金森病、癫痫等。

针灸科包括针灸门诊及针灸病区,是广东省内最早开设针灸住院部的科室。针灸科是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专科,是广东省省级重点专科,针灸学是广东省的重点学科,针灸学课程是广东省省级精品课程。

该科技术力量雄厚,拥有国内多名著名的针灸专家,有广东省名老中医靳瑞,张家维,杨文辉等。司徒铃教授的针灸补泻手法、靳瑞教授的靳三针疗法、张家维教授的飞针手法、杨文辉教授的CT定位围针法等为代表的针灸特色疗法,在全国具有较大的影响。

建科三十多年来,针灸科为全国各地乃至世界许多国家的无数患者解除了痛苦,使许许多多的患者恢复健康,重新走向社会。针灸科还承担了大量的教学和科研任务,是广州中医药大学针灸学科的重要临床基地,是针灸学的硕士点和博士点,也是针灸学博士后的流动站,培养了一大批针灸专业人才,其中也包括来自港澳台地区和国外的学生和进修生,针灸科近十年来承担了国家级、省部级等各类科研课题20多项,其中包括许能贵教授作为首席科学家的“973”项目及庄礼兴教授主持的“十一五”的国家科技支撑项目等等。经过几代人的努力,针灸科由小到大,不断发展,专科特色突出,今日的针灸科已成为具有浓厚专业特色,在国内外具有较大影响的临床学科。针灸科的宗旨是:以精湛的技术、优质的服务,为患者提供最好的医疗服务。

1、基本情况

人员结构:科主任——庄礼兴;住院部区长——郑谅;门诊负责人——陈兴华;科护士长——王晓玲。

针灸科现有医护人员62人,其中医生44人,护士18人,博士生导师6人,硕士生导师20人。其中教授、主任医师33人,副教授、副主任医师5人,主治医师3人,住院医师3人,治疗师3人,形成了合理的人才梯队。

针灸科包括针灸病区、针灸门诊及我院第二门诊、第四门诊的针灸诊室。针灸病区现有病床50张,示教室1间,康复治疗室1间,特色疗法室1间,住院病房配有洗手间、电视、空调等设施,医疗、住院环境舒适,各种医疗生活配套设施齐全。针灸门诊有诊室10间,治疗床位83张,穴位敷贴及中药熏蒸室1间,穴位埋线室1间,穴位注射及治疗室1间,二门诊、四门诊各设有针灸诊室。

近年来,针灸病区每年住院人数在850人次左右,门诊每年就诊人数达12~14万人次。

2、专科特色

(1)广泛开展各种传统针灸疗法。如各种针法(体针、电针、头皮针、耳针、皮肤针)、灸法(艾条灸、隔姜灸、麦粒灸、隔药饼灸、药线灸)、穴位注射、拔火罐、梅花针、穴位埋线、小针刀、浮针、火针等。其中,靳瑞教授的靳三针疗法治疗中风偏瘫、儿童先天性大脑发育不全、疲劳综合征、小儿自闭症;张家维教授的飞针手法、电梅花针治疗斑秃;杨文辉教授创立的CT定位围针法治疗中风;以及天灸治疗支气管哮喘、过敏性鼻炎;压灸法治疗眩晕;埋线治疗癫痫;蜂针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针灸减肥;针灸配合小针刀治疗颈肩腰腿痛等均为针灸科的特色疗法。

(2)积极创新各种特色疗法。“十一五”期间靳三针疗法治疗中风偏瘫作为国家的科研支撑项目,通过了鉴定和申报了科研成果,获得了广州中医药大学科技进步一等奖,该疗法进入了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的诊疗方案,在全国中医院推广使用。“十一五”期间创立了靳瑞名中医工作室、张家维名中医工作室。靳三针疗法是国家中医学术流派工作室的首批建设单位。

(3)大力引进各种非药物疗法和物理疗法。目前开展的疗法有:薰蒸按摩疗法、颈椎牵引、腰椎牵引、电脑中频治疗、超短波治疗、TDP电磁感应治疗、骨质增生治疗仪治疗、红外线治疗、鼻腔粘膜光量子疗法等。

展开
收起
科室医生列表

推荐医生

推荐医院

专家科普

更多 >

医生答疑

更多 >
盆腔炎要怎么才能检查出来
冷启刚
回答: 盆腔炎可通过妇科检查、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病原体检测、腹腔镜检查等方式诊断。盆腔炎通常由细菌感染、性传播疾病、宫腔操作、邻近器官炎症扩散、免疫力低下等原因引起。 1、妇科检查 妇科检查是诊断盆腔炎的基础方法,医生通过双合诊或三合诊评估子宫及附件区压痛、宫颈举痛等情况。急性盆腔炎患者可能出现下腹压痛、反跳痛,宫颈分泌物增多呈脓性。慢性盆腔炎可能触及附件增厚或包块。检查前应排空膀胱,避开月经期以提高准确性。 2、实验室检查 血常规检查可发现白细胞计数升高和中性粒细胞比例增加,C反应蛋白和血沉等炎症指标异常。宫颈分泌物涂片革兰染色可能发现淋病奈瑟菌或加德纳菌等病原体。尿妊娠试验需排除异位妊娠,部分患者需联合尿常规检查泌尿系统感染。 3、影像学检查 经阴道超声能清晰显示输卵管增粗、盆腔积液或输卵管卵巢脓肿等病变,对输卵管积水诊断敏感性较高。CT或MRI适用于复杂病例,可评估脓肿范围及周围组织受累情况。影像学检查前需充盈膀胱,急性期患者可能因疼痛需镇痛后完成检查。 4、病原体检测 宫颈分泌物培养可明确淋球菌或衣原体感染,PCR检测对沙眼衣原体敏感性达90%以上。后穹窿穿刺液培养适用于盆腔脓肿患者,能指导抗生素选择。需注意取样前48小时避免阴道用药或冲洗,月经干净后3-7天检测结果更准确。 5、腹腔镜检查 腹腔镜是诊断盆腔炎的金标准,可直接观察输卵管充血、脓性渗出及粘连程度,同时进行病灶活检和治疗。适用于疑似输卵管卵巢脓肿、诊断不明或治疗无效的患者。手术需全身麻醉,术后需预防粘连形成,存在出血和感染风险。 怀疑盆腔炎时应尽早就医,急性期需卧床休息,避免性生活。治疗期间保持会阴清洁,使用纯棉内裤并每日更换。饮食宜清淡富含优质蛋白,适量补充维生素C增强免疫力。遵医嘱完成全程抗生素治疗,慢性患者可配合局部热敷缓解疼痛,定期复查预防并发症。 冷启刚主任医师山东省立医院妇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