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肛肠科 (共1位医生)

科室简介

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肛肠科是集医疗、教学、科研为一体的综合性专科,隶属广州中医药大学外科教研室。科室具有鲜明的中医专科特色,在广州地区乃至广东省具有一定的影响力,并接收来自全国各地的进修生。

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肛肠科位于新住院中心楼七楼,拥有宽敞的中央空调病房和优美舒适的医疗环境。医疗设备齐全,技术先进,现有医生8名,其中教授1名、副教授2名、主治医师4名,住院医师1名。病床编制23张,每年住院人数约750人次,门诊量年约12000人次,住院手术每年约730人次。肛肠科的业务范围:运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治疗高位复杂性肛瘘、肛周脓肿、陈旧性肛裂、结肠癌、直肠癌、大肠息肉病、肛管癌、肛门直肠部位的性病、先天性肛门闭锁、先天性巨结肠,运用中医辨证论治的方法治疗慢性肠炎、便秘,在治疗便秘的时候特别重视生活、饮食习惯调养的指导,尽量避免因治疗便秘而导致药物性便秘。科室近年引进了当今国际上先进的吻合器痔上粘膜环切吻合术(pph)已治疗重度混合痔300余例,开展超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及三度脱肛的手术,并取得良好的效果。

在教学方面,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肛肠科承担了外科教研室的部分中、西医外科课堂及临床教学任务,班种覆盖本科、七年制硕士班、非医攻博、专升本、各类大专班。招收培训来自全国各地的进修生。

科内医务人员主持并参与各级教学、临床科研课题的研究,如以问题为中心教学法在外科教学中的应用研究、中医药疗法在大肠癌治疗中的应用、《中医外科学》CAI课件的研制与开发、中药挤入剂型的研究和临床观察等。

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肛肠科专科特色

●超低位直肠癌保肛术:科室在大力开展肠道肿瘤检查与手术的同时,对距肛缘6cm以下的超低位直肠癌手术患者保留肛门,无需结肠造瘘(挂粪袋),免除了挂粪袋给患者生活带来的种种痛苦与不便,受到广大患者的欢迎。

●痔疮PPH术(痔吻合器手术):

采用吻合器行痔上粘膜环切除,使下移之肛垫复位,而达到治疗目的,无需切除痔疮,具有无痛、出血少、愈合快、预后好等优点,大大减少了患者住院时间,避免了传统手术术后肛门疼痛,并减轻了患者住院时间长造成的时间和经济损失。

●慢性功能性便秘治疗:慢性功能性便秘也称特发性便秘,根据排便动力学特点,分为3类:(1)结肠慢传输型便秘;(2)功能性出口梗阻型便秘;(3)?合型便秘。其中以(2)型多见,尤其是女性,常见二类:①直肠前突;②直肠内套叠。采用最新的修补术(含吻合器修补术),取得良好效果。

●高位复杂性肛瘘、直肠瘘综合疗法:采用切挂手术、对口引流手术结合中药外洗、口服的综合治疗,无肛门失禁,愈合快,复发率低,取得满意疗效。

●肛周脓肿根治性切开引流术:将传统的脓肿引流常需二次手术一次完成,避免二次住院,大大减轻了病人的费用及痛苦。

●直肠脱垂的手术治疗:直肠脱垂分为完全脱垂和部分脱垂,分别采用直肠悬吊术或经吻合器直肠粘膜部分切除吻合术,效果良好。

●直肠息肉、直肠肿物经肛门局部切除术:避免开腹手术带来的创伤,具有损伤小、恢复快、操作方便等优点,病人很容易接受。

●大便失禁(肛门失禁)括约肌重建术:肛门失禁常为先天或损伤(手术)所致肛门括约肌缺损,通过重建肛门括约肌恢复肛门控便功能。效果良好。

●先天性巨结肠手术治疗:采用全结肠切除、小肠储袋术,既解决了根本性的排便不出问题,同时解决了术后排便过速(腹泻)之烦恼。

展开
收起
科室医生列表

推荐医生

推荐医院

专家科普

更多 >

医生答疑

更多 >
左边小腹隐隐作痛是怎么回事
高云
回答: 左边小腹隐隐作痛可能由胃肠功能紊乱、肠易激综合征、泌尿系统结石、妇科疾病或结肠炎等原因引起,可通过调整饮食、药物治疗、体外碎石或手术等方式缓解。 1、胃肠功能紊乱 长期饮食不规律或精神紧张可能导致胃肠蠕动异常,表现为左侧小腹隐痛伴腹胀。建议减少辛辣刺激食物摄入,规律进食,可遵医嘱使用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调节肠道菌群,配合匹维溴铵片缓解痉挛性疼痛。 2、肠易激综合征 肠道敏感人群在进食生冷食物后易出现左侧腹痛,可能伴随腹泻或便秘。需避免乳制品及高纤维食物刺激,热敷腹部缓解症状,必要时使用蒙脱石散止泻或乳果糖口服溶液改善便秘。 3、泌尿系统结石 左侧输尿管结石可能引发阵发性绞痛并向会阴部放射,伴有血尿症状。可通过多饮水促进排石,疼痛剧烈时使用消旋山莨菪碱片解痉,严重者需进行体外冲击波碎石术。 4、妇科疾病 女性左侧附件炎或卵巢囊肿可能出现持续性隐痛,月经期加重。需保持会阴清洁,避免劳累,急性发作时可使用头孢克肟分散片抗感染,配合桂枝茯苓胶囊活血化瘀。 5、结肠炎 溃疡性结肠炎或憩室炎可引起左下腹隐痛伴黏液便,可能与免疫异常有关。发作期选择低渣饮食,遵医嘱服用美沙拉嗪肠溶片控制炎症,严重时需静脉注射甲泼尼龙琥珀酸钠。 建议记录疼痛发作频率与诱因,避免过度按压腹部。保持每日饮水量1500毫升以上,选择清蒸、炖煮等易消化烹饪方式。若疼痛持续超过3天或出现发热、便血等症状,需立即就医完善肠镜、超声等检查。规律作息与适度散步有助于改善肠道功能,但应避免剧烈运动加重症状。 高云副主任医师北京安贞医院心血管内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