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肛肠科 (共1位医生)

科室简介

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肛肠科是集医疗、教学、科研为一体的综合性专科,隶属广州中医药大学外科教研室。科室具有鲜明的中医专科特色,在广州地区乃至广东省具有一定的影响力,并接收来自全国各地的进修生。

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肛肠科位于新住院中心楼七楼,拥有宽敞的中央空调病房和优美舒适的医疗环境。医疗设备齐全,技术先进,现有医生8名,其中教授1名、副教授2名、主治医师4名,住院医师1名。病床编制23张,每年住院人数约750人次,门诊量年约12000人次,住院手术每年约730人次。肛肠科的业务范围:运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治疗高位复杂性肛瘘、肛周脓肿、陈旧性肛裂、结肠癌、直肠癌、大肠息肉病、肛管癌、肛门直肠部位的性病、先天性肛门闭锁、先天性巨结肠,运用中医辨证论治的方法治疗慢性肠炎、便秘,在治疗便秘的时候特别重视生活、饮食习惯调养的指导,尽量避免因治疗便秘而导致药物性便秘。科室近年引进了当今国际上先进的吻合器痔上粘膜环切吻合术(pph)已治疗重度混合痔300余例,开展超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及三度脱肛的手术,并取得良好的效果。

在教学方面,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肛肠科承担了外科教研室的部分中、西医外科课堂及临床教学任务,班种覆盖本科、七年制硕士班、非医攻博、专升本、各类大专班。招收培训来自全国各地的进修生。

科内医务人员主持并参与各级教学、临床科研课题的研究,如以问题为中心教学法在外科教学中的应用研究、中医药疗法在大肠癌治疗中的应用、《中医外科学》CAI课件的研制与开发、中药挤入剂型的研究和临床观察等。

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肛肠科专科特色

●超低位直肠癌保肛术:科室在大力开展肠道肿瘤检查与手术的同时,对距肛缘6cm以下的超低位直肠癌手术患者保留肛门,无需结肠造瘘(挂粪袋),免除了挂粪袋给患者生活带来的种种痛苦与不便,受到广大患者的欢迎。

●痔疮PPH术(痔吻合器手术):

采用吻合器行痔上粘膜环切除,使下移之肛垫复位,而达到治疗目的,无需切除痔疮,具有无痛、出血少、愈合快、预后好等优点,大大减少了患者住院时间,避免了传统手术术后肛门疼痛,并减轻了患者住院时间长造成的时间和经济损失。

●慢性功能性便秘治疗:慢性功能性便秘也称特发性便秘,根据排便动力学特点,分为3类:(1)结肠慢传输型便秘;(2)功能性出口梗阻型便秘;(3)?合型便秘。其中以(2)型多见,尤其是女性,常见二类:①直肠前突;②直肠内套叠。采用最新的修补术(含吻合器修补术),取得良好效果。

●高位复杂性肛瘘、直肠瘘综合疗法:采用切挂手术、对口引流手术结合中药外洗、口服的综合治疗,无肛门失禁,愈合快,复发率低,取得满意疗效。

●肛周脓肿根治性切开引流术:将传统的脓肿引流常需二次手术一次完成,避免二次住院,大大减轻了病人的费用及痛苦。

●直肠脱垂的手术治疗:直肠脱垂分为完全脱垂和部分脱垂,分别采用直肠悬吊术或经吻合器直肠粘膜部分切除吻合术,效果良好。

●直肠息肉、直肠肿物经肛门局部切除术:避免开腹手术带来的创伤,具有损伤小、恢复快、操作方便等优点,病人很容易接受。

●大便失禁(肛门失禁)括约肌重建术:肛门失禁常为先天或损伤(手术)所致肛门括约肌缺损,通过重建肛门括约肌恢复肛门控便功能。效果良好。

●先天性巨结肠手术治疗:采用全结肠切除、小肠储袋术,既解决了根本性的排便不出问题,同时解决了术后排便过速(腹泻)之烦恼。

展开
收起
科室医生列表

推荐医生

推荐医院

专家科普

更多 >

医生答疑

更多 >
胃里老是有气向上顶气是什么情况
李辉
回答: 胃里老是有气向上顶气可能与胃肠功能紊乱、胃食管反流病、慢性胃炎、消化不良、幽门螺杆菌感染等因素有关。这种情况通常表现为嗳气、腹胀、胸骨后灼热感等症状,可通过调整饮食、药物治疗等方式缓解。 1、胃肠功能紊乱 胃肠功能紊乱可能与精神紧张、饮食不规律等因素有关,通常表现为腹胀、嗳气、食欲不振等症状。建议保持规律作息,避免暴饮暴食,减少摄入豆类、碳酸饮料等产气食物。若症状持续,可遵医嘱使用多潘立酮片、枸橼酸莫沙必利片等促胃肠动力药物。 2、胃食管反流病 胃食管反流病可能与食管下括约肌松弛、胃酸分泌过多等因素有关,通常表现为反酸、胸骨后灼热感、嗳气等症状。建议避免饱餐后立即平卧,夜间睡眠时可抬高床头。可遵医嘱使用奥美拉唑肠溶胶囊、雷贝拉唑钠肠溶片等抑酸药物,或铝碳酸镁咀嚼片保护胃黏膜。 3、慢性胃炎 慢性胃炎可能与长期饮酒、幽门螺杆菌感染等因素有关,通常表现为上腹隐痛、腹胀、早饱感等症状。建议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戒烟限酒。若存在幽门螺杆菌感染,需遵医嘱采用四联疗法,如阿莫西林胶囊、克拉霉素片、胶体果胶铋胶囊联合奥美拉唑肠溶胶囊治疗。 4、消化不良 消化不良可能与胃动力不足、消化酶缺乏等因素有关,通常表现为餐后饱胀、嗳气、恶心等症状。建议少食多餐,避免高脂饮食。可遵医嘱使用复方消化酶胶囊、胰酶肠溶片等助消化药物,或马来酸曲美布汀片调节胃肠动力。 5、幽门螺杆菌感染 幽门螺杆菌感染可能通过共用餐具、不洁饮食等途径传播,通常表现为口臭、上腹不适、嗳气等症状。确诊需进行碳13或碳14呼气试验。治疗需遵医嘱规范使用抗生素,如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片、克拉霉素片联合质子泵抑制剂和铋剂。 日常应注意细嚼慢咽,避免进食过快或边吃边说话。减少洋葱、大蒜、红薯等易产气食物的摄入。餐后适当散步有助于促进胃肠蠕动。若症状反复出现或伴随体重下降、呕血等警示症状,应及时就医完善胃镜检查。保持情绪稳定也有助于改善功能性胃肠症状,必要时可寻求心理疏导。 李辉主任医师中日友好医院肛肠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