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肝胆外科 (共6位医生)

科室简介
肝胆外科历史悠久,1964年就已经开始开展胆石症的中西医结合治疗,随后陆续开展胰腺炎、肝脏、胆道、脾脏疾病的中西医结合治疗,取得良好的临床效果和社会效益。肝胆外科成为我院外科构架中的重要科室之一。技术力量雄厚,拥有正教授两名,副教授4名,讲师两名,博士后一名,博士两名,其中大部分接受正规系统的专科训练,具有精湛的专科技能和丰富的临床经验。
  肝胆外科全体医护人员具有较强的英语沟通协调能力,具备全英语教学、查房、医疗文件书写能力,多次为外籍患者服务,取得较好的临床效果和社会效益。已经开展了巨大胰头癌联合肝脏、高位胆管、胰头联合切除术;巨大肝癌右三叶切除术;肝门部胆管癌根治术;胆囊癌根治术等手术。积极探索急、危、重、疑难病证的诊治方法,开展疑难复杂大型临床手术,取得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中西医结合中老年肝胆肿瘤患者快速康复具有确切的临床疗效和明显的社会效益,在预防肿瘤治未病,围手术期快速康复,个体化肝胆肿瘤综合治疗方面有明显的优势。将中医药与手术、放疗、化疗、生物治疗结合,既可克服现代医学对肿瘤治疗的盲区及薄弱点,又可提高肝胆肿瘤治疗的有效率,发挥中西医综合治疗的优势。
  腹部微创外科:肝胆胰腺外科手术和腹部微创技术。开展了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腹腔镜胆囊切除、胆总管切开取石、T管引流术;腹腔镜肝癌切除术;肝脏囊肿开窗术等多种肝胆外科疾病的微创手术,中晚期肝胆肿瘤微创治疗。
  肝胆外科拥有腹腔镜、胆道镜、RECP、EST、超声刀等现代肝胆外科微创设备,和DSA、射频机、实时动态超声引导等综合治疗设备,为开展肝胆微创业务和肝胆外科综合治疗提供硬件支持。
  肝胆外科承担了中医外科学和中西医结合外科学硕士班、七年制、本科、大专、成人教育的教学任务。中医外科学是重要的中医临床学科之一,是广东省级重点学科和广州中医药大学的精品课程,是中医院校各班种的必修课程。肝胆外科同时还承担临床的实习教学工作,也是进修生的培训基地,多年来培养了大批中西医结合肝胆外科专业人才,在该领域发挥重要作用。在临床科研方面,承担一项国家十一五规划课题,多项省部级、厅局级课题,专科具有较高的中西医结合诊治研究水平,坚持中医特色,结合现代医学特点,研制胆道排石合剂、双柏散等特色专科制剂。
  肝胆外科主编或参编了新世纪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规划教材《中医外科学》、《西医外科学》等著作十余部。近5年第一作者核心期刊发表文章40余篇。肝胆外科团队将以精湛的专业技术,全方位优质服务,鲜明的中医药特色,确切的中西医结合优势为广大肝、胆、胰、脾相关患者服务。
展开
收起
科室医生列表

推荐医生

推荐医院

专家科普

更多 >

医生答疑

更多 >
异常子宫出血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冷启刚
回答: 异常子宫出血可能由子宫内膜息肉、子宫腺肌病、凝血功能障碍、排卵障碍、子宫内膜恶变和不典型增生等原因引起。异常子宫出血通常表现为月经周期不规律、经量过多或经期延长等症状,可通过药物治疗、手术治疗等方式干预。 1、子宫内膜息肉 子宫内膜息肉可能与雌激素水平过高、慢性炎症刺激等因素有关,通常表现为经间期出血、经量增多等症状。子宫内膜息肉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黄体酮胶囊、地屈孕酮片等药物调节激素水平,必要时行宫腔镜下息肉切除术。 2、子宫腺肌病 子宫腺肌病可能与子宫内膜基底层损伤、高雌激素状态有关,通常表现为进行性加重的痛经、月经量增多等症状。子宫腺肌病可遵医嘱使用布洛芬缓释胶囊缓解疼痛,或使用左炔诺孕酮宫内缓释系统减少出血,严重者需考虑子宫切除术。 3、凝血功能障碍 凝血功能障碍可能与遗传性血友病、血小板减少症等疾病有关,通常表现为经血不止、皮下瘀斑等症状。凝血功能障碍需针对原发病治疗,如血友病患者可输注凝血因子Ⅷ浓缩剂,血小板减少症患者可使用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注射液。 4、排卵障碍 排卵障碍可能与多囊卵巢综合征、甲状腺功能异常等因素有关,通常表现为月经稀发、不规则出血等症状。排卵障碍患者可遵医嘱使用炔雌醇环丙孕酮片调节月经周期,或使用枸橼酸氯米芬片促进排卵。 5、子宫内膜恶变 子宫内膜恶变和不典型增生可能与长期无孕激素拮抗的雌激素刺激、肥胖等因素有关,通常表现为绝经后出血、异常排液等症状。子宫内膜恶变需根据分期选择治疗方案,早期可行全子宫及双附件切除术,晚期需结合放疗和紫杉醇注射液等化疗药物。 建议异常子宫出血患者保持规律作息,避免过度劳累,注意会阴清洁。饮食上可适量增加瘦肉、动物肝脏等富含铁的食物,预防贫血。避免摄入辛辣刺激性食物,减少咖啡因摄入。若出血持续超过7天或单次月经量超过80毫升,应及时就医完善超声检查、激素水平检测等,明确病因后针对性治疗。围绝经期女性出现异常出血需特别警惕子宫内膜病变,建议定期妇科检查。 冷启刚主任医师山东省立医院妇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