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人民医院

超声科 (共19位医生)

科室简介

广东省人民医院超声科始建于20世纪70年代,是省医主要技诊科室之一,经过历任主任的领导和发展壮大,如今已成为一个集临床超声诊断、科研、教学为一体,环境优雅、设备先进、技术力量雄厚的学科。

超声科设备精良,拥有GE LOGIC 9、PHILIP HDI 5000、PHILIP IU 22、SIMENS ACUSON 512等高档彩色超声诊断仪,每日检查病人约120-150人;拥有多台TOSHIBA NEMIO 10、HITACHI 2000等黑白超声诊断仪,每日检查病人约300-350人。

我科室人员优秀,现有医生17名,其中高级职称4名,中级职称5名,初级职称5名,培训医师3名。不仅掌握腹部常见病,多发病及疑难疾病的超声诊断,且掌握超声领域的新技术,可进行肝胆胰脾、肾、输尿管、膀胱、前列腺、腺膜后、胸腔、子宫附件、乳腺、甲状腺、眼球、肢体血管、膝关节等黑白及彩色超声检查,可开展经直肠、经阴道超声检查、介入超声检查及超声造影检查,承担广东省人民医院住院部、东川门诊部、惠福西分院、南海平洲分院就诊病人检查工作,年完成12万人次检查。

超声科学术研究气氛浓厚,每年发表多篇学术论文。每年接收省内外进修人员20~40人;承担南方医科大学、广东医学院、广州医学院及广州市卫生学校影像专业实习生实习任务。

欢迎广大患者来我科就诊,我们将以精湛的技术、热忱的态度竭诚为各位患者服务。

展开
收起
科室医生列表

医院动态

更多 >

余细勇当选国际心脏研究会中国转化医学工作委员会名誉主委

8月14日至17日,国际心脏研究会2014中国学术大会)在哈尔滨召开,我院医学研究部余细勇教授担任大会主席。有来自国内外从事心血管基础和临床研究的专家学者、在学研究生和临床医生1000多人参加本次会议,规模空前。本次大会的主题是“学科交叉,促进转化”,期望通过学术交流充分展示在心血管基础研究和转化方面的最新成果,并进一步推动心血管基础和临床研究间的融合和提高。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科协主席韩启德院士对本次会议的召开表示祝贺,并转达了他对转化医学研究的建议——病理生理学应该与临床紧密结合,以问题为研究导向,由临床实际提出科学问题,并努力应用到临床。 在本次会议上,我院余细勇主任、单志新研究员、邓春玉研究员、李晓红博士进行了大会口头学术报告,从多个侧面展现了我院在心血管基础与转化研究方面的最新研究成果。同时,经过近两年的前期准备,本次大会期间成立了国际心脏研究会中国转化医学工作委员会(ISHR-CCTM)第一届委员会,我院余细勇教授当选为共同名誉主任委员,谭宁主任当选为常务委员,单志新和于汇民主任当选为委员。该委员会隶属于中国病理生理学会心血管专业委员会及其ISHR中国分会,其根本任务是:促进以临床需求为导向的心血管基础医学研究,为我国心血管病理生理学研究的创新性进步与可持续发展进行战略储备;促进基础研究与临床应用、临床需求与产业转化的有机结合,以一体化的模式推进临床研究及时向产业转化,造福广大患者。 在本次会议的青年优秀论文竞选中,来自全国各地以及香港地区的18位青年学者经过同行专家初筛脱颖而出、同台竞争,经过严格的海外专家为主的评审团评审,我院冯宇亮博士(导师余细勇)和邹笑硕士生(导师单志新)以出色的论文质量和英文答辩分别荣获了青年优秀论文一、三等奖,获得了评审专家和同行的一致好评。同时,孟锦绣副研究员获得了优秀壁展(poster)论文奖。 文、图_医学研究部 单志新 

专家科普

更多 >

医生答疑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