绵阳市人民医院

烧伤整形科 (共7位医生)

科室简介

烧伤整形科是绵阳市人民医院重点特色专科之一,成立于1993年。现有高级职称4人,医护人员13名,技术力量雄厚,设备精良,具备完善、采用中西结合疗法成功治愈大面积烧伤病人2万余人,并逐步形成了独具特色的烧伤治疗体系。拥有治疗翻身床3张(包括电动翻身床1张)、大型烧伤治疗机2台、小型多源红外线治疗仪4台等专科设备,对各种原因危重烧伤的救治、疑难创面的修复、烧伤整形、美容整形有独到之处。对大面积烧伤病人应用早期切、削痂术,自体微粒皮植皮术、脱细胞真皮、同种异体皮混合移植术等先进技术,成功救治了一系列的危重病人,救治成功最大烧伤面积97%,特重烧伤的休克复苏成功率达到98%以上;对多脏器功能不全综合症防治、烧伤感染、营养脏器功能支持、创面处理及修复方面达到国内先进水平,降低了大面积烧伤病人的死亡率 ;对各种植皮,电烧伤扩创,皮瓣移植及各种瘢痕整形等方面技术娴熟,同时对各种原因烧伤、皮肤创伤、缺损、溃疡,皮肤剥脱伤、多指(跐)畸形、体表肿瘤、黑痣等的治疗和修复方面也有较为深入研究和探索。

近几年科室在面部整形(无疤去眼袋、隆鼻、双眼皮、眉毛再造、提眉等美容手术)、假体隆胸、瘢痕整形,身体各部位畸形和包块、缺损修复与再造、难愈合创面修复等方面积累了丰富经验,多项技术处于国内先进水平,其中小切口去除腋嗅,包块,隆胸等微创手术方面也获得良好效果为学科特色与优势。

我科已成为川西北地区烧伤整形美容皮肤外科的领军科室,刘远旭、李崇进两人担任四川省中西医结合烧伤专委会委员,刘远旭担任四川省烧伤整形专委会委员,李崇进主编《临床医学丛书》一部,发表科研学术论文30余篇。李崇进参与科研项目5项。在国内享有较高声誉。

我科拥有先进的监护设备、烧伤治疗机、电动翻身床、电动取皮机等。应用现代医学理念修复皮肤创面,对烧伤危重病抢救治愈率达96%以上。美容整形等方面医技精湛,治疗水平领先。

我科全体医务人员始终围绕着“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宗旨,凭着高尚的医德,高超的技术水平和整体护理优质服务为一体。努力使皮肤创伤病人得到整体康复(功能康复、心理康复、社会康复),使病人回归社会。

展开
收起
科室医生列表

推荐医生

推荐医院

医院动态

更多 >

市人民医院呼吸内科开展首例无痛纤支镜全麻下经喉罩行纤维支气管镜检查

7月24日,我院呼吸内科开展了第一例无痛纤支镜检查,接受检查的患者为一位24岁青年女性。此次手术检查由呼吸内科主治医生刘晓华负责操作。目前患者体温降至正常,咳嗽、咯痰症状明显缓解。 据了解,纤维支气管镜作为一种敏感性高、特异性高的检查手段,同时随着纤支镜镜下治疗的蓬勃发展。愈发凸显其在疾病诊疗中的重要性及不可替代性。但相对余其他内窥镜:胃镜、肠镜、鼻咽镜,因其需经过鼻咽部通过声门,深达下呼吸道病变部位,患者会出现恶心、干呕、剧烈咳嗽、短暂窒息感,给患者身心带来痛苦,甚至留下心理阴影,这也是纤支镜复检率低的原因。同时患者剧烈咳嗽、躁动,也给术者的操作带来困难,降低检查阳性率。甚至可能患者无法耐受而终止检查。基于此无痛纤维支气管镜应运而生,患者检查过程中无痛苦,操作简便易行,术后苏醒快、成本低廉等优点。 “由于院科两级领导高度重视以及麻醉科的积极配合,此次无痛纤支镜操作进展很顺利。我相信随着我院第一例无痛纤支镜的开展,该技术将会给更多的病患带去福音,使得更多患者从中受益。”呼吸内科主治医师刘晓华对今后的工作充满信心。

专家科普

更多 >

医生答疑

更多 >
低压偏低怎么回事
郝盼盼
回答: 低压偏低可能由遗传因素、体位性低血压、贫血、甲状腺功能减退、心脏疾病等原因引起,可通过调整生活方式、药物治疗、原发病治疗等方式改善。 1、遗传因素 部分人群因家族遗传倾向导致天生血压偏低,通常无其他不适症状。这类情况无须特殊治疗,建议定期监测血压,避免突然改变体位,日常可适当增加钠盐摄入帮助维持血压稳定。若伴随头晕乏力等症状,可遵医嘱使用生脉饮口服液、黄芪颗粒等中成药辅助调理。 2、体位性低血压 快速起身时因体位改变导致血压调节异常,表现为眼前发黑、眩晕等症状。可能与自主神经功能紊乱、脱水等因素有关。建议起身时动作放缓,增加水和电解质摄入,必要时遵医嘱使用盐酸米多君片、屈昔多巴胶囊等血管活性药物。 3、贫血 血红蛋白不足导致血液携氧能力下降,常引发低压偏低伴面色苍白、心悸等症状。缺铁性贫血患者可遵医嘱服用琥珀酸亚铁片、蛋白琥珀酸铁口服溶液,巨幼细胞性贫血需补充叶酸片和维生素B12注射液。日常建议多摄入动物肝脏、菠菜等富铁食物。 4、甲状腺功能减退 甲状腺激素分泌不足会降低新陈代谢速率,表现为低压偏低伴怕冷、水肿。需通过甲状腺功能检查确诊,遵医嘱长期服用左甲状腺素钠片替代治疗。日常注意保暖,适量增加海带、紫菜等含碘食物摄入。 5、心脏疾病 心力衰竭、心肌炎等疾病可能导致心脏泵血功能减弱,引发低压偏低伴呼吸困难、下肢水肿。需完善心电图、心脏超声等检查,遵医嘱使用地高辛片、螺内酯片等药物改善心功能。急性发作时需立即就医。 日常建议保持规律作息,避免长时间站立或久坐,起床前可先活动四肢促进血液循环。饮食上适当增加水分和盐分摄入,但高血压患者需谨慎。适度进行快走、游泳等有氧运动有助于增强心血管功能。若频繁出现头晕、晕厥等症状,应及时排查器质性疾病。 郝盼盼主任医师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心血管内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