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元市中医院

骨伤科 (共17位医生)

科室简介

我院骨科为四川省重点专科,骨科人才荟萃,技术力量雄厚,全科共有医护人员50余名,高级职称8人。骨科设备先进,中西医两法治疗优势明显,共设有骨一、骨二、骨三共3个独立病区,技术综合实力在广元地区居领先地位,在川北地区享有盛名。

我病区现有医护人员16人,高级职称3人,成都中医药大学兼职教授1名、副教授2名。我病区采用中西结合治疗四肢、脊柱骨折,具有并发症少、愈合快等优点。可高质量开展脊柱骨折合并脊髓损伤、血管或神经断裂吻合、陈旧性骨折畸形矫正、人工股骨头或全髋置换、腰椎间盘突出,小儿骨创伤等大中手术。“改良手法复位治疗桡骨远端骨折”获得市级科技进步奖。中药熏洗治疗跟痛症,骨创伤治疗仪在骨折中后期使用促进骨折愈合,院内专科特色制剂早期应用“和中消瘀口服液”活血化瘀、消肿止痛,中后期应用“骨复胶囊”促进骨折愈合。我科对桡骨远端骨折手法复位石膏外固定,胸腰椎骨折垫枕复位背伸肌功能锻炼,跟痛症中药熏洗疗法,骨关节炎、腰椎间盘突出症局部理疗、磁热疗法、艾灸等具有特色。

展开
收起
科室医生列表

推荐医生

推荐医院

医院动态

更多 >

炎炎烈日之下怎样预防和处理中暑

中暑的原因: 中暑一般是由多个因素共同造成的,最常见的两种因素是高温和高热辐射。中暑的病人多是由于强烈的太阳照射和较高的环境温度导致人体水分大量散失,若水分得不到及时补充就非常容易中暑。 中暑的症状:高温环境下,出现的头痛、头晕、口渴、多汗、四肢无力发酸、注意力不集中、动作不协调等。严重者除出现头晕、口渴症状外,往往伴有面色潮红、大量出汗、皮肤灼热等表现,或出现四肢湿冷、面色苍白、血压下降、脉搏增快等表现。中暑按症状轻重分为中暑先兆、轻症中暑和重症中暑,经常提到的热射病就属于重症中暑的表现之一。 如何预防中暑:首先是尽量避免在高温天气下外出,如果需要外出要做好防晒准备。室外作业的人员要在做好防晒的同时注意饮食以及补充水分。在饮食方面,除了要保持摄入足够的能量,还应多吃些能预防中暑的新鲜蔬果。特殊人群如老年人,以及平素有慢性病的患者要避免在高温天气时外出。用人单位应当在高温期间,适当调整高温作业劳动和休息制度,特别是生产环境中产生热源的企业,要安排好轮岗和轮休,确保劳动者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 中暑后如何处理:如果出现轻症中暑,要立即停下手中的工作,找一个阴凉处坐下休息,保持身体周围通风;尽快给患者补充水分,用毛巾浸湿并擦拭患者身体四周,如有条件可以用冰块等给患者进行物理降温;如果休息一会之后患者还是不舒服,应该立即就医。如果患者中暑症状较重,甚至出现昏迷症状,首先要拨打急救电话,同时对患者进行简单的抢救,比如按压人中、虎口等穴位帮助恢复意识。

专家科普

更多 >

医生答疑

更多 >
高血压高血脂饮食禁忌及食谱
郝盼盼
回答: 高血压高血脂患者需避免高盐、高脂、高糖食物,建议选择低钠、高膳食纤维、优质蛋白的食谱。饮食控制主要有减少钠盐摄入、限制饱和脂肪酸、增加全谷物和蔬菜水果、选择低脂乳制品、适量补充不饱和脂肪酸等原则。 1、减少钠盐 每日食盐摄入量控制在5克以内,避免腌制食品、加工肉类、酱油等高钠食物。可使用香草、柠檬汁等天然调味料替代盐分,有助于降低血压。长期高钠饮食会导致水钠潴留,增加血管压力。 2、限制饱和脂肪 减少动物油脂、黄油、椰子油等饱和脂肪酸摄入,每日胆固醇摄入不超过300毫克。红肉每周不超过2次,选择去皮禽肉和鱼类替代。饱和脂肪会升高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加速动脉粥样硬化进程。 3、增加全谷物 燕麦、糙米、全麦面包等全谷物富含膳食纤维,每日建议摄入25-30克。膳食纤维能与胆固醇结合促进排泄,同时延缓糖分吸收。可搭配杂豆类食用,如鹰嘴豆、黑豆等植物蛋白来源。 4、低脂乳制品 选择脱脂牛奶、低脂酸奶等乳制品,每日300毫升左右。乳制品中的钙和钾有助于维持电解质平衡,但全脂乳品含较多饱和脂肪。乳糖不耐受者可选用无乳糖产品或豆浆替代。 5、不饱和脂肪酸 适量食用深海鱼、坚果、橄榄油等富含ω-3脂肪酸的食物,每周鱼类摄入2-3次。不饱和脂肪酸能改善血管弹性,降低甘油三酯水平。但需控制总热量,坚果每日不超过15克。 建议采用地中海饮食模式,主食以全谷物为主,搭配大量新鲜蔬菜和适量水果,蛋白质来源优先选择鱼类、豆类和禽肉。烹饪方式多采用蒸煮炖拌,避免煎炸。每日饮水1500-2000毫升,限制饮酒。保持规律运动,每周进行3-5次有氧运动,每次30分钟以上。定期监测血压血脂指标,遵医嘱调整饮食方案。外出就餐时主动要求少盐少油,避免浓汤和酱料。通过长期饮食管理配合药物治疗,可有效控制病情发展。 郝盼盼主任医师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心血管内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