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元市中医院

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毒知识问答

时间:2013-04-07 00:00 作者:复禾健康

  1、什么是流感?

  流行性感冒,简称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最常见的流感起病突然,畏寒、寒战,高热,体温可达39~40℃,伴头痛、全身肌肉关节酸痛、极度乏力、食欲减退等全身症状,常有咽喉痛、干咳,可有鼻塞、流涕等。如无并发症,多于发病3~4天后症状好转,但咳嗽、体力恢复常需1~2周。轻症者如普通感冒,症状轻,2~3天可恢复。

  2、什么是禽流感?

  禽流感主要是指禽中流行的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感染性疾病。禽流感病毒可分为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低致病性禽流感病毒和无致病性禽流感病毒。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目前只发现H5和H7两种亚型。由于种属屏障,禽流感病毒只在偶然的情况可以感染人,既往确认感染人的禽流感病毒有H5N1、H9N2、 H7N2、 H7N3、 H7N7、H5N2、H10N7,症状表现各不相同,可以表现为呼吸道症状、结膜炎、甚至死亡。人感染高致病性H5N1禽流感病毒后常表现为高热等呼吸道症状,往往很快发展成肺炎,甚至急性呼吸窘迫综合症和全身器官衰竭,甚至死亡。

  3、什么是H7N9禽流感病毒?

  流感病毒可分为甲(A)、乙(B)、丙(C)三型。其中,甲型流感依据流感病毒血凝素蛋白(HA)的不同可分为1-16种亚型,根据病毒神经氨酸酶蛋白(NA)的不同可分为1-9种亚型,HA不同亚型可以与NA的不同亚型相互组合形成不同的流感病毒。而禽类特别是水禽是所有这些流感病毒的自然宿主,H7N9禽流感病毒是其中的一种。H7N9亚型流感病毒既往仅在禽间发现,在荷兰、日本及美国等地曾发生过禽间暴发疫情,但未发现过人的感染情况。

  4、H7N9禽流感感染病例的主要临床表现?

  目前,确诊病例主要表现为典型的病毒性肺炎,起病急,病程早期均有高热(38℃以上),咳嗽等呼吸道感染症状。起病5-7天出现呼吸困难,重症肺炎并进行性加重,部分病例可迅速发展为急性呼吸窘迫综合症并死亡。

  目前对该疾病临床特征的认识还很有限,该病毒感染能否引起轻型病例或其他临床表现尚不清楚。随着更多的病例信息的积累,对该疾病的认识将会发生变化。

  5、全球人感染甲型H7流感病毒情况?

  1996年~2009年间,荷兰、意大利、加拿大、美国和英国曾报道人感染甲型H7流感病例,病毒亚型分别为H7N2、H7N3和H7N7,临床表现主要为结膜炎与轻型的上呼吸道感染。此前,我国从未发现过H7亚型流感病毒感染病例。

  6、本次人感染H7N9禽流感的病例的感染来源?

  此次人感染的H7N9流感病毒从病毒生物学上属于禽源流感病毒,既往国际上所发现的人感染H7亚型的流感病毒也多来自于禽类,但截至目前,确诊病例的具体感染来源尚不清楚。

  7、H7N9禽流感病毒是否能够在人与人之间传播?

  目前尚未证实该病毒具有人传人的能力。

  8、病例的密切接触者感染发病情况?

  根据我国不明原因肺炎管理的有关规定,上海、安徽和江苏的卫生部门对病例的所有密切接触者都实施了认真的医学观察。上海的1例确诊病例发病前,其2名家庭成员也发生了重症肺炎,病因仍在调查和检测中。该家庭的3个病例的发病是否存在关联,有待进一步调查。除此以外,上海、安徽确诊病例的所有密切接触者没有发现类似病例。

  9、如何预防H7N9流感?

  流感是一种急性呼吸道感染性疾病。勤洗手、室内勤通风换气、注意营养、保持良好体质有利于预防流感等呼吸道传染病。出现打喷嚏、咳嗽等呼吸道感染症状时,要用纸巾、手帕掩盖口鼻,预防感染他人。此外,还要特别注意尽量避免直接接触病死禽、畜。

  目前尚无针对H7N9禽流感病毒的疫苗。

  10、目前的治疗方法?

  基因序列分析显示,该病毒对神经氨酸酶抑制剂类抗流感病毒药物敏感。根据其他型别流感抗病毒治疗的经验,发病后早期使用神经氨酸酶抑制剂类抗流感病毒药物可能是有效的,但对人类新发现的H7N9禽流感病毒感染的特异性治疗手段仍需观察研究。

  11、公众如何保护自己?

  保持勤洗手、咳嗽和打喷嚏时遮掩口鼻等个人卫生习惯,能够有效预防流感等呼吸道传染疾病。同时还应避免接触病死禽、畜。

  12、公众感染H7N9禽流感病毒的风险大吗?

  目前,仅在局部地区发现少数病例,病例的密切接触者经医学观察未发现续发病例。根据目前有限证据推测,公众感染该病毒的风险较低。

医院动态

更多 >

炎炎烈日之下怎样预防和处理中暑

中暑的原因: 中暑一般是由多个因素共同造成的,最常见的两种因素是高温和高热辐射。中暑的病人多是由于强烈的太阳照射和较高的环境温度导致人体水分大量散失,若水分得不到及时补充就非常容易中暑。 中暑的症状:高温环境下,出现的头痛、头晕、口渴、多汗、四肢无力发酸、注意力不集中、动作不协调等。严重者除出现头晕、口渴症状外,往往伴有面色潮红、大量出汗、皮肤灼热等表现,或出现四肢湿冷、面色苍白、血压下降、脉搏增快等表现。中暑按症状轻重分为中暑先兆、轻症中暑和重症中暑,经常提到的热射病就属于重症中暑的表现之一。 如何预防中暑:首先是尽量避免在高温天气下外出,如果需要外出要做好防晒准备。室外作业的人员要在做好防晒的同时注意饮食以及补充水分。在饮食方面,除了要保持摄入足够的能量,还应多吃些能预防中暑的新鲜蔬果。特殊人群如老年人,以及平素有慢性病的患者要避免在高温天气时外出。用人单位应当在高温期间,适当调整高温作业劳动和休息制度,特别是生产环境中产生热源的企业,要安排好轮岗和轮休,确保劳动者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 中暑后如何处理:如果出现轻症中暑,要立即停下手中的工作,找一个阴凉处坐下休息,保持身体周围通风;尽快给患者补充水分,用毛巾浸湿并擦拭患者身体四周,如有条件可以用冰块等给患者进行物理降温;如果休息一会之后患者还是不舒服,应该立即就医。如果患者中暑症状较重,甚至出现昏迷症状,首先要拨打急救电话,同时对患者进行简单的抢救,比如按压人中、虎口等穴位帮助恢复意识。

专家科普

更多 >

医生答疑

更多 >
孕妇睡着了胎儿会动吗
王志新
回答: 孕妇睡着了胎儿一般会动,胎动是胎儿正常的生理活动,与孕妇是否睡眠无关。 胎儿在母体内的活动不受孕妇睡眠状态影响,胎动可能发生在任何时间。胎儿有自己的活动周期,通常与孕妇的作息不完全同步。孕妇进入睡眠状态后,胎儿可能继续活动,部分孕妇会在睡眠中被胎动唤醒。胎动频率和强度因人而异,与胎儿发育阶段、孕妇体位、外界刺激等因素有关。妊娠中晚期胎动更为明显,部分胎儿在夜间活动增多。孕妇平躺时子宫空间相对受限,可能感受到更明显的胎动。胎儿睡眠周期较短,约持续20-40分钟,清醒时活动较为频繁。 极少数情况下孕妇睡眠中胎动减少可能与胎儿缺氧有关。若孕妇发现胎动明显减少或消失,需警惕胎儿宫内窘迫。妊娠晚期胎动规律性较强,突然改变需引起重视。孕妇长期保持同一体位可能影响胎盘供氧,间接导致胎动异常。某些药物或孕妇低血糖状态也可能暂时抑制胎动。胎盘功能减退、脐带绕颈等病理因素会减少胎儿活动。 建议孕妇每天固定时间计数胎动,妊娠28周后每日早中晚各1小时,正常胎动为每小时3-5次。睡眠时采用左侧卧位有助于改善胎盘血流。避免长时间仰卧或右侧卧位,减少子宫对下腔静脉压迫。定期产检监测胎儿发育情况,通过胎心监护评估胎儿状态。如发现12小时内胎动少于10次或较平时减少一半以上,应及时就医检查。保持规律作息和均衡饮食,避免过度劳累或情绪波动影响胎儿活动。 王志新主任医师中日友好医院儿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