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元市中医院

皮肤科 (共2位医生)

科室简介

我院皮肤科历史悠久、设备先进、特色突出,拥有中药熏蒸治疗仪、激光、电离子手术治疗机、窄谱中波紫外线、红蓝光治疗机、脉冲光子治疗仪、性功能康复治疗仪等中西医医疗设备。

在疾病治疗方面,我科在内服药物基础上开展了:中药熏蒸、中药面膜、中药湿敷、药浴、穴位注射、中药围箍、中药面膜、中药冷喷、耳穴贴敷、自血疗法等具有中医特色的治疗。开展了中药美容、皮肤整形及物理美容等业务。在中药治疗白驳风(白癜风)、蛇串疮(带状疱疹)及后遗神经痛、白疕(银屑病)、大疱性皮肤病、外阴白斑(阴蚀)、萎症(皮肌炎);各种血管炎疾病:白塞氏病、各类脱发、湿疹、各类荨麻疹、各类皮肤瘙痒性皮肤病以及尖锐湿疣、非淋菌性尿道炎、生殖器疱疹等生殖泌尿系感染疾病和前列腺增生、阳痿、早泄等男科疾病的诊治积累了丰富的经验,疗效显著,享有较高的社会声望。

我科由省中西医结合皮肤学会专委、省中医药方剂学会专委、中西医结合皮肤病专家负责和领头,并聚集了中西医结合专业、中医皮肤专业等具有本科学历,学士学位及研究生学历的医生组成。

我科拥有经省药品食品监督管理局批准的我科自行研制内服外用中药制剂近30种。如:固本生发胶囊、天芝补肾胶囊、扶正解毒胶囊、凉血解毒胶囊、化瘀解毒胶囊、通淋解毒胶囊、养血熄风胶囊、清瘀祛黑胶囊、清热疏风胶囊、清热除湿胶囊、癃浊康胶囊、敏荨消胶囊、丹参止痒胶囊、舒肝养肾胶囊、益气养肾胶囊、复方五子酊、疱疹酊、复方冰硼乳膏,皮复康乳膏及外用药浴、熏蒸、湿敷、面膜等制剂。并形成了治疗白疕(银屑病)、阴疮(生殖器疱疹)、湿疮(湿疹)、白驳风(白癜风)、粉刺(痤疮)、蛇串疮(带状疱疹)、油风(斑秃)、虫蛀脱发(脂溢性脱发)、牛皮藓(神经性皮炎)、面尘(黄褐斑)等疾病的系列药物。这些药物广泛用于临床,疗效显著,价格合理深受患者欢迎。

展开
收起
科室医生列表

医院动态

更多 >

炎炎烈日之下怎样预防和处理中暑

中暑的原因: 中暑一般是由多个因素共同造成的,最常见的两种因素是高温和高热辐射。中暑的病人多是由于强烈的太阳照射和较高的环境温度导致人体水分大量散失,若水分得不到及时补充就非常容易中暑。 中暑的症状:高温环境下,出现的头痛、头晕、口渴、多汗、四肢无力发酸、注意力不集中、动作不协调等。严重者除出现头晕、口渴症状外,往往伴有面色潮红、大量出汗、皮肤灼热等表现,或出现四肢湿冷、面色苍白、血压下降、脉搏增快等表现。中暑按症状轻重分为中暑先兆、轻症中暑和重症中暑,经常提到的热射病就属于重症中暑的表现之一。 如何预防中暑:首先是尽量避免在高温天气下外出,如果需要外出要做好防晒准备。室外作业的人员要在做好防晒的同时注意饮食以及补充水分。在饮食方面,除了要保持摄入足够的能量,还应多吃些能预防中暑的新鲜蔬果。特殊人群如老年人,以及平素有慢性病的患者要避免在高温天气时外出。用人单位应当在高温期间,适当调整高温作业劳动和休息制度,特别是生产环境中产生热源的企业,要安排好轮岗和轮休,确保劳动者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 中暑后如何处理:如果出现轻症中暑,要立即停下手中的工作,找一个阴凉处坐下休息,保持身体周围通风;尽快给患者补充水分,用毛巾浸湿并擦拭患者身体四周,如有条件可以用冰块等给患者进行物理降温;如果休息一会之后患者还是不舒服,应该立即就医。如果患者中暑症状较重,甚至出现昏迷症状,首先要拨打急救电话,同时对患者进行简单的抢救,比如按压人中、虎口等穴位帮助恢复意识。

专家科普

更多 >

医生答疑

更多 >
孕妇睡着了胎儿会动吗
王志新
回答: 孕妇睡着了胎儿一般会动,胎动是胎儿正常的生理活动,与孕妇是否睡眠无关。 胎儿在母体内的活动不受孕妇睡眠状态影响,胎动可能发生在任何时间。胎儿有自己的活动周期,通常与孕妇的作息不完全同步。孕妇进入睡眠状态后,胎儿可能继续活动,部分孕妇会在睡眠中被胎动唤醒。胎动频率和强度因人而异,与胎儿发育阶段、孕妇体位、外界刺激等因素有关。妊娠中晚期胎动更为明显,部分胎儿在夜间活动增多。孕妇平躺时子宫空间相对受限,可能感受到更明显的胎动。胎儿睡眠周期较短,约持续20-40分钟,清醒时活动较为频繁。 极少数情况下孕妇睡眠中胎动减少可能与胎儿缺氧有关。若孕妇发现胎动明显减少或消失,需警惕胎儿宫内窘迫。妊娠晚期胎动规律性较强,突然改变需引起重视。孕妇长期保持同一体位可能影响胎盘供氧,间接导致胎动异常。某些药物或孕妇低血糖状态也可能暂时抑制胎动。胎盘功能减退、脐带绕颈等病理因素会减少胎儿活动。 建议孕妇每天固定时间计数胎动,妊娠28周后每日早中晚各1小时,正常胎动为每小时3-5次。睡眠时采用左侧卧位有助于改善胎盘血流。避免长时间仰卧或右侧卧位,减少子宫对下腔静脉压迫。定期产检监测胎儿发育情况,通过胎心监护评估胎儿状态。如发现12小时内胎动少于10次或较平时减少一半以上,应及时就医检查。保持规律作息和均衡饮食,避免过度劳累或情绪波动影响胎儿活动。 王志新主任医师中日友好医院儿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