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药学院附属第一医院

血液内科 (共5位医生)

科室简介
血液内科专业技术力量:有资深专家:主任医师2人,副主任医师2人,主治医师3人。并聘请中山大学血液专家洪文德教授为客座教授。血液内科在各种类型的贫血、出血性疾病的诊断与治疗;血栓性疾病的防治及血液系统恶性肿瘤的诊断与治疗等方面有全面系统的研究和临床疗效。血液内科专业治疗范围:白血病、淋巴瘤、多发性骨髓瘤、骨髓增生异常综合症;缺铁性贫血、再生障碍性贫血、营养不良性贫血、溶血性贫血如地中海贫血、G-6PD缺乏症(蚕豆病);骨髓纤维化、红细胞增多症、血小板增多症;血小板减少症、血友病等;血栓前状态的预防与治疗等。为患者咨询有关出血、贫血、血液粘稠度增高、遗传性疾病等方面的问题和营养失调的调节,提高自我保健意识。
展开
收起
科室医生列表

推荐医生

推荐医院

专家科普

更多 >

医生答疑

更多 >
脸上粉刺怎么去除
陈腊梅
回答: 脸上粉刺可通过清洁控油、外用药物、物理治疗、调整饮食、规律作息等方式去除。粉刺通常由皮脂分泌过多、毛囊角化异常、细菌感染、饮食刺激、作息紊乱等原因引起。 1、清洁控油 每日使用温和的氨基酸洁面乳清洁面部,避免使用皂基类强清洁产品刺激皮肤。清洁后选用含锌或水杨酸的控油爽肤水轻拍,帮助收敛毛孔。油性肌肤可每周使用1-2次黏土类清洁面膜,但需避开粉刺破损区域。清洁时水温保持在30℃左右,过热会加重皮脂分泌。 2、外用药物 可遵医嘱使用阿达帕林凝胶调节角质代谢,或克林霉素磷酸酯凝胶抑制痤疮丙酸杆菌。夜间点涂过氧苯甲酰凝胶需从低浓度开始,避免刺激。药物使用前需清洁双手,棉签蘸取少量点涂于粉刺处。用药期间可能出现局部脱皮,可配合保湿乳液缓解。 3、物理治疗 医疗机构可进行针清处理,由专业人员用消毒器械清除开放性粉刺。红光治疗能抑制皮脂腺活性,蓝光可杀灭痤疮杆菌。果酸焕肤建议从20%浓度开始,每月1次改善角化异常。治疗后有短暂红肿属正常现象,需加强防晒避免色素沉着。 4、调整饮食 减少高糖高脂食物摄入,如奶茶、蛋糕等会刺激胰岛素样生长因子分泌。每日饮用2000ml水促进代谢,适量补充富含维生素A的胡萝卜、菠菜等。乳制品可能加重炎症,建议用无糖豆浆替代。Omega-3脂肪酸含量高的深海鱼类有助于抗炎。 5、规律作息 保证23点前入睡,睡眠不足会导致皮质醇升高刺激皮脂腺。每周进行3次有氧运动如慢跑、游泳,通过排汗促进毛孔畅通。压力过大时可通过冥想、深呼吸调节,避免神经源性炎症反应。更换枕巾频率应保持每周2次,减少细菌滋生。 粉刺护理期间需避免用手挤压,防止感染留下痘印痘坑。外出时选择SPF30以上的物理防晒霜,紫外线会加重角化异常。持续加重要及时就医排查多囊卵巢综合征等内分泌疾病。建立皮肤管理日记记录饮食、作息与粉刺变化,有助于识别个体诱发因素。长期使用抗生素类外用药需在医生指导下定期轮换,防止耐药性产生。 陈腊梅副主任医师山东省立医院皮肤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