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第四人民医院

妇产科 (共7位医生)

科室简介

重庆市急救中心、重庆市第四人民医院妇产科创建于1951年,经过几代医护人员的努力,它已经成为集医疗、教学、科研为一体的综合性科室。现有医护人员35人,其中主任医师1人,副主任医师5人,主治医师6人,医师1人,副主任护师1人,主管护师及护士19人,设有病床40张。

我科拥有电视腹腔镜、电子宫腔镜、电子阴道镜、B超、多普勒、脐血流图、胎心监护仪、妊高征筛查仪、产后恢复治疗仪、新生儿恒温箱、经皮黄疸指数监测仪、多功能监护仪、微波治疗仪、波姆光治疗仪、点送治疗仪、笑气镇痛治疗仪、Leep刀治疗仪等医疗设备。

1981年我科成立遗传优生实验室,现与四川大学遗传研究所联合开展遗传、优生咨询,不孕不育和产前诊断服务;还开展多种感染性疾病的DNA和抗体检测;宫颈癌早期筛查;风疹病毒、巨细胞病毒、弓型体、I、II型疱疹病毒、人类乳头瘤病毒、抗精子抗体、抗宫内膜抗体、抗心磷脂抗体、抗卵巢抗体等不孕、流产、优生的相关检查。为不孕不育患者提供了明确诊断,争取治疗的时机,为孕产妇生一个健康的宝宝提供可靠的保障。

我科设有妇科肿瘤、子宫内膜异位症、妇科炎症、妇科内分泌及更年期综合症、女性不孕不育、围产保健、高危妊娠、女性计划生育、优生优育、遗传咨询、妇产科临床心理学咨询、少女门诊等专家门诊。现开展的介入治疗子宫肌瘤,子宫腺肌症,各种腹腔镜及宫腔镜检查及微创手术,为患者保全了子宫,避免了开腹手术的痛苦,提高了生活质量。妇女外生殖器美容术,无痛人流,可视人流及无痛分娩,各种常规产科手术等,其手术质量在重庆妇产界均具领先水平。治疗输卵管近端梗阻介入再通术,显微镜下输卵管吻合术,为众多不孕患者带来了福音。难治性绒毛膜癌介入化疗;介入治疗妇产科大出血,已为我们挽救了多例难治性产后大出血DIC的患者,在业界获得众多专家的高度认可。Leep刀治疗宫颈糜烂、宫颈肥大、宫颈病毒感染、宫颈CIN病变,为患者保住了子宫,提高了生活质量。

门诊及病房环境一流。为适应不同消费层次患者的需要,开设了高、中、低档三类病房。高档病房中,配置有彩电、冰箱、空调、电话、开水器、电热水器、沙发等设施,让您享受宾馆式服务。我科医疗费用严格执行重庆市物价局核定的收费标准,并做到了收费透明化,真诚接受病人及其亲属的监督检查。急为病人所急,想为病人所想,提供优秀的医疗手段,热忱为病患服务,是我科全体医护从员向您作出的衷心承诺。

咨询电话:63692137 63692138 63692275

两路口本部

门诊时间:周一至周五全天 电话63692275

上午8:30-12:00 下午2:00-5:30

急诊部: (023)63692248 (24小时应诊咨询电话)

地址:重庆市渝中区健康路1号 邮编:400014

展开
收起
科室医生列表

推荐医生

推荐医院

医院动态

更多 >

我院神经外科举办《颅脑损伤急诊救治规范》专家讨论会

2013年4月28日受医院委托神经外科在巴南云篆山召开了《颅脑损伤急诊救治规范》(草案)专家讨论会,与会专家来自庆医科大学附属各医院、第三军医大学各医院及我院神经外科,他们是唐文渊、冯华、孙晓川、徐明辉、梁平、朱刚、刘俊、马颖、程强、朱政鸣等教授。第三军医大学大坪医院野战外科研究所周继红主任、我院都定元副院长也参加了讨论会。 这次讨论会基于我院和第三军医大学大坪医院野战外科研究所共同研究的市级重大课题“创伤急救治疗信息系统与诊疗规范研究”已基本结题,为提高创伤的救治成功率和整合数据库与临床相关研究做出了极大贡献,在全国处于领先水平。其中有关颅脑损伤的急诊救治规范已经反复修改,但仍需广泛征求神经外科专家对本救治规范的宝贵意见,进一步完善规范的内容。与会专家对草案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并提出了富有建设性的意见,对我院积极制定创伤的规范化治疗方案给与了肯定。神经外科将认真整理专家们的意见,并对《颅脑损伤急诊救治规范》(草案)再次修改,力争拿出适合区域性医院的颅脑损伤急诊救治的规范化治疗方案,为提高本地区颅脑损伤的救治水平,推广颅脑损伤适宜技术做出努力。 

专家科普

更多 >

医生答疑

更多 >
脑梗塞的食疗方法
邵自强
回答: 脑梗塞患者可通过调整饮食结构、增加膳食纤维摄入、控制脂肪摄入、补充优质蛋白、限制钠盐摄入等方式进行食疗。脑梗塞通常与动脉粥样硬化、高血压、糖尿病等因素有关,需结合饮食干预辅助治疗。 1、调整饮食结构 脑梗塞患者应以低脂、低盐、高纤维的均衡饮食为主,每日主食可选用燕麦、糙米等全谷物替代精制米面,搭配适量红薯或玉米。蔬菜每天摄入300-500克,优先选择西蓝花、菠菜等深色蔬菜,水果每日200-350克,建议选择苹果、蓝莓等低糖品种。合理分配三餐热量,避免暴饮暴食。 2、增加膳食纤维 每日需保证25-30克膳食纤维摄入,可通过食用黑木耳、香菇等菌菇类,以及芹菜、空心菜等茎叶类蔬菜实现。豆类如鹰嘴豆、黑豆等每周可食用3-4次,每次50克左右。全谷物应占主食总量的1/3以上,膳食纤维有助于延缓餐后血糖升高,改善肠道菌群,降低胆固醇吸收。 3、控制脂肪摄入 每日烹调油用量控制在25-30克,优先选用橄榄油、茶籽油等富含不饱和脂肪酸的植物油。减少动物内脏、肥肉等高胆固醇食物,每周食用红肉不超过3次。可适量进食深海鱼类如三文鱼、鲭鱼,每周2-3次,每次100克左右,其富含的ω-3脂肪酸具有抗炎、保护血管内皮功能。 4、补充优质蛋白 每日蛋白质摄入量按1-1.2克/公斤体重计算,优先选择鸡胸肉、虾仁等低脂肉类,以及豆腐、豆浆等大豆制品。乳制品推荐脱脂牛奶或低脂酸奶,每日300毫升左右。鸡蛋每周3-4个,避免油炸烹饪方式。优质蛋白有助于维持肌肉量,促进组织修复。 5、限制钠盐摄入 每日食盐摄入不超过5克,避免腌制食品、加工肉类等高钠食物。烹调时可使用柠檬汁、香草等天然调味料。注意隐藏盐分,如挂面、饼干等加工食品中的钠含量。合并高血压患者更需严格控盐,建议使用限盐勺量化,逐步适应低盐饮食。 脑梗塞患者除饮食调理外,需保持适度运动如快走、太极拳等有氧活动,每周累计150分钟。定期监测血压、血糖、血脂指标,戒烟限酒,保证7-8小时睡眠。若出现头晕、肢体麻木加重等情况应及时复诊,饮食干预需与药物治疗、康复训练相结合,在神经内科医生指导下制定个体化方案。 邵自强主任医师中日友好医院神经内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