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肿瘤医院

核医学科 (共2位医生)

科室简介

核医学是利用放射性药物及其射线来诊断、治疗和研究疾病的一门新兴学科。它是核技术、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化学、物理和生物学等现代科学技术与医学相结合的产物。近年来,核医学事业迅速发展,已进入分子核医学水平。核医学显像技术和治疗方法具有灵敏、特异、安全、无创、靶向性高、并发症少的特点。核医学成为诊断与治疗疾病特别是恶性肿瘤的一种重要手段。

重庆市肿瘤医院核医学科是重庆市最早开展核医学SPECT检查的科室之一,是中华核医学会肿瘤学委员、重庆市核医学会委员单位。科室现有设备精良,新装有德国西门子公司先进的SPECT/CT机,技术力量雄厚。科室现在可开展核医学的多种诊断、治疗项目:全身骨显像(骨转移及其它早期骨病检查);心肌显像(冠心病心肌缺血或心肌梗死的无创性诊断);肾功能检查(肾图或GFR测定);前哨淋巴结显像;甲状腺疾病的诊断(异位甲状腺、亚急性甲状腺炎、甲亢、甲癌术后显像等检查);消化道出血;脑血流灌注显像、脑脊液显像、肝胆动态显像、SPECT/CT图像融合显像等检查。其中SPECT/CT图像融合显像技术是将组织的代谢和功能信息(分子影像)与解剖影像有机的结合在一起,是影像学的一次飞跃和革命。该技术广泛应用于骨骼、循环、神经、消化、泌尿、呼吸、内分泌等系统,尤其是对早期病变有较好的诊断价值。多种放射性核素治疗项目:碘[131I]甲癌的治疗、锶[89Sr]]骨转移癌治疗等项目,为疾病的早期诊断和治疗提供新的方法。

展开
收起
科室医生列表

专家科普

更多 >

医生答疑

更多 >
治疗小儿脑瘫的方法是什么
顾倩
回答: 治疗小儿脑瘫的方法主要有康复训练、药物治疗、手术治疗、中医治疗、辅助器具使用等。小儿脑瘫通常由产前感染、早产、缺氧缺血性脑病、遗传代谢异常、新生儿黄疸等因素引起,表现为运动障碍、肌张力异常、姿势异常等症状。 1、康复训练 康复训练是小儿脑瘫的基础治疗方法,通过运动疗法、作业疗法、语言训练等方式改善患儿的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运动疗法包括关节活动度训练、平衡训练、步态训练等,帮助患儿提高肌肉力量和协调性。作业疗法侧重于手部精细动作训练,如抓握、书写等。语言训练针对存在言语障碍的患儿,通过发音练习和语言理解训练改善沟通能力。康复训练需要长期坚持,家长需配合治疗师制定个性化方案。 2、药物治疗 药物治疗主要用于缓解小儿脑瘫伴随的症状,如肌张力增高、癫痫等。常用药物包括盐酸替扎尼定片、巴氯芬片等肌松药,可降低肌张力改善运动功能。对于合并癫痫的患儿,可遵医嘱使用丙戊酸钠缓释片、左乙拉西坦片等抗癫痫药物。神经营养药物如胞磷胆碱钠胶囊、鼠神经生长因子注射液可能有助于神经修复。药物治疗需严格遵循医嘱,家长需观察患儿用药后的反应。 3、手术治疗 手术治疗适用于保守治疗无效的严重病例,常见术式包括选择性脊神经后根切断术、肌腱延长术、骨关节矫形术等。选择性脊神经后根切断术通过切断部分神经根降低肌张力,改善痉挛状态。肌腱延长术可纠正关节畸形,提高运动功能。骨关节矫形术用于矫正严重的骨骼畸形。手术需由专业团队评估,术后仍需配合康复训练,家长需做好术后护理工作。 4、中医治疗 中医治疗小儿脑瘫可采用针灸、推拿、中药等方法。头针疗法刺激头部特定穴位,可能促进脑功能恢复。体针疗法通过针刺肢体穴位改善运动功能。推拿按摩可放松肌肉痉挛,改善血液循环。中药治疗以活血化瘀、补肾益髓为原则,常用方剂如补阳还五汤、六味地黄丸等。中医治疗需由专业中医师操作,家长需注意观察患儿治疗反应。 5、辅助器具使用 辅助器具可帮助小儿脑瘫患儿改善功能,包括矫形器、站立架、助行器等。踝足矫形器可矫正足下垂,改善步态。手部矫形器帮助保持功能位,便于进行日常活动。站立架辅助无法独站的患儿进行站立训练,预防骨质疏松。助行器如步行架、拐杖等帮助移动。辅助器具需根据患儿情况个性化配置,家长需定期检查器具适配性。 小儿脑瘫的治疗需要综合多种方法,早期干预效果较好。家长保持耐心,与医疗团队密切配合,定期评估治疗效果。日常生活中注意营养均衡,保证优质蛋白和维生素摄入。适当进行水疗、马术治疗等趣味性康复活动。避免过度保护,鼓励患儿参与力所能及的活动。定期复查,及时调整治疗方案,关注患儿心理健康,营造积极康复环境。 顾倩副主任医师池州市人民医院儿科
复旦版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