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第二人民医院

儿科 (共5位医生)

科室简介

儿科是集小儿科及新生儿科为一体的综合性科室。拥有病床15张。小儿及新生儿均可住院治疗。工作人员:高职1名,副高1名,主治(四军大硕士研究生)1名,住院医师2名,护士10余人。均进行过专科进修及培训。拥有新生儿监护仪,辐射治疗台,暖箱,兰光箱,新生儿听力筛查仪,皮疸仪,输液泵,超声雾化机等多种专科设备。儿科新生儿病房,普通病房,输液留观室均按标准重新进行了整体装修,环境优雅,设施齐全,可为患儿提供优质的医疗服务及良好的就医环境。

儿科门诊确保常年专家出诊,节假日不休,对小儿常见病,多发病及疑难危重症又较丰富的诊治经验,并可开展儿童保健查体,心理咨询,早教指导,治理测评,听力筛查等儿保工作。

展开
收起
科室医生列表

推荐医生

推荐医院

医院动态

更多 >

省疾控中心专家组来我院进行传染病信息报告质量和管理专项工作检查

近期,国家卫计生委在全国医疗机构开展传染病信息监测管理现状调查。陕西省疾控预防控制中心受省卫生计生委的委托,参考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制订的检查方案,组织专家组采用分层多阶段随机抽样方法在全省范围内进行了传染病信息报告质量和管理专项检查工作。我院作为西安市被选中的两所省级综合医院之一迎接了本次检查。 8月13日,在市、区疾控中心有关工作人员的陪同下,省疾控专家组一行4人莅临我院,对2013年传染病疫情报告工作进行了专项督导检查。 检查组通过查阅2013年全年各科门诊日志、科室出入院登记本等传染病书面记录材料以及电子病历管理系统中的病历信息,检查我院传染病病人登记信息项目设置是否齐全、填写是否规范;通过查阅检验部门检测结果和影像部门的检查登记资料,检查我院传染病人阳性结果登记信息是否完整、清晰,反馈机制是否健全;通过随机抽取50例纸质传染病报告卡登记信息与电子信息是否符合,检查我院传染病报告及时率、准确率、完整率;通过查看传染病管理相关制度,年度及月度工作计划、总结、培训等资料,检查我院传染病疫情监测与传染病报告管理工作督导情况;同时还现场调查了我院传染病报告管理专职人员和专用设备配备情况等。 检查后,专家组一致肯定了我院传染病信息质量报告和管理工作,对一些突出的地方提出了表扬,同时也指出了需要改进的不足之处,如确诊的传染病病例未补充诊断;现行电子病历系统在传染病管理中的支持功能未能充分发挥作用等。院感染办将以此为契机,持续改进工作存在的缺陷和不足,努力将我院传染病管理及防控工作做得更

专家科普

更多 >

医生答疑

更多 >
帕金森病吃药能治好吗?
邵自强
回答: 帕金森病吃药通常不能完全治好,但可以有效控制症状。帕金森病的治疗主要有药物治疗、手术治疗、康复治疗、心理治疗和日常护理等方式。 1、药物治疗 帕金森病的药物治疗主要是通过补充多巴胺或调节多巴胺功能来缓解症状。常用药物包括左旋多巴制剂、多巴胺受体激动剂、单胺氧化酶B抑制剂等。左旋多巴制剂如多巴丝肼片可以补充脑内多巴胺,改善运动症状。多巴胺受体激动剂如普拉克索片能直接刺激多巴胺受体。单胺氧化酶B抑制剂如司来吉兰片可延缓多巴胺的分解。这些药物能显著改善震颤、僵硬等症状,但长期使用可能出现疗效减退或副作用。 2、手术治疗 对于药物控制不佳的帕金森病患者,可考虑脑深部电刺激术等手术治疗。该手术通过植入电极刺激特定脑区,能有效改善运动症状。手术适应证包括药物疗效明显减退、出现严重运动波动或异动症等。手术治疗需要严格评估,术后仍需配合药物治疗和康复训练。 3、康复治疗 康复治疗对维持帕金森病患者的生活质量非常重要。物理治疗可改善运动功能和平衡能力,作业治疗能训练日常生活技能,言语治疗可解决吞咽和语言障碍。康复训练应长期坚持,包括步态训练、平衡训练、柔韧性训练等。太极拳、舞蹈等运动也有助于改善症状。 4、心理治疗 帕金森病患者常伴有抑郁、焦虑等心理问题。心理治疗包括认知行为治疗、支持性心理治疗等,能帮助患者调整心态,提高生活质量。家属也应参与心理干预,学习如何更好地支持和照顾患者。必要时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抗抑郁药物。 5、日常护理 良好的日常护理对帕金森病患者至关重要。家属应帮助患者建立规律的生活作息,提供营养均衡的饮食,预防便秘。居家环境要安全,防止跌倒。鼓励患者适度活动,保持社交。定期复诊,监测病情变化和药物副作用。护理过程中要注意保护患者的自尊心。 帕金森病目前尚无根治方法,但通过规范治疗可以长期控制症状,维持较好的生活质量。患者应遵医嘱用药,定期复诊调整治疗方案。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坚持康复锻炼,注意饮食营养和作息规律。家属要给予充分的理解和支持,帮助患者适应疾病带来的变化。出现症状加重或新发症状时应及时就医。 邵自强主任医师中日友好医院神经内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