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第二人民医院

手外科 (共1位医生)

科室简介

手足外科是该院重点发展科室,由省内外著名的骨伤科、显微外科专家、教授主持和指导手足创伤救治工作,配备有精密外科手术显微镜,手外科专用X光机等专用仪器设备十台件。坚持一切以病人为中心,以救死扶伤、减少伤残、保护劳动力为宗旨。临床骨伤、骨病治愈率达90%,断指(趾)再植成活率97%以上,再造成功率98%以上。受到省内外广大人民群众的赞誉和社会各界人士的高度评价。

手外科诊疗范围

断指(趾、肢)再植;手、足部皮肤损伤、缺损修复;拇指修复;四肢血管,神经,肌腱损伤及缺损的修复;拇指、手指缺损,指甲、指端缺损再造,游离手、足组织移植;烧伤整形;体表溃疡、骨外露的修复;外伤后的手、足部畸形矫正、功能重建;先天性畸形矫正,儿麻后遗症矫正。

骨科诊疗范围

脊髓神经损伤、周围神经损伤、全身各部位各类型骨折、骨坏死、骨质疏松症、骨关节炎、骨与关节先天性畸形、骨与软组织肿瘤(良、恶性)、脊柱疾病、人工关节置换及关节翻修术,全身各部位骨感染、结核、肿瘤等各种骨关节疾病的诊疗。

展开
收起
科室医生列表

推荐医生

推荐医院

医院动态

更多 >

省疾控中心专家组来我院进行传染病信息报告质量和管理专项工作检查

近期,国家卫计生委在全国医疗机构开展传染病信息监测管理现状调查。陕西省疾控预防控制中心受省卫生计生委的委托,参考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制订的检查方案,组织专家组采用分层多阶段随机抽样方法在全省范围内进行了传染病信息报告质量和管理专项检查工作。我院作为西安市被选中的两所省级综合医院之一迎接了本次检查。 8月13日,在市、区疾控中心有关工作人员的陪同下,省疾控专家组一行4人莅临我院,对2013年传染病疫情报告工作进行了专项督导检查。 检查组通过查阅2013年全年各科门诊日志、科室出入院登记本等传染病书面记录材料以及电子病历管理系统中的病历信息,检查我院传染病病人登记信息项目设置是否齐全、填写是否规范;通过查阅检验部门检测结果和影像部门的检查登记资料,检查我院传染病人阳性结果登记信息是否完整、清晰,反馈机制是否健全;通过随机抽取50例纸质传染病报告卡登记信息与电子信息是否符合,检查我院传染病报告及时率、准确率、完整率;通过查看传染病管理相关制度,年度及月度工作计划、总结、培训等资料,检查我院传染病疫情监测与传染病报告管理工作督导情况;同时还现场调查了我院传染病报告管理专职人员和专用设备配备情况等。 检查后,专家组一致肯定了我院传染病信息质量报告和管理工作,对一些突出的地方提出了表扬,同时也指出了需要改进的不足之处,如确诊的传染病病例未补充诊断;现行电子病历系统在传染病管理中的支持功能未能充分发挥作用等。院感染办将以此为契机,持续改进工作存在的缺陷和不足,努力将我院传染病管理及防控工作做得更

专家科普

更多 >

医生答疑

更多 >
经常带耳机听音乐会影响听力吗
李延忠
回答: 经常带耳机听音乐可能会影响听力。长时间高音量使用耳机会对耳蜗毛细胞造成损伤,这种损伤通常是不可逆的,可能导致噪声性听力下降或耳鸣。 使用耳机时音量超过安全阈值是主要风险因素。世界卫生组织建议每日使用耳机不超过60分钟,音量不超过最大音量的60%。耳塞式耳机因直接靠近鼓膜,比头戴式耳机更易造成声压损伤。高频听力往往最先受影响,表现为对尖锐声音敏感度下降。地铁、公交等嘈杂环境中,人们常不自觉调高音量,此时噪声叠加可达到85分贝以上,持续30分钟即可能损伤听力。 部分人群存在个体易感性。基因差异可能导致某些人对噪声损伤更敏感,这类人群即使遵循安全使用规范,仍可能出现较早的听力衰退。糖尿病、心血管疾病患者因内耳微循环较差,噪声耐受阈值更低。青少年耳蜗发育未完全,长时间游戏或追剧使用耳机更易出现听觉疲劳,表现为暂时性听力模糊或耳闷。 建议选择降噪耳机减少环境噪声干扰,避免被迫提高音量。遵循60-60原则,即音量不超过60%,使用时间不超过60分钟。出现耳鸣、耳闷或听不清高频声音时应立即停止使用并就医检查。定期进行纯音测听可早期发现听力变化,特别是高频区听力下降往往是噪声损伤的首发信号。注意耳机清洁,避免耳道感染加重听力负担,游泳或洗澡后须确保耳道干燥再使用耳机。 李延忠主任医师山东大学齐鲁医院耳鼻咽喉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