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中市中心医院

眼科 (共3位医生)

科室简介
眼科是集医疗、科研与教学为一体的综合性临床科室,以专业全面,技术精湛,医德医风优良,服务质量,环境整洁优雅而立足于汉中市眼科界。科室人主任医师1名,副主任医师2名,主治医师3名,住院医师1名,主管护师4名,护师5名。学科带头人、科主任张安民,眼科副主任医师,1988年毕业于西安医科大学医学系,现任陕西省眼科学会委员,汉中市眼科学会副主任委员兼秘书,一直从事眼科临床工作至今,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是我市知名的眼科专家之一。
  眼科设床位22张,常年收治各种眼科手术和非手术病人。年门诊人数1万余人,住院人次300余人。是汉中市各县区乃至周边地区患者首选的就诊科室内之一。科室拥有全套进口眼科手术显微镜,白内障超声乳化仪,眼底荧光血管造影及图像处理系统,非接触式眼底、电脑验光仪,全自动视野仪等。并即将开展准分子激光治疗技术。他们在青光眼、白内障、眼外伤及小儿眼科的诊治方面在汉中领先。积极开展科研工作,有多项成果获省市科技进步奖。曾主办陕西眼科学术研讨会1次,汉中市眼科学术研讨会多次,是全市眼科疾病诊疗和预防保健的中心。
展开
收起
科室医生列表

医院动态

更多 >

电影《周恩来的四个昼夜》观后感

近日,市中心医院全体中层和党员集体观看了影片《周恩来的四个昼夜》。这部电影讲述了1961年的中国,全国上下大搞浮夸风、吃大锅饭,却不幸遭逢三年自然灾害,全国人民还要勒紧裤腰带向苏联还债。大病初愈的周总理亲自到革命老区武安县伯延村调研,在将近100个小时的时间里,夜以继日走村入户,深入基层,调研实情,最终发现了大锅饭存在的问题,在全国第一个取消了人民公社,为老百姓解决了最迫切的问题,展现了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深入群众,扎实调研、体察民情的优良作风和与民一体的亲和风范。 影片充分展现了我党求真务实的优良作风。求真务实,是中国共产党思想路线的核心内容,是我党长期以来形成的优良作风。在周总理调研伊始,以村主任郭凤林为首的群众因为怕给中央添“麻烦”,而编造了善意的慌言。 影片全面呈现了我党批评与自我批评的优良传统。勇于和善于开展认真的批评和自我批评,是我们党在长期革命和建设实践中形成的优良作风,是增强党的生机与活力的一大法宝。一个个感人的场景,充分展现了周总理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在那样一个物质十分匮乏的年代,连肚子都填不饱的年代,中央领导挂念着人民群众,群众用自己的方式不给党添“麻烦”,这份党和群众的真情是何等珍贵。 电影《周恩来的四个昼夜》让我们深有感悟,总理虽然已经离我们远去,那段艰苦的岁月也已逝入历史的长河,但我党的光荣传统我们永远也不会忘记。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是实现党的十八大确定的奋斗目标的必然要求,是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巩固党的执政基础和执政地位的必然要求,是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的必然要求。电影《周恩来的四个昼夜》正是通过发挥艺术的感染力和影响力,让大家深刻地领悟到如何去“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去解决“四风”问题,去更好地实现为民务实清廉。空谈误国、实干兴邦,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新情况,广大党员干部只有踏着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足迹,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才能让我们的党长盛不衰,才能让我们民族复兴的中国梦真正实现! 看过之后,我们心胸外科党员纷纷表示,要学习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密切联系群众、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优良作风,踏实工作,积极参加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用我们的实际行动落实到工作中,积极开展优质服务,想为病人所想,急为病人所急,把病人当亲人,努力工作,提升医疗护理质量,为医院的评审评价工作做贡献。 

专家科普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