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中市中心医院

我院邀请北京大学王岳教授来院讲座

时间:2014-07-24 00:00 作者:复禾健康

  6月6日下午,我院邀请北京大学教授、北京大学医学人文研究学院院长助理、医学伦理与法律研究中心副主任王岳开展《医学人文精神与医生职业“幸福感”》专题讲座。医院领导班子、科主任、护士长和医生共计400余人聆听了精彩讲座。

  “医生的使命真的是治病救人吗?医务人员最大的敌人真的是疾病吗?医务人员最重要的本领是诊疗技术吗?如果您还这样认为,您的观念就还停留在60年代”。这是王岳教授在开讲前的发问。接下来王岳教授分别从“医学人文精神的三要素--人本、仁爱和公益”三个层次进行了精彩讲座,他认为,医务人员行医的目的是竭尽全力帮助病人,让病人温暖和快乐;最大的敌人是自身心灵的冷漠;最重要的本领是与各色各样的病人沟通。如“帮助和保护弱者,就是在帮助和保护今后我们自己”、“工作中我们要时刻保持良好的心态,做一个有幸福感的医务人员”、“病人好,我才好”、“如果我们把活着的每一天看作是生命中的最后一天,把每台手术都当作我们人生的最后一台”……讲座期间,还播放了美国真人真事改编的电影《Patch Adams》(《心灵点滴》)的片段,通过剧中主人公帕奇的行医经历,阐述了“医生治好病人,而不仅仅是治好病”的理念。

  党委书记、院长孙安平在总结时点评:王岳教授在三个小时的精彩讲授中,凭借着丰富的理论水平和工作经验,用幽默诙谐的语言,鲜明独特的观点,穿插通俗易懂的案例和引人入胜的影像资料,深入浅出地对新形势下的医患关系、医学人文精神、职业信仰等方面进行了深刻的阐述,以全新的视角和观念重新认识了医患关系和医患沟通,明确了人文医学是一种心灵深处的,一种内心世界与人文精神趋同的价值观,使大家启迪了思想、开阔了视野,引发了共鸣,激发了思考,对我们今后的工作起到了积极的指导和促进作用。

  骨关节外科一病区:马秀琴

  

 

医院动态

更多 >

电影《周恩来的四个昼夜》观后感

近日,市中心医院全体中层和党员集体观看了影片《周恩来的四个昼夜》。这部电影讲述了1961年的中国,全国上下大搞浮夸风、吃大锅饭,却不幸遭逢三年自然灾害,全国人民还要勒紧裤腰带向苏联还债。大病初愈的周总理亲自到革命老区武安县伯延村调研,在将近100个小时的时间里,夜以继日走村入户,深入基层,调研实情,最终发现了大锅饭存在的问题,在全国第一个取消了人民公社,为老百姓解决了最迫切的问题,展现了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深入群众,扎实调研、体察民情的优良作风和与民一体的亲和风范。 影片充分展现了我党求真务实的优良作风。求真务实,是中国共产党思想路线的核心内容,是我党长期以来形成的优良作风。在周总理调研伊始,以村主任郭凤林为首的群众因为怕给中央添“麻烦”,而编造了善意的慌言。 影片全面呈现了我党批评与自我批评的优良传统。勇于和善于开展认真的批评和自我批评,是我们党在长期革命和建设实践中形成的优良作风,是增强党的生机与活力的一大法宝。一个个感人的场景,充分展现了周总理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在那样一个物质十分匮乏的年代,连肚子都填不饱的年代,中央领导挂念着人民群众,群众用自己的方式不给党添“麻烦”,这份党和群众的真情是何等珍贵。 电影《周恩来的四个昼夜》让我们深有感悟,总理虽然已经离我们远去,那段艰苦的岁月也已逝入历史的长河,但我党的光荣传统我们永远也不会忘记。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是实现党的十八大确定的奋斗目标的必然要求,是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巩固党的执政基础和执政地位的必然要求,是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的必然要求。电影《周恩来的四个昼夜》正是通过发挥艺术的感染力和影响力,让大家深刻地领悟到如何去“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去解决“四风”问题,去更好地实现为民务实清廉。空谈误国、实干兴邦,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新情况,广大党员干部只有踏着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足迹,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才能让我们的党长盛不衰,才能让我们民族复兴的中国梦真正实现! 看过之后,我们心胸外科党员纷纷表示,要学习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密切联系群众、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优良作风,踏实工作,积极参加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用我们的实际行动落实到工作中,积极开展优质服务,想为病人所想,急为病人所急,把病人当亲人,努力工作,提升医疗护理质量,为医院的评审评价工作做贡献。 

专家科普

更多 >

医生答疑

更多 >
手起一个脓包怎么处理
陈腊梅
回答: 手起脓包通常需要根据脓包大小和感染程度选择处理方式,主要有保持清洁、局部消毒、外用药物、口服药物、切开引流等方法。脓包多由细菌感染引起,可能伴随红肿、疼痛等症状。 1、保持清洁 脓包形成初期需避免挤压或刺破,每日用温水轻柔清洗患处,减少细菌滋生。清洗后使用干净纱布覆盖,防止外界污染物接触伤口。若脓包位于手掌或指缝等易摩擦部位,可佩戴透气指套保护。 2、局部消毒 选用碘伏溶液或医用酒精对脓包及周围皮肤进行消毒,每日重复进行2-3次。消毒时从脓包边缘向中心螺旋式擦拭,避免直接触碰脓液。对于表皮破损的脓包,可改用生理盐水冲洗后涂抹莫匹罗星软膏预防感染扩散。 3、外用药物 局部涂抹抗生素类药膏如夫西地酸乳膏、复方多粘菌素B软膏等,帮助控制细菌感染。若伴随明显炎症反应,可联合使用鱼石脂软膏促进脓液排出。用药前需清洁双手,涂抹范围应超过脓包边缘1厘米。 4、口服药物 对于范围较大或伴随发热的脓包,需遵医嘱口服头孢克洛分散片、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片等抗生素。若存在过敏史,可改用克林霉素胶囊或罗红霉素胶囊。用药期间禁止饮酒并观察是否出现皮疹等不良反应。 5、切开引流 当脓包直径超过1厘米或波动感明显时,需由医生在无菌操作下切开排脓。术后每日更换敷料,配合红光照射等物理治疗促进愈合。深部脓肿可能需放置引流条,术后2-3天复查评估恢复情况。 处理期间应避免进食辛辣刺激食物,保持充足睡眠以增强免疫力。若脓包周围出现放射状红纹、持续高热或脓液呈绿色等异常情况,须立即就医。日常注意补充维生素C和优质蛋白,接触污水或污物后及时清洁双手,减少皮肤破损概率。 陈腊梅副主任医师山东省立医院皮肤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