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中医院

肛肠科 (共7位医生)

科室简介
中医院肛肠科创建于1953年,经过50年的建设,现已发展成我省痔瘘医疗、教学、科研基地。现有床位21张,高级职称3人,技术力量雄厚,设备先进。科室有显微乙状结肠镜、多功能微波治疗机、肠腔内微波治疗仪、电脑射频痔疮治疗机、高频电刀、红外线凝结器、电子痔疮机、冷光源乙状结肠镜、多功能心电监护仪。完全可满足科室临床疹疗需求。多年来,肛肠科在中医专科、专病、专药的建设及科研、手术技法等方面都作出了显著的成绩,研制出一系列院内专科用药,如三黄栓、三黄膏、玉红膏、消炎止痛膏、硝硼散、清宁胶囊等取得了很好的临床疗效,受到了广大患者的好评。该科有多项科研获得甘肃医学科技奖和甘肃省皇甫谧中医药科技奖。
  该科在中医和中西医结合治疗肛肠病方面,已自成体系,在全省中医同行业中处于领先地位,取得了较好的社会效益及经济效益,受到了医患的一致好评。如:(1)高位复杂性肛瘘挂线术,通过挂线保护了肛门括约肌,避免引起肛门失禁,此方法在临床千例无一例发生失禁。(2)混合痔外剥内扎注射术,痔核脱落引起的继发性出血和复发。(3)直肠粘膜脱垂瘢痕固定术及注射术,操作方便,疗效可靠。(4)长效止痛剂和止痛泵的运用:可使手术后无痛期延长3天至3周,解决了肛肠病术后疼痛一大难题,减少了术后尿潴留、排便困难等并发症,真正解除了患者的痛苦。同时对一些不明原因肛门瘙痒症具有独特的疗效。(5)便秘近年来发病率较高,我科开展了便秘的诊治,如结肠传输实验,手术治疗出口梗阻性便秘,已积累了大量的经验。(6)在中草药的应用上独具一格,如嵌顿痔、痔术后水肿通过辨证给药坐浴,治疗效果较好,中药直肠滴注用于各型结肠炎,疗效显著。(7)大肠癌是临床上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在早期诊断方面有许多优势,如指诊配合肠镜检查,使息肉、溃疡、肿瘤等被及早发现,早期手术。(8)开展肛门先天性疾病手术,如:肛门闭锁、肛门会阴瘘、直肠阴道瘘等,并取得了良好的临床疗效。(9)肛门部的尖锐湿疣,采用中西医结合疗法,手术切除后外用中药取得了很好临床疗效,并降低了复发率。(10)在护理方面,开展了辨证施护及整体护理,提高了临床疗效。
展开
收起
科室医生列表

推荐医生

推荐医院

医院动态

更多 >

李盛华当选为中国中西医结合骨科微创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

8月23日,由中国中西医结合骨科微创专业委员会主办,西安中德骨科医院承办的全国中西医结合微创骨科新技术培训班暨第二届骨科微创专业委员会换届选举大会在西安举行,省中医院院长、骨伤科博士生导师、主任医师李盛华等参加会议,李盛华同志当选为中国中西医结合骨科微创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 本次大会首先进行了中国中西医结合骨科微创专业委员会的换届选举工作,选举产生了第二届骨科微创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副主任委员、秘书长、名誉主任委员、秘书、及青年副主任委员。李盛华教授在骨科微创方面取得的卓越成就,被当选为中国中西医结合骨科微创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填补了我省医疗卫生事业史上国家级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的空白。 主任委员李盛华教授对中国中西医结合骨科微创专业委员会前三年的工作进行了总结,并对任下一步的工作进行了部署;赵继荣、张德宏、邓强、王想福、史文宇、温剑涛等被聘为中国中西医结合骨科微创专业委员会委员,谢兴文、周明旺被聘为中国中西医结合骨科微创专业委员会秘书。 本次会议还以中西医结合骨科微创新技术为主题进行了学术交流。大会组委会邀请了我国著名的中西医结合专家孟和、王和鸣、董福慧、张兴平、谭远超教授等,围绕目前国内中西医结合在微创骨科领域的热点问题及国内同道关注的焦点问题做了相关报道,其中李盛华教授的“中西医结合微创骨科生命力与发展前景”的学术演讲得到参会专家及骨科同仁的高度评价。 

专家科普

更多 >

医生答疑

更多 >
羊水变少是什么原因
冷启刚
回答: 羊水变少可能由胎盘功能减退、胎儿泌尿系统异常、胎膜早破、母体脱水或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等原因引起。羊水过少通常表现为宫高腹围增长缓慢、胎动减少或胎心异常,需通过超声检查确诊。 1、胎盘功能减退 胎盘功能减退可能导致胎儿供血不足,减少胎儿尿液生成,从而引起羊水减少。这种情况多见于妊娠晚期或过期妊娠,常伴随胎儿生长受限。治疗需加强胎儿监护,必要时提前终止妊娠,可遵医嘱使用低分子肝素钙注射液改善胎盘循环。 2、胎儿泌尿系统异常 胎儿先天性肾缺如、多囊肾或尿道梗阻等泌尿系统异常会导致尿液生成减少,直接影响羊水量。超声检查可见胎儿双肾发育异常或膀胱不充盈。确诊后需根据畸形程度决定继续妊娠或终止,严重者可考虑胎儿宫内手术治疗。 3、胎膜早破 未足月胎膜早破会造成羊水持续外漏,导致羊水量急剧减少。孕妇可能感到阴道突然流液,PH试纸检测呈碱性。需立即卧床并抬高臀部,预防感染可使用头孢克肟分散片,同时监测感染指标和胎儿情况。 4、母体脱水 孕妇长期饮水不足、严重呕吐或腹泻会引起血容量不足,导致胎盘灌注减少和羊水生成下降。表现为口渴、尿量减少和皮肤弹性差。可通过静脉补液纠正,日常需保证每日2000毫升饮水,必要时口服补液盐散。 5、妊娠期高血压疾病 妊娠期高血压或子痫前期会引起全身小动脉痉挛,导致胎盘血流灌注不足,继而引发羊水过少。常伴有血压升高、蛋白尿和水肿。治疗需控制血压,可选用拉贝洛尔片,严重者需及时终止妊娠。 孕妇发现羊水减少时应增加左侧卧位休息,每日饮水不少于2000毫升,避免剧烈运动。定期进行胎心监护和超声检查,监测羊水指数变化。若出现胎动明显减少、阴道流液或腹痛等症状需立即就医。饮食上可适量增加优质蛋白和富含维生素食物,如鸡蛋、瘦肉和西蓝花,避免高盐饮食。妊娠晚期可遵医嘱进行羊膜腔灌注等治疗。 冷启刚主任医师山东省立医院妇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