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中医院

小儿骨科 (共0位医生)

科室简介

甘肃省中医院小儿骨科是甘肃省唯一一家小儿骨科,可对18岁以下年龄儿童、青少年各种先天性畸形、创伤、骨病及肿瘤的具有现代先进技术和传统微创技术的特色诊治工作。是国家级重点专科中医骨伤科的二级学科,病床30张,在人才培养,技术水平提高方面,科研方面要达到一个较高水平,形成了特点突出、特色鲜明的专业性极强的科室。科室目前发展规划目标是:发扬中医手法特色,推广微创技术,严格规范外科治疗指针、减少手术创伤、缩短疗程,提高疗效、降低医疗费用。先天性髋关节脱位的治疗逐渐趋于系统化和规范化,从小婴儿各种挽具的应用、闭合复位分期石膏有限制动,到不同年龄段的切开复位、髂骨截骨、股骨近端短缩旋转内翻截骨术综合手术治疗,使得对于先天性、发育性髋脱位的治疗达到国内先进水平。此外,对先天性马蹄内翻足、先天性高肩胛症、先天性垂直距骨、先天性胫骨假关节等疾病积极有效的各种手术矫形治疗,积累了比较丰富的治疗经验。儿童创伤方面,在省内最早开展儿童陈旧性肱骨外髁骨折与陈旧性孟氏骨折的微创手术治疗,取得了令人鼓舞的治疗效果。进入21世纪,随着对外交流的日益频繁,新知识的获取更加及时,客观上加速了新技术的引进,使得小儿骨科范畴内疾病的治疗水平大幅提高。例如:针对儿童各种骨折的微创治疗方法陆续开展,儿童骨干骨折的弹性髓内针治疗技术、大年龄青少年骨折的带锁髓内钉技术、肱骨髁上骨折闭合复位经皮穿针固定技术等等相继应用于临床,使得儿童骨折的治疗时间大幅缩短、合并症显著下降、因伤休息时间减低到最小限度、治疗满意率明显提高。多发创伤合并大面积皮肤剥脱伤一期清创骨折内固定皮肤反取皮游离植皮技术等使儿童骨折的治疗水平始终处于省内的领先地位。在儿童恶性骨肿瘤保肢治疗上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同时积累了宝贵的经验,取得显著的社会效益。先天性马蹄内翻足的早期手法按摩、石膏矫形技术(潘赛提技术)已在科室广泛使用,达到了国内较高水平。儿童股骨头骺缺血性坏死的早期包容手术治疗作为新观念和技术在小儿骨科已得到广泛的共识。应用Ilizarov外固定支架系统这一微创治疗的手段对先天性马蹄内翻足、肢体短缩、先天性桡骨头脱位、脑瘫后遗症膝、踝关节屈曲畸形等进行了积极有效的治疗,如股骨成功延长11㎝,尺骨延长1.5㎝,复杂的膝关节屈曲、僵直畸形均不开刀微创松解等。中医特色护理也是我科的一大特色,通过捏脊、腹部推拿较好的解决了小儿发热和厌食,中药外敷及熏洗治疗关节僵硬等,保障着专科治疗的安全,继承和发扬着祖国医学的精髓。

展开
收起
科室医生列表
暂无医生信息

推荐医生

推荐医院

医院动态

更多 >

李盛华当选为中国中西医结合骨科微创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

8月23日,由中国中西医结合骨科微创专业委员会主办,西安中德骨科医院承办的全国中西医结合微创骨科新技术培训班暨第二届骨科微创专业委员会换届选举大会在西安举行,省中医院院长、骨伤科博士生导师、主任医师李盛华等参加会议,李盛华同志当选为中国中西医结合骨科微创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 本次大会首先进行了中国中西医结合骨科微创专业委员会的换届选举工作,选举产生了第二届骨科微创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副主任委员、秘书长、名誉主任委员、秘书、及青年副主任委员。李盛华教授在骨科微创方面取得的卓越成就,被当选为中国中西医结合骨科微创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填补了我省医疗卫生事业史上国家级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的空白。 主任委员李盛华教授对中国中西医结合骨科微创专业委员会前三年的工作进行了总结,并对任下一步的工作进行了部署;赵继荣、张德宏、邓强、王想福、史文宇、温剑涛等被聘为中国中西医结合骨科微创专业委员会委员,谢兴文、周明旺被聘为中国中西医结合骨科微创专业委员会秘书。 本次会议还以中西医结合骨科微创新技术为主题进行了学术交流。大会组委会邀请了我国著名的中西医结合专家孟和、王和鸣、董福慧、张兴平、谭远超教授等,围绕目前国内中西医结合在微创骨科领域的热点问题及国内同道关注的焦点问题做了相关报道,其中李盛华教授的“中西医结合微创骨科生命力与发展前景”的学术演讲得到参会专家及骨科同仁的高度评价。 

专家科普

更多 >

医生答疑

更多 >
不稳定性心痛是什么原因
高云
回答: 不稳定性心痛可能由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心肌缺血、情绪应激、自主神经功能紊乱、主动脉瓣狭窄等原因引起。不稳定性心痛通常表现为胸骨后压榨性疼痛、胸闷、气短等症状,可通过药物治疗、介入治疗等方式干预。 1、冠状动脉粥样硬化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是不稳定性心痛的常见病因,与脂质代谢异常、高血压等因素有关。患者可能出现活动后胸痛加剧、休息后缓解等症状。临床常用阿托伐他汀钙片、硫酸氢氯吡格雷片、单硝酸异山梨酯缓释片等药物稳定斑块、改善血流。日常需低脂饮食并控制血压。 2、心肌缺血 心肌供氧与需氧失衡会导致心肌缺血,常见诱因包括贫血、心动过速等。症状多表现为阵发性心前区紧缩感,可放射至左肩臂。医生可能建议使用硝酸甘油注射液、酒石酸美托洛尔片、尼可地尔片等药物扩张血管、降低心肌耗氧。避免剧烈运动及情绪激动。 3、情绪应激 急性焦虑或长期精神压力可能通过交感神经兴奋诱发心痛,属于生理性因素。这类心痛多伴随心悸、出汗,但无器质性病变。可通过心理疏导、腹式呼吸训练缓解,严重时短期使用劳拉西泮片、盐酸帕罗西汀片等抗焦虑药物。保持规律作息有助于调节自主神经功能。 4、自主神经功能紊乱 更年期或长期失眠人群易出现自主神经调节异常,导致心脏敏感度增高。症状多为游走性隐痛,与体力活动无关。谷维素片、甲钴胺胶囊等营养神经药物可能有效,配合有氧运动如快走、游泳可改善症状。需注意避免咖啡因摄入。 5、主动脉瓣狭窄 心脏瓣膜病变会导致血流动力学改变,引发典型的心绞痛症状。患者可能在轻度活动时即出现胸痛、晕厥。超声心动图可确诊,轻中度狭窄可用盐酸地尔硫卓缓释胶囊减轻症状,重度需考虑主动脉瓣置换术。术后需预防感染并定期复查。 出现不稳定性心痛时应立即停止活动并坐下休息,测量血压和心率。日常需戒烟限酒,保持低盐低脂饮食,每周进行150分钟中等强度运动如骑自行车。控制高血压、糖尿病等基础疾病,遵医嘱规律服药,避免擅自调整剂量。若疼痛持续超过20分钟或伴随冷汗、呕吐,须立即就医排除急性心肌梗死。 高云副主任医师北京安贞医院心血管内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