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银市第一人民医院

内分泌科 (共6位医生)

科室简介
内分泌科2000年成立,经白银市卫生局审批,2005年成立了“白银市糖尿病治疗中心”。 该科室包括内分泌、糖尿病、风湿免疫三个专业,下设临床部、专科门诊、内分泌实验室(放免中心)、糖尿病宣教室、《糖尿病之音》报编辑部5个业务室。现开放病床40张,拥有100余万元先进的诊疗和科研设备,是集临床、科研、教学、健康教育于一体的综合性专业科室。该科室及白银市糖尿病治疗中心于2005年获得“甘肃省卫生厅卫生技术人员晋升高级职务中开展新学科、新专业认定”。现任甘肃省内分泌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糖尿病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护理学会理事、变态反应学专业委员会委员和白银市内分泌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各1名。科室先后获得“甘肃省优秀护理单元”、“白银市科普先进集体”、“白银市健康教育工作先进单位”、“白银市医学会先进集体”、“白银公司先进集体”、“全市卫生系统先进集体”等荣誉称号。2007年科室被命名为该院“重点学科”,2008年科室及其实验室分别被命名为白银市“重点学科”和“重点实验室”,2010年科室被命名为甘肃省“重点学科建设单位”。3人次荣获“全省优秀医务工作者”、“白银市‘十佳’医务工作者”称号,白银市政协委员1名、白银区人大代表1名。
  病区环境:整装一新的病区环境宽敞、明亮、舒心,拥有40张病床,其中,12张宾馆式建制的优化病房环境优美、整洁、温馨,病员能够感受到“家中的医疗”式服务,创建了我院第一个“优质护理服务示范病房”。
  诊疗范围:糖尿病专业;内分泌专业;风湿免疫专业;急诊专业;健康咨询。
  核心技术:该科室始终不渝地坚持“科技兴室”的战略思想,不断开展科研活动和新业务、新技术,填补了白银地区专业技术空白60余项,全部技术项目均达到了国家“三级甲等医院”水平,专业技术在本地区处于绝对领先的地位。经数年来的培育,一批核心特色技术已经形成,为科室可持续性发展奠定了技术基础。如口服131碘(131I)治疗甲亢、内分泌激素等放射免疫分析(RIA)技术、胰岛素泵(CSII)强化治疗技术、动态血糖监测(CGMS)技术、131碘摄取率测定技术、糖化血红蛋白(HbA1C)测定、糖尿病足筛查诊断技术、关节腔穿刺诊疗技术、糖尿病教育等。
  诊疗设备:拥有德国2K380型高速低温离心机、上海SN-697B6型γ-计数仪、瑞士高精密度连续加样器、甲状腺功能测定仪、德国拜耳DCA2000+糖化血红蛋白测定仪、美国美敦力公司动态血糖监测系统(CGMS)、英国MD2型糖尿病足筛查诊断箱、日本日立810型教学投影仪等各1台;美国PRO1000型心电监护仪、微量注射输液泵各2台;美国美敦力公司508型、712型胰岛素泵8台等100余万元国内外一流的尖端诊疗、科研设备。
  技术人员:现拥有技术人员25名,医生10名、护士13名、检验师2名;硕士学历2名,本科学历9名;主任医师1名、副主任医师4名、副主任护师1名,中级技术人员9名。9名人员分别赴北京大学、上海瑞金医院、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西安交通大学第一医院、兰州大学第二医院等国内著名大学进修学习。获得“世界健康教育资金会(HOPE)中国糖尿病教育项目”优秀学员2名,并取得由中华医学会颁发的《糖尿病教员资格证》。5名技术人员享受医院人才待遇津贴,分别被医院评聘为“学科带头人”、“优秀中青年人才”、“星级护士标兵”和“星级护士”。
  科研教学:“十一•五”期间,主承办国家、省、市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12项,主承办省、市级专业学术交流会5次;培养输送内分泌专业医学博士、硕士研究生各1名;邀请以色列医学专家前来讲学、指导查房,孟作龙教授应邀赴加拿大多伦多大学糖尿病中心考察学习;12人次先后参加了8次全国内分泌、糖尿病、风湿病专业学术交流会,参加全省专业学术交流会每次6~8名。2005年以来,全科发表科技论文57篇,其中,国家级中文核心期刊发表11篇,北大版医学核心期刊发表6篇;主编正式出版医学专著3部。获得白银市科技基金资助的计划项目3项,通过甘肃省科技成果鉴定5项,获白银市科技进步奖二等奖1项,三等奖3项。
  总之,科室始终坚持“科技兴室,科教树人”的战略思想,为科室可持续性发展奠定了人才基础、技术基础和管理基础,科室知名度在全省同行专业中不断提升。
展开
收起
科室医生列表

医院动态

更多 >

市卫生计生委召开全市医学重点学科建设情况汇报会

4月23日,白银市卫生计生委、市财政局召开全市医学重点学科建设情况汇报会议,市卫生计生委主任马俊明,市财政局副局长周琪璋、调研员王臣出席会议并作重要讲话。市卫生计生委、市财政局相关科室负责人,2012、2013年重点学科所在单位主要负责人、学科带头人,医院管理专家共计20多人参加了会议。 会上,2012年确定的8个市重点学科带头人对学科建设情况进行了总结汇报。10个2013年市重点学科带头人汇报了建设计划。会上还印发讨论了《白银市医学重点学科管理办法》。 市财政局副局长周琪璋听取汇报后指出 ,开展重点学科建设是市委、市政府为群众办好事、办实事的又一项具体体现,通过重点学科建设来填补全市医疗空白,学科建设一定要积极探索,不断创新,提高学科管理水平,提高医疗服务质量。并明确表示在今后将加大对全市医学重点学科建设的资金投入,不断推动医学重点学科取得新进展,更好的为全市老百姓服务。 市卫生计生委马主任总结了重点学科建设工作取得的成绩。他指出,开展重点学科建设是医疗卫生系统实践群众路线的一项重大举措,也是进一步深化医改的必然要求。重点学科要根据疾病谱反馈的信息主要研究和解决严重威胁我市居民健康的重大技术问题,特别是覆盖面较大、人民群众迫切需要解决的疾病的预防、诊疗、康复、健康管理等问题,不断提高市内大医院医疗服务水平。开展重点学科建设要以区域卫生规划为指导,从人才队伍建设、设备更新、新业务开展等方面全面打造,在人才培养、新技术应用方面重点突破,将我市重点学科打造成为全市、全省乃至在全国出色的精品医疗学科。要持续加强重点学科建设,对建设满达到要求的要挂牌命名,达不到要求的要及时取消。

专家科普

更多 >